第四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八節 渾儀、渾象、漏刻和圭表

這個時期,我國的傳統天文學發展到最高峰。天文學各方面的水平都有較大的提高,這裡我們僅舉幾種天文常數為例,即可見其一斑。

關於回歸年長度,南宋《統天曆》(公元1199年編訂)和元代《授時歷》(公元1281年編訂)都取365.2425日,其誤差約22秒。現在我們所採用的公曆就是這一數值,它是羅馬教皇格里高里於1582年頒行的。《統天曆》中還明確提出回歸年長度值古大今小的新概念,並給出古今變化規律的數學表達式,這在天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於冬至時刻的測定,郭守敬等人的結果誤差小於0.5刻(1刻等於14.4分鐘)。

關於赤道歲差值的測算,南宋時取得了77.57年差一度的結果,較理論值77.37年差一度,非常接近,在當時世界居於領先地位。

在交食周期研究方面,南宋取得4127個交點月與324個食年長度相當的結果,可推算一食年長度為346.6199日,與理論值之差僅約七秒鐘。而唐時測定的食年長度為346.6212日,與理論值相差137秒鐘。19世紀美國天文學家紐康提出與此等價的結果,備受天文學界推崇,被稱為紐康周期,但卻比我國晚了1000餘年。

……

天文學的嶄新成就,曆法的進步,是與觀測儀器的進步分不開的。這時期,我國古代的觀測儀器都有很大的進步。

渾儀 前面我們曾講到張衡改進過渾儀,張衡之後歷代又都有所改進。特別是唐宋時期,不少人都製造了新的渾儀。

隨著渾儀的改進,環圈也不斷增長,以致有八九個之多,遮掩了很大的天區,校正、安裝、運轉都很不方便。所以宋以後渾儀出現了兩個方面的變革,一是減少環圈,二是改變一些環圈的安裝位置,以擴大視野。

宋代的沈括就提出改變環圈位置的建議,並取消白道儀。郭守敬進一步取消了黃道環,並創製了簡儀。簡儀設計新穎,結構獨特,是渾儀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赤道裝置是近代大型望遠鏡赤道裝置的原型,地平裝置是近代地平經緯儀的先驅,窺衡里所用十字線是現在天文望遠鏡里十字絲的祖先。

水運儀象台 一行在張衡水運渾象的基礎上,設計製造了一台「水運渾天」。其結構,除有可自動運轉的渾象外,還安裝了自動報時器,這是近代天文鐘的濫觴。到北宋時,天文學家和醫藥學家蘇頌,又主持製造了「水運儀象台」。它高達12米,寬約七米,把渾儀、渾象、報時器和圭表合成一體。儀象台以水力為動力,通過複雜的齒輪系帶動運轉,能與天球的晝夜旋轉相吻合,又設置有木人,會擊鐘、擊鼓、擊鉦報告時刻更籌的消長。其中已創製有近似近代機械鐘錶里錨狀擒縱器的裝置,是近代天文鐘的鼻祖。台頂設有可活動的屋面板,開了近代天文台可開啟屋頂的先河。

漏刻 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時儀器,有水漏(浮漏)和沙漏二種,而以浮漏為主。公元1031年,北宋的燕肅對浮漏進行了重大的改進。他首次採用漫流系統,即讓浮漏中的水一直處於漫流狀態,使多餘的水從浮漏上部小孔流出,保證了浮漏有恆定的水位,提高了計時的準確性。

圭表 是我國古代測量日影長度的儀器。元以前都是用八尺高表,郭守敬進行了大膽創新,設立了四丈高表和景符測影法。即在高表頂端安一根直徑三寸的銅橫樑,景符是安在一個小框架上可轉動的薄銅片,中間開一小洞。當太陽過子午線時,把景符放在水平的圭面上南北移動,並轉動銅片,讓通過表頂的光線穿過小孔,在圭面上形成米粒大小、正中帶有銅梁橫影的影像。這樣,就克服了以往測影時因陽光散射使影子不清的缺陷,提高了測量精度。在光學測量儀器發展史上,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成就。現今河南登封觀象台故址,還保存著郭守敬所創高表的遺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