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一節 「文明之母」——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的一項偉大發明,也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發展的一項偉大貢獻。從技術上說,它在歷史上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一是雕板印刷階段,一是活字排版印刷階段。

雕板印刷術至遲在公元7世紀下半葉的唐代初期已經問世,初時被用來印刷佛教的經典。目前已發現的最早印刷品,是在韓國發現的木刻印刷佛經《陀羅尼經》,刻印於公元701到751年之間,據認為是在中國印刷後傳入韓國的。在唐時,印刷術主要流行於民間,除用來大量印刷佛經外,還被用來印刷文化書籍和醫藥、曆法等書。五代以後,印刷術開始被官方重視,用來印刷儒學經典。

雕板印刷術的工藝比較簡單,一般是選取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作原料,鋸成一定大小的木板,然後刨平,在其上把要印刷的文字或圖像刻成反寫陽文(凸字),再刷墨印刷。儘管雕刻費時,但因工藝簡單,印出的印刷品清晰,故一直被沿用到清末。除木板外,也有用銅版、石版刻字印刷的。

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由畢昇發明的。其方法是:用黏土製成大小相同的一個個印坯,每個印坯刻一個字,常用字則刻幾個到二十幾個,然後用火燒烤,使陶化變硬而成泥活字。泥活字按音韻分門別類放在木格里備用。印刷時用兩塊鐵板,四周加鐵框,在框內排版。鐵板上先鋪施一層松脂、蠟和紙灰等混成的黏合劑,字排滿鐵板後用火稍加烘烤,使松脂和蠟稍為融化,粘住泥活字,再用一塊平板將字面壓平,就可以刷墨印刷。兩塊鐵板一塊排字,一塊印刷,交替使用。印完的版仍用火烘烤,使松脂和蠟稍融,取下活字,放回木格以備再用。排版時遇到原來沒有刻成的活字,可現做現用。活字印刷克服了雕板印刷一塊只印一頁,無法再變動,因而費工費料的缺點,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是印刷技術上的重大進步。

畢昇還試過使用木活字印刷,但因木理有疏有密,沾水後伸縮度不同,版面高低不平,且木印會與黏合劑粘連,難於清除,故廢棄不用。元代時,王禎成功地利用木活字進行印刷,在公元1298年印製《旌德縣誌》,不到一個月就印了100部。他對活字印刷工藝有不少改進,其中突出的有兩項。一是排版時用竹片把每行的字夾住,再用小木塊、木屑填緊,克服了用黏合劑的麻煩和缺陷。二是發明了轉輪排字架。他用木板製成直徑七尺的大輪盤,放在三尺高的軸上,輪盤可繞軸轉動。輪盤上按音韻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區域,分門別類地放置木活字。排版時,一人唱字,一人坐在兩個輪盤中間,取出所需活字。後來,在活字印刷術中又有人創製了錫、銅、鉛等金屬活字,但因古代使用的不是油墨,刷墨著色效果不佳,故未能推廣普及。

大約從12世紀起,中國的雕板印刷術先後傳到埃及、伊朗,歐洲在14世紀末也開始採用雕板印刷術。十三四世紀時活字印刷術也先後傳入埃及、伊朗、歐洲。印刷術在歐洲的應用,大大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加快了世界進入近代歷史階段的進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