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形成 第九節 從《山海經》到《水經注》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少年兒童。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小時候在私塾讀書時,就曾在課堂上偷看《山海經》而被先生抓到。魯迅小時候也把《山海經》視作「最為心愛的寶書」,後來還特意在《朝花夕拾》中寫了一篇《阿長與〈山海經〉》。

《山海經》由《山經》、《海經》、《大荒經》三部分組成,它的作者和成書年代都還沒有考定。其中以《山經》成書最早,科學價值最大,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理著作。

《山經》以山為綱,對黃河、長江流域的地理情況進行了綜合的記述。整個描述的地域被劃分為五個部分,今河南西部為中山經的主要地域,以南為南山經,以西為西山經,以北為北山經,以東為東山經。每個地區都按一定的方向和道里(距離),依次描述各個山的地形、水文、氣候、動植物、礦產等內容。共計描述了460座山,300條水,27個湖泊,160種植物,270多種動物,89種岩石和礦物。

《海經》和《大荒經》則記載有大量的傳聞和神話,在科學上的價值雖不如《山經》,卻為我們研究神話傳說、歷史、民族、宗教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三國時,有人以水道為綱,寫了《水經》一書。全書約10000字,記述水系137條,分別說明源頭、所經地、支流注入處所等內容。到了北魏時,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以《水經》為基礎,以給《水經》作注的形式,撰寫了《水經注》一書。全書分40卷,約30萬字,記述河道1252條。對於各水系,都分別敘述了源頭、幹流和支流的吐納分合等情況,並說明它們的方向、道里,使河流的脈絡分明。書中還記述了河流流經地區的土質、地形、特產、城邑、水利工程以及它們的沿革變遷,所涉及地域,東北到壩水(今朝鮮大同江),南到扶南(今越南、柬埔寨一帶),西南到新頭河(今印度的印度河),西到安息(今伊朗)、西海(今鹹海),北到流沙(今蒙古沙漠)。

《山經》和《水經注》,反映了我國早期的地理概念,「山川,地理也」(《漢書·郊祀志》)。其記述內容較重視自然地理,並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就是如何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因地制宜地從事農業生產,以解決衣食問題。這是我國古代地理學的一個分支。而在東漢以後,在中國傳統地理學中佔主導地位的,則走的是由《禹貢》、《漢書·地理志》所開闢的另一途徑。

《禹貢》大約是戰國時的作品,後來被收入《尚書》。它講的是大禹治水後,各地如何向政府貢獻田賦和其他貢品的法定製度,其書名就是按這個意思而定的。全文雖不足1200字,但內容卻非常豐富。在講貢賦制度的同時,還講行政區域、山嶽、水文、土壤、物產、交通、民俗等,從其書名和內容看,就可以知道它與國家的管理有著密切的關係。實際上,把地理與國家管理聯繫在一起的思想,在《山經》中就已經有所反映,認為了解各地地理情況,是關於「國用」的大事。這也正是中國傳統地理學的一個顯著特點。這一特點在漢代更得到發揮,並形成了傳統地理學的基本格局。

我國第一次以「地理」命名的著作,是東漢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漢書》中的《地理志》。它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轉錄《禹貢》和《周禮·職方》的全文,作為政區發展的沿革;第二部分論述疆域政區的建置沿革,以及各郡縣的戶口、山川、物產和名勝等;第三部分講地域分野、歷史、風俗等。它賦予「地理」以一種新的意義,即以疆域政區的建置沿革為主,而把「山川」退居從屬地位。

《漢書·地理志》對後世的地理學影響極大。在24部「正史」中,有15部有《地理志》,都是以《漢書·地理志》為典範寫成的。唐以後編修的歷代地理總志,如《元和郡縣誌》、《元豐九域志》和元、明、清《一統志》,以及宋以後大量湧現的地方志,也都是承繼《漢書·地理志》的編撰體例。這些地理著作,以供「王者司牧黎元,方制天下,列井田而底職貢,分縣道以控華夷」之用(《舊唐書·地理志》),為治理國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也因此受到歷代政府的重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