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形成 第六節 「無堅不鑽」的科學家張衡

前面已經說到張衡是渾天說的集大成者,這只是他的科學工作的一個方面。他是東漢時的傑出科學家,有著多方面的科技貢獻,同時他還是著名的文學家。

張衡字平子,南陽(今河南南陽)人,生於公元78年,卒於公元139年。從青少年時代開始,張衡就非常勤奮地學習各種知識。為了增長自己的學識,青年時期便遊學故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和國都洛陽。從此,他養成了好學不倦的習慣,「如川之逝,不舍晝夜」(崔瑗《河間相張平子碑》),他以「約己博藝,無堅不鑽」(《後漢書·張衡傳》)作為自己為學的座右銘,不但如饑似渴地汲取既有的知識,而且努力探求未知的學術領域,從而把自己造就成一個博學多才的學者,並以傑出的科技貢獻而名垂史冊。

張衡曾兩次擔任掌管天文的官員太史令,共達14年,所以他在天文學方面的貢獻最為突出。除了前面提到過的倡導渾天說外,他對古代觀測星象的儀器渾儀進行改進,增加了地平環和子午環,使渾儀逐漸完善。他還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創製了演示渾天思想的儀器水運渾象。他以一個直徑約五尺的空心銅球表示天球,上畫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和互成24度交角的黃道、赤道,球外有地平圈和子午圈,天球半露於地平圈之上,半隱於地平圈之下,天軸則支架在子午圈上,天球可繞天軸轉動。他巧妙地把計算時間用的漏壺與渾象聯繫起來,以漏水為原動力,利用漏壺的等時性,通過齒輪系的傳動,使渾象每日均勻地繞軸旋轉一周,這樣渾象也就自動地、近似正確地把天象演示出來。這一創造,開了後世水運渾象研製的先聲。

張衡在另一有關天文學的著作《靈憲》中,總結了當時的天文知識,論述了宇宙生成和演化的思想。書中還對一系列的天文現象進行探討,提出許多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月食是由於地球的影子遮掩了月亮而引起的;他測得太陽、月亮的視直徑約為365.25/730度,相當於現360°制的29''.6,與現代測得的太陽視直徑32''.0,月亮視直徑29''.6相近或相符;他提出日月五星和恆星與地球的距離有遠有近,它們各自運行的軌道也有時接近地球,有時遠離地球,而且速度也有快有慢;他測得的恆星有2500顆;……這些,在當時都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對於地震問題,張衡也進行深入地研究。他於漢順帝陽嘉元年(公元132年)創製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叫「候風地動儀」。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圓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樽」(《後漢書·張衡傳》),內有精巧的機械構造,外在八個方位各有一條口含小銅丸的龍,龍頭下面各有一隻張口向上的蟾蜍。一旦發生較強地震,相應方向的龍口就會張開,銅丸落入蟾蜍口中,從而得知地震的時間和方位。據記載,漢永和三年(公元138年)二月初三日,地動儀西側的龍突然吐出銅丸,而洛陽的人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地震。過了幾天,隴西(今甘肅東南部)有人飛馬來報發生地震,時間和方向都與地動儀所示相符,說明了地動儀的可靠性和實用性。

此外,張衡精通於數學。他對圓周率進行過研究,給出了兩個圓周率的數值,一為730/232,約等於3.1466;一為繪製一幅地形圖,一直流傳到唐代。相傳他還製造過指南車和記里鼓車,在機械製造方面有很高的造詣。

與張衡同時代的崔瑗曾評論他「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後漢書·張衡傳》),恰切地概括了張衡在科技方面的才華。為了紀念張衡在科技方面的卓越貢獻,國際天文學界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