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奠基 第十二節 醫學經典《黃帝內經》

在傳說中,中醫學是黃帝和他的大臣岐伯所創立的,所以後世把黃帝和岐伯尊為醫祖,甚至把中醫學稱之為岐黃之術。《黃帝內經》便是以黃帝和岐伯問答的形式寫成的,約成書於戰國晚期(一說漢代)。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二部分,以論述人體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診斷為重點,兼述針灸、經絡、衛生保健等方面的內容,是中醫學的一部著名經典著作。它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至今仍是學中醫的人所必讀的典籍之一。

《黃帝內經》把陰陽五行學說引入醫學,使其成為醫學的基本理論。書中說:「陰和陽,是天地的根本法則,是萬物的綱紀,是變化的父母,是生與殺的本始,是精神寄藏的寓所,所以治病就要探求陰陽這個根本。」由此,書中提出對於人體健康,最根本的是要保持陰陽的平衡,如果陰陽失去了平衡,人就會生病。治病療疾的宗旨,就是用各種方法使破壞了的平衡重新恢複起來。同時,《黃帝內經》把人體視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各部分的器官都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某部分發生病變,將會影響到全身及其他器官,而全身的狀態也可能影響局部的病理變化。五行在書中也得到充分應用,五行的相生、相剋、相乘(有乘虛侵襲之意)、相侮(有恃強凌弱之意),被用來論述人體疾病的各種起因。書中說:「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這裡的「貴賤」是指盛衰的意思,就是說以五行的盛衰來觀察身體的健康與疾病。

《黃帝內經》對人體與外部環境的關係也非常重視。它強調指出,人的身體狀況與四季變化、晝夜交替、地理水土、社會生活以及精神狀態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在診斷和治療中也必須考慮這些因素,因時、因地、因人分別施治。這一診斷和施治的指導思想,已為現代醫學和生物學所證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