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奠基 第十一節 陰陽與五行

宇宙最初天地混沌在一起,有一個力大無比的神叫盤古,用巨斧開天劈地,才把天地分開。他死後頭變成四岳,眼睛變成日月,脂膏變成江河,毛髮變成草木。又有一個女神叫女媧,用土捏成人的形狀,並賦予他們生命,於是地球上有了人。這些美麗的神話故事,反映了先民們很早就對天地萬物和人本身的來源非常關心,並努力地探求其答案。

在先秦時期,隨著文明的進步,也產生了很多關於宇宙萬物起源的理論,其中對後來傳統科學文化影響較大的有陰陽和五行學說。

陰陽學說誕生於殷周之交。人們從日常的生活感受中,如男女、雌雄、生死、陰晴、日月、晝夜、寒暑等等現象中,即「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易·繫辭》),萌生出了關於陰和陽的概念。由此進而認為,天地萬物的生成、活動、變化,都是由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五行學說也產生於殷周之交,它認為世上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所構成。古希臘有水、空氣、火、土四元素說,古印度有地、水、火、風四元素說。雖然各國之間的說法有異有同,但都是用日常生活和生產所熟悉的事物來解釋萬物的起源。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陰陽和五行學說都得到了發展,並開始被結合在一起,成為解釋世上事物產生和變化的一種理論。在《管子·四時篇》中,提出了「風、陽、陰、寒」四種氣流轉而形成四時,並且產生四種構成萬物與人體的基本要素。風是春季的氣,產生木與骨;陽是夏季的氣,產生火與氣;陰是秋季的氣,產生金與甲;寒是冬季的氣,產生水與血。此外五行中的土兼配四時,它產生了人體的肌膚。這樣,由氣到四時、五行,便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而陰陽家則把陰陽五行學說從自然擴大到人事,使其帶上了神秘的色彩。

陰陽五行學說對於傳統醫學、天文學、數學、農學以至地學、建築學等,都有著深刻的影響。直至現在,它仍是中醫藥學的重要基礎理論之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