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奠基 第八節 從「小兒辯日」話曆法

在一部叫《列子》的古書中,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到東方去遊學時,路上看見兩個小孩在進行著激烈的爭辯,便問為什麼事爭辯?小孩甲說:「我認為太陽在剛升起的時候離人近,而中午時離人遠。」小孩乙說:「是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中午時離人近。」甲說:「太陽剛出時像車蓋那樣大,但到了中午只有盤、盂那麼大,這不是因為離得遠時小,離得近時大嗎?」乙說:「太陽初出時人感到涼,到中午時太陽熱得讓人感到好像泡在湯中一樣,這不是太陽近熱而遠涼,又是什麼?」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非常注意觀測太陽,並探尋著太陽的運行規律。人們從日出日落中,感受到一天的變化;從四季的更替中,感受到一年的變化。人們又從月圓、月缺的周期變化中,產生了月的概念。同時,人們還注意到天空的星象也在變化著,而這種變化也是周而復始,遵循一定規律的。由此,曆法誕生了。

我國的曆法大約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經歷了夏商周的發展,到春秋戰國時已較為成熟。當時採用的古四分曆,定一回歸年的時間為3651/4日,一朔望月的時間為29(499)/(940)日,19年設置七個閏月。這些數據在當時世界上是相當先進的。回歸年長度數值只比真值多11分鐘,羅馬人於公元前43年採用的儒略曆也用這個數值,比我國約晚500年。19年七閏法,古希臘的默冬是在公元前432年發現的,比我國晚了百年左右。我國後世的曆法,都是在古四分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不斷加以修正、改進。人們習慣於稱我國的傳統曆法為陰曆,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對的,實際上我國傳統曆法是陰陽合曆,即年採用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長度,月採用月亮(又稱太陰)繞地球公轉一周的長度。

同時,我國傳統曆法又與農業有著密切的關係。為了更精確地反映季節的變化,在曆法中把一年平均分為24等分,即平均15天多設置一個節氣。節氣的設置是中國傳統曆法所特有的,它使人們更便於正確地掌握農時,安排農事,對農業生產有著指導性作用。因此,中國的傳統曆法又被稱做農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