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奠基 第三節 從《呂氏春秋》看中國傳統農學和耕作技術

《呂氏春秋》成書於公元前239年,是當時秦國的呂不韋組織編撰的。該書中的「上農」、「任地」、「辨土」、「審時」四篇,是現存最早的農學專論,體現著中國傳統農學和耕作技術特徵。

「上農」篇論述農業理論和政策。「上農」即尚農,是重農思想的反映。它從政治和經濟兩方面闡述了重農對於國家治理的意義。從政治上看,農民有了小塊土地,建立小私有經濟,就可以被固定在土地上,思想單純,注意力專一,不會隨便離開土地遷徙流動,便於管理和統治,國家有事也便於徵調人力和物力。如果舍本(農業)事末(工商業),就容易遷徙流動,一旦國家發生戰爭等事變,就會有遠走之心而無安居之志,而且思想活躍,不利於管理。從經濟上說,農業起著保證統治者衣食需求的作用,關係到國家的安定和興衰。在重農思想指導下,「上農」篇提出了獎勵農桑的政策。重農思想和獎勵農桑的政策,為後世歷代統治者所採用,成為一項基本國策,而工商業則一直受到抑制,無法自由發展。

「審時」篇提出農業生產「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則反映了中國傳統農學強調天時、地利、人力三要素有機聯繫和相互調諧的思想。也就是要人們在順應自然的同時,充分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提高農業生產的水平。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形成了中國農業生產中精耕細作的技術傳統。其要點是想方設法從選種、耕翻土地、播種、中耕除草、灌溉施肥、防治病蟲害到最後收穫,為農作物創造最佳的生長環境,以達到豐收的目的。對此,「任地」、「辨土」「、「審時」三篇都有所論及,並提出了一系列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的農學和農業生產技術在戰國時已基本形成。後代的農學和農業生產技術都繼承了這一傳統,並不斷得到發展、充實、完善和提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