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語 台灣文化的特點

文化是人類生存和活動的生動寫照,它在一定的地域和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人走到哪裡,文化必定跟到哪裡,並在哪裡生根、開花、結果。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願為轉移的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

從遠古迄今,中國大陸移民台灣先後有三批:第一批是舊石器晚期的「左鎮人」和「長濱人」,他們距今約在一萬五千至三萬年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由中國大陸移入台灣;第二批移民原屬大陸南方古越族,其最早移入台灣者可早至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早期,最遲者由約在二千年前的漢代,今天的原住民大多是他們的後裔;第三批是漢民族的移入,始於宋元之際,止於本世紀40年代末,其間明鄭時代、清初和1949年前後有三次移民高潮。這批移民的意義至關重要,台灣得以漸次拓墾,漢文化得以在島內傳播,都是漢民族大量移入的直接結果。儘管中間經歷過荷蘭和日本分別長達數十年之久的殖民統治,但中華文化的傳統在寶島台灣始終綿延不絕,常盛不衰,顯示出它頑強的生命力。

綜觀台灣文化發展的歷程及其種種表象,大致可以歸納出如下四個方面的特點:即古老性、遲發性、多元性和同源性。

所謂「古老性」,首先是說台灣的史前文化相當久遠,早在數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就已有人類在那裡生存和活動;早在數千年前,台灣的原住民便已有了美術及音樂的創作,他們「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以為飾好也」(《臨海水土志·夷洲紀事》),並能「歌如犬嗥,以相娛樂」。隋代已能「雕刻禽獸」、「歌舞蹋蹄,一人唱,眾皆和,音頗哀怨,扶女子上膊,搖手而舞」,美術和歌舞均有了較大進步;雖不會文字,但已懂得「望月虧盈,以紀時節,候草木榮枯,以為年歲」,實際上已有了最簡單古老的「曆法」(《隋書·東夷列傳》)。泰雅人很早就能結繩紀事。早在漢人移居台灣前,布農人就早已會用簡單的符號來表達某種意思。如用▲表示一日,

所謂「遲發性」,是說台灣的開發和步入文明社會的時間遠比大陸晚得多,直到宋元之際才有漢文化的傳入,明代才逐漸進入開發期,明鄭時代才邁入封建制的門檻。當時,中國大陸封建文明至少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時間了。不過,台灣的開發雖遲,然而一旦注入漢文化的先進血液,便很快發展起來,不但跨越了奴隸社會的發展階段,由原始社會直接步入封建文明,而且只用了短短大約二百年的時間,就趕上乃至超過祖國大陸大多數省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奇蹟。

由於歷史的原因,台灣文化還呈現出明顯的「多元性」:它既有原住民的「土著文化」;更具有「閩文化」、「嶺南文化」的顯著特質;同時還有「中原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等大陸其他地區文化的特徵;此外,還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外來文化」(西方和日本文化)的影響。正由於台灣較之大陸內地更多地受到各種東西方文化的撞擊和影響,從而吸收、融合了各種文化的許多有益成分,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頗具特色的台灣地方文化,不斷地豐富著中華文化的內涵,為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然而,台灣文化的「同源性」則是不言而喻的:「閩文化」也好、「嶺南文化」也好、「吳越文化」、「荊楚文化」還是「中原文化」也好,統統都是以「華夏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而「土著文化」也大多屬於遠古時代由大陸南方傳入的古老中華文化的一個支脈;即便是「外來文化」中的日本文化,眾所周知,也曾受到過中華文化的很大影響。因此,我們可以毫不含糊地說: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自然延伸和發展,與祖國大陸同屬於一個不可分割的文化系統。

近幾年來,隨著海峽兩岸關係的不斷改善,台灣與大陸的各種文化交流正在日益廣泛深入地發展,我們相信,台灣文化必將從祖國大陸中華文化的母體中吮吸到更多更富營養的乳汁,從而愈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