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技藝篇 第四節 古樸實用的民間工藝(下)

民俗版畫俗稱「年畫」,清初台灣才開始流行,那時大都由漳州、泉州等地運來,屬於閩南風格的雕印版。隨著台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宗教活動日益頻繁,單靠大陸運進版畫已供不應求,於是轉而就地刻版印製。

早期台灣的民俗版畫大都是「照葫蘆畫瓢」,臨摹閩南版畫。臨摹多了,難免走樣,加上印刷技藝不精,用紙用色粗陋,顯得十分簡略和樸拙,但這也恰恰反襯了早期台灣移民拓荒時代的生活風貌。近代以後,台灣版畫無論在構思、刻版以及印刷技術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台灣光復前後,石印版畫逐漸取代了木雕版畫。儘管石印版畫的線條、色彩較為呆板,缺乏變化,趣味性和藝術性都較差,但這種版畫色彩艷麗、線條清晰,並可大量印刷,自有其優點和長處,因此得以盛行。

台灣版畫可分為年畫版畫、神像版畫、符咒版畫和糊紙版畫四種。

台灣民間和大陸民俗相同,農曆新年家家戶戶除貼春聯外,還要張貼年畫,以求新的一年合家平安、吉慶美滿,並藉以增添過年的喜慶氣氛。年畫種類繁多,大凡忠孝節義的事迹、戲劇小說中的喜慶歡樂場景、吉祥如意的語圖,均可做年畫的題材。如「八仙慶壽」、「金魚池塘」(意為「金玉滿堂」)、「麒麟送子」(意為「多子多孫」)、「桃園結義」、「老鼠娶親」等等。

神像版畫俗稱「神馬」或「紙馬」,題材主要是民間信仰的各種神明圖案,宗教色彩甚濃。台灣神明很多,神像版畫的種類自然也很多。又因台民一年到頭「拜拜」很多,因此這種供信徒們進香用的神像版畫用量很大。台灣的神像版畫線條樸拙,套色單純,不像年畫那樣華麗。

符咒版畫是台灣民俗版畫中最粗陋、簡單的一種,大多用黃土紙印刷,不加套色,鄉土氣息最濃,主要有「鎮宅平安符」、「家門玄慶符」以及籤詩、金銀紙、更衣、庫錢等,不僅在家中張貼,做拜拜時更大批焚化,因此用量比神像版畫還大。

糊紙圖案版畫在台灣民俗版畫中是藝術性最高的一種。它是在雕版印刷基礎上再加上圖案空花,因而不但具有木刻版畫的內容,同時還兼有剪紙藝術的形態。如「吉祥如意」、「年年有餘」、「喜從天降」等,多用紅紙印製,貼在門楣、窗戶或妝奩、禮品上,即刻增添許多喜慶氣氛。

香的使用最早是由佛教徒發明的。相傳很久以前,佛祖釋迦牟尼傳道,恰逢天氣悶熱,信徒們聽得久了,十分睏乏,睡意難擋。若真的睡著豈不失禮?於是有人想出個妙著:找來一種有香味的木材,切成條狀,放在缽里燃燒,借它散發出的陣陣清香來提神醒腦,驅除睡意。這著果然靈驗,此後佛門子弟紛紛仿效,成為他們抵禦世俗誘惑、堅定信念的方法了。為點燃方便,後來又有人設法將香料粘在竹枝上,插在香爐中焚燒,而燒香的意義也逐漸被民間神秘化了。

據說燃香蘊含有煙、火、香味三層意義:火是光明的象徵,可驅鬼避邪、潔室除穢,使妖魔鬼怪不敢作祟;香煙裊裊上升,可將信徒們的心愿傳達給神明,成為人神間溝通的橋樑;而香味,最為神明所喜愛,只有香飄四溢的地方,神明才會「聞香」而至,降福人間。因此,在中國民間的祭神典禮中,可無酒無肉,無香則萬萬不可。

台灣民間,「香火」被視為「家族興旺」、「薪火相傳」的象徵。許多人家的神案上,一爐香火日夜燃點,經年不滅。兄弟分家,要將香火或香灰轉移到分居的地方,另立祖宗牌位祭拜先人,此俗叫做「分香」。同樣,廟宇中的神明移供它處,或主廟的神明要引到分廟去拜,也要由香火傳遞,俗稱「割香」。由於大甲媽祖是由北港「割香」出去的,而北港媽祖又是由福建湄州「割香」出去的,故台灣有「大甲媽祖回娘家」和北港媽祖回大陸「進香」探親之俗,以示追本溯源,不忘故土。

早期台灣用香悉由大陸運進,清初移民劇增,敬神祭祖之風大熾,島內製香業也應運而生,不斷發展。如今,台灣民間的宗教信仰愈盛,香的用量日甚一日,因而這種古老的傳統手工業不但沒有衰落,反而生意愈來愈興旺。

台灣香的種類按形狀可分為線香、香環、香塔和香珠四種。其中線香是最普通也是用量最大的一種。依其用途的不同,線香又有「硬腳香」和「軟腳香」兩類。前者一般用於祭拜神明,後者用於祭祀祖先。線香的原料主要有竹枝(又稱「香腳」)和香粉。主香劑是檀香,副香劑種類很多,上等香用沉香、晏息香,亦有加少量草根、香三奈、丁香、八角、白芷、當歸、牡丹皮、桂心、大茴香、小茴香等粉末的,其中大多數是中藥,所以制香者儘管經常弄得「灰頭土臉」的,可是不但不會得職業病,相反對身體還有補益哩!

軟腳香和硬腳香有不同的製法,軟腳香的製法有「手搓法」和「機壓法」兩種。手搓法全憑人工雙手搓動,把事先配妥的香料搓成線狀;機壓法則是用一種木製的容器以人力擠壓,使線香從容器的導孔中導出,屬於半自動的生產方式。制好的濕線香經陰乾後包裝,便可上市出售了。硬腳香的製作較為複雜,要經過用水浸香腳、沾粘粉「打底」,然後再三度浸水、三度上香料、三度「掄紙扇」 和戶外曝晒等一氣呵成的數道工序。每道工序的技巧要求都很高,手藝稍差,制出來的線香就有可能部分脫落而無法點燃。配製香粉最為考究,各家有各家的「祖傳秘方」。線香依香料的貴賤而有上、中、下三品,其中以水沉香、烏沉香最為名貴,售價很高。

香環又叫「盤香」,顧名思義,這種香是順著迴旋形燃燒,可以延長燃燒時間,有「生生不滅、循環不息」之寓意。小的香環可點燃12個小時,大的能連續點燃一個星期乃至個把月。「香塔」為寶塔形,同樣有大有小,能燒很長時間,含有「驅邪治病」的寓意。而「香珠」是製成顆粒狀,用線串在一起,像是念珠,每串108顆,代表道教的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香珠並非用來點燃,它是供信徒們佩在手上,藉以聞香驅邪的,有的信男善女甚至拿它當「聖葯」來吃,等於吃補藥。

在台灣,農曆新年和中元節香火最為暢銷,尤其是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會」)銷量最多,可達全年半數。屆時,全台各地,數不清的男女老幼,紛紛湧向廟宇,各擎馨香一炷,滿懷虔誠之心,面對神明,求福祈願,希望那裊裊升騰的縷縷青煙,快快上達神明,代為轉達他們的心意。

台灣盛產蔗糖,而糖一旦遇熱很快會溶成液體,在常溫下又會立即凝成固體。於是台灣民間藝人便根據蔗糖的這一特性,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創作出畫糖、吹糖和糖塔等各種糖食來,成為頗具台灣地方特色的手工「糖藝」。

「畫糖」是由福建傳入的民間玩意兒。過去在台灣,不論鄉間城鎮、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一群群的人圍作一堆,津津有味地觀看賣糖人的現場表演。這些賣糖人以白糖作原料,憑著一雙巧手,可以做出張牙舞爪的龍、昂首跨步的鶴、活蹦亂跳的小狗、貌似學究的小羊、耍小聰明的猴子、賣弄歌喉的公雞,還有且歌且舞的仙女、威風凜凜的武將……個個活靈活現,生動傳神。它們既可玩賞,又可當作零食,不僅小孩子愛不釋手,就連老人家看了也樂得合不攏嘴。

畫糖的製作方法大致如下:砂糖倒進鍋中加水溶化,放在爐火上熬煮到一定火候,這時就握起鍋把,把滾熱的糖漿按所需的圖形慢慢倒在塗有沙拉油的銅板上,並隨時修飾其輪廓。最後再用鏟子和繪製工具繪製出圖形,粘上竹籤,不久便可硬化成精美奪目、栩栩如生的成品。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即事先制好各種圖形的木模具,把糖漿塗在這些模具上,糖漿一冷卻,一批成品就制出來了;或把糖漿倒在銅板上,再用木模具往上一印,即可印成所需要的圖樣。話說起來簡單,但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或繪製圖形的技術不到家,制出來的畫糖便成了「四不像」,沒人喜歡。

「糖塔」則主要用在祭拜神明和祝壽、婚嫁活動中,有吉祥、甜蜜的寓意。糖塔樣式很多,如龍糖塔、鳳糖塔、鴛鴦糖塔、壽桃糖塔等等,大都用一種木材雕刻的精緻模具以糖漿澆制而成,制出的糖塔為立體造型,大小不一,玲瓏剔透、玉潔冰清,愈純白愈屬上乘。

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具有濃烈鄉土氣息的民間糖藝已近失傳,如今,只有在鹿港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動周」或不定期舉辦的「民俗上街大展」中,人們才有機會一睹糖藝師傅們的高超手藝了。

中國婦女心靈手巧,民間歷來崇尚「女紅」,台灣亦然。早期台灣婦女的衣飾大多由婦女們手工縫製和彩綉,女孩自幼便耳濡目染,跟著大人們學藝,長大後個個都成了針線活的行家裡手。許多婦女的彩綉技藝十分高超,聞名鄉里,她們雖大都目不識丁,但所綉作品用色合理,線條流暢、自然,構圖細膩,人物花鳥等栩栩如生,令人叫絕。

彩綉一般都有紙型花樣可供模仿,有的還木刻印製成冊,俗稱「花簿」,其中有各種圖樣可供婦女們挑選。彩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