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習俗篇 第五節 宗教信仰,源自大陸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神思想」,在寶島台灣表現格外突出,民間供奉的神祇之多之雜,實為罕見。據有人統計,台灣神明的數量遠超過100種。它們「各司其職」,儼然人類社會,如按「地位」劃分,可分為「主神」和「屬神」(又稱「從神」)兩大類:

主神:依各自職掌不同,又可分為四種。

一種是法力無邊的「萬能神」。有統領幽明兩界所有神明的最高神——「玉皇大帝」,另有「媽祖」和「觀音菩薩」。這三位「主神」被認為是「萬能神」,大凡治病、求子、消災、降福、祈雨等樣樣「靈驗」,在台灣信徒最多,最受尊崇。

再一種是「分掌神」與「地方神」。分掌神擔負各種「專職」,分別被各行各業奉為自己的守護神,如:讀書人祭孔子、「文昌帝君」;醫生祭「保生大帝」、「華佗仙師」;藥材商祭「神農大帝」;農民祭「五穀仙帝」;理髮師祭「呂仙祖」(呂洞賓);線香業者祭「九天玄女」;木匠及紙傘業者祭「巧聖先師」(魯班);一般商人祭「關聖帝君」(關羽);裁縫師祭「黃帝」……舉不勝舉。這些「神仙」都是中國歷史上或民間傳說中被認為是某種職業的創始人、有功者或身懷絕技者。此外還有許多不同「靈驗」的神,如:想長壽拜「南極星君」,想生子拜「註生娘娘」或「送子觀音」,孕婦欲平安生產拜「臨水夫人」,天旱求雨拜「龍爺」……至於地方神,是指不同祖籍的台民,各自由大陸故鄉帶到台灣來的「守護神」(見前文)。

第三種即「城隍爺」,據說城隍爺管轄的範圍是屬於「陽間」與「地獄」的結合部,以彌補「陽間」的地方官和「陰間」的「幽冥王」之不足。第四種神的情況極為複雜,它們會因時因地不同而發揮不同的「靈驗」,實難一一列舉。

屬神:即附屬於「主神」的神明。它們或與主神有某種「上下級關係」,如:媽祖配有助手「千里眼」、「順風耳」;城隍爺的助手更多,計有「文判官」、「武判官」、「馬將軍」、「牛將軍」、「延壽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或與主神有「親屬關係」:由於信徒們對主神的虔誠,生怕神明孤單寂寞,精神苦悶,於是為討神的歡心,往往給它們配有夫人(出家佛除外)。如土地公的夫人「土地媽」、廣澤尊王的夫人「聖王媽」、太陽公的夫人「太陽娘」,此外還有三爺夫人、靈安尊王媽、有應媽、大眾爺媽、開漳聖王夫人等,都是成雙成對。泉州籍人的城隍爺不僅有妻,甚至有妾,分別稱「城隍大夫人」和「城隍二夫人」。有的主神還配有子女,如西秦王夫婦即配有公子,關帝廟必同時奉祀關平太子等。

在台灣,可謂「無處不神,無神不拜」。除上述各種正式神明之外,鄉間還到處供奉著大大小小難以數計的「木石神明」、「動物神明」或「器物神明」。如:凡樹高百尺以上都一律在樹下建有小廟,當作「樹王公」祭拜。榕樹稱「榕樹公」,松樹稱「松樹公」,另有荊桐樹公、茄冬樹公……有些石頭形狀奇特,人們便依據某種想像,冠之於「石頭公」,常年有人前往祭拜,香火不斷。此外,豬圈稱「豬稠公」、牛欄稱「牛稠公」,還有祭拜蛇和龜的,稱「蛇聖公」、「龜聖公」,按季節準時擺上酒菜,燃上香火,虔誠「拜拜」。

由於神祇甚多甚雜,寺廟也就多不勝數。日據時期的一次統計,不算鄉間小廟,僅合法登記的寺廟全台就有3800多座。當時台灣人口不足800萬,平均約2000人就擁有一座廟宇,近20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修建廟宇更蔚然成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台灣人口2100多萬,各種廟宇已突破萬座,平均不到2000人即有一座廟。難怪有人說:台灣是「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廟比學校多」,令人有「望廟興嘆」之感了!

宗教信仰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之一,是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在人們頭腦中歪曲、虛幻的反映,是在一定歷史和社會條件下產生的一種文化現象。台灣民間信奉的神祇之多之雜,修建的寺廟之多之濫,這種重要的民俗特徵之形成,自有其歷史和社會的必然性。

台灣是典型的移民社會,幾百年前,當大陸移民背井離鄉渡台謀生時,台灣還是個瘴癘流行、蟒蛇出沒、颱風肆虐、荊棘叢生的「蠻荒之地」,無論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都異常艱苦險惡,每前進一步均要付出難以想像的巨大代價。在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拓台先民很需要某種精神的慰藉和寄託,更企盼藉助某種超自然的力量給自己予保護,於是乎各種各樣的神祇崇拜便自然而然地應運而生,現存的加以利用(如大陸祖籍的「守護神」),沒有的便創造出來(如許多台灣特有的神明),神祇愈來愈多,修建的廟宇也就愈來愈多。可以說,台灣的每一座古老廟宇,都是拓台先民當年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的歷史見證,記錄著他們歡樂與辛酸的歷史!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台灣神祇雖多,但大都可歸類於儒、佛、道三教派。這些教派無不傳自大陸,它們傳入台灣後相互影響,彼此融合,如今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加以嚴格區分了。如台灣的道教多把佛家的觀音、地藏、清水祖師、定公佛等為其祭神;同是關羽,儒教稱為「文衡聖帝」,道教稱為「翊漢天尊」,佛教又稱為「蓋天古佛」 ……因此,人們在台灣常可看到儒、佛、道三家的神祇,被同時供奉於一座寺廟內,原因就在於此。

台灣宗教信仰的另一顯著特色是極富「人情味」。神明們不僅「地位」不同、「技術專長」五花八門、遍及三教九流、有親屬關係和家庭生活,而且各有不同的性格和喜怒哀樂,「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簡直毫無二致。據說土地公的夫人「土地媽」就因為「人緣不好」,經常惹土地公生氣,所以台灣的土地廟一般都不配祀土地媽。而保儀尊王卻特別愛他的夫人(尫媽),據說祭祀巡行時如果把他夫人的神輿排在後面他會生氣發火,於是只好打破「男尊女卑」的界限,把保儀夫人的神輿抬在前面。

嘉義縣水虞厝地界有一座「牛將軍廟」,廟中供奉有一尊神牛塑像。民間傳說,當年鄭成功令其部眾在此地墾荒,賜給他們八頭水牛,這些水牛鞠躬盡瘁,相繼勞碌而死,為了紀念這些勞苦功高的水牛,人們便立廟祭祀。至今當地人每天還按時在神像前供奉一捆青草、一桶清水,生怕它們餓著、渴著。當地居民說,他們常可看到有「神牛」在田間出沒,幫助農人踩爛播種前的水田,吃掉田間的雜草云云。你看,就連人與牛之間,也同樣充滿了溫馨之情!

台灣還有崇狗祭狗的習俗,即將狗當作神明建廟立像加以祭祀。南投營北里有座「七將軍廟」。傳說清初乾隆年間,南投草屯一帶,為解決耕田用水問題,從福建漳州請來六位技工,幫助挖掘一條隧道。六位技工飼養有一條狗,平時總是跟在他們身邊。一天,這條狗突然從隧洞里跑到外面狂吠不止,隨後又鑽入隧洞內。不久只聽到洞里「轟」的一聲巨響,六位工人和狗一同葬身於隧道。原來狗本想跑出來叫人救助它的主人,不料沒人響應,於是它甘願回洞與主人一同殉職。後來人們從隧道中挖出了六位技工和狗的屍體合葬,建廟祭祀,稱為「七將軍廟」。每逢農曆七月初七或七月十五日,舉行祭典。

據調查,台灣的狗神廟除七將軍廟外,另有嘉義市「十九公廟」、嘉義縣鹿草鄉的「圓山宮」、台中縣大里鄉的「七將軍廟」和雲林縣北港鎮的「義民廟」五處,其傳說都充滿了人與狗之間的情義。

不過在台灣,最富人情味的宗教儀式,還得數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大甲媽祖回娘家」的盛典。

據說「媽祖」確有其人,名叫林默娘,福建莆田湄州島人,生於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因出生彌月不哭,故名默娘。她自幼善泳,心地善良,經常不顧自身安危,解救海上遇險的漁民,做了許多好事,大家都很感激她。不幸默娘在28歲那年染病而歿,人們為紀念她,就在湄州島上立廟祭祀,被視為漁民們出海的守護神,頂禮膜拜,香火甚盛。澎、台開發後,閩南漁民又在澎、台立廟祭祀,尊稱為「天妃」、「聖妃」或「媽祖」,在台灣又稱「天上聖母」 。如今雲林北港的朝天宮,是台灣最早修建的媽祖廟,全台眾多的媽祖廟都是她的「分靈」。

相傳媽祖來台後常思念大陸的父母兄弟,就把他們接到北港來住,所以大甲媽祖每年的暮春三月必往北港探親,與父母兄弟團聚,如同出嫁的閨女回娘家一樣,故有「大甲媽祖回娘家」之俗。屆時,全台數十萬計的媽祖信徒,風塵僕僕地趕到大甲鎮匯合,陪伴著媽祖神像步行到北港探親。完禮後還要護駕返回大甲。大甲到北港,往返300公里,步行需八天七夜,信徒們不顧疲勞,浩浩蕩蕩,抬著各式華麗的儀仗,他們沿途要經過大小30多個村鎮,參拜數不清的廟宇,迤邐數十華里的隊伍紋絲不亂,互相扶助,氣氛極為隆重和虔誠,這種盛況,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說起來,「大甲媽祖回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