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習俗篇 第三節 歲時節俗,傳自「唐山」

歲時節俗,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點。台灣民間的傳統節慶和大陸大同小異,特別是與閩粵地區如出一轍。最重要的節日依次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送灶、除夕等。過節的形式也和大陸相仿,如春節有「開春」拜年之禮;元宵節吃元宵、賽花燈、猜燈謎;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中秋夜賞月、吃月餅、瓜果;重陽節登高遠足;除夕闔家團圓等等。

閩、台兩地分別流傳著一首大同小異的《新年歌》:

閩南:「初一榮,初二停,初三無姿娘;初四神落天,初五天神下降,初六另空;初七七元,初八團圓;初九天公生,初十藍相生,十一請子婿;十二返去拜,十三食唵〔an俺〕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台灣:「初一早,初二巧,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開,初六挹〔yi邑〕肥;初七七元,初八團圓;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某子請來拜,十三食湆〔qi泣〕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台灣的歲時節俗源於大陸,從這兩首《新年歌》中可見一斑。

台灣人稱大年初一為「新正」,意為新的一年將會有一個正正堂堂的開始。當天凌晨頭一件大事是祭拜祖先,稱為「開正」。「開正」之禮十分隆重,廳堂燈火通明,門口結紅彩,供桌上擺列年柑、年糕、咸粿〔guo果〕、牲禮、茶酒、四果、香燭,家家戶戶燃放鞭炮,全家老少集合一起祭拜祖先、祭祀神明,隨後再依序向長輩問安行禮。

過春節最有意思的是出門拜年。又叫「走春」,也叫「開春」、「賀正」。凡有來客,主人用朱紅木盒盛著糖果並端上「甜茶」待客;設宴請客,彼此應酬,名叫「請春酒」;客人告辭時,互相向對方孩子贈紅包。由於家家戶戶都出門拜年,難免有碰到人不在家的時候,於是衍生出兩個有趣的習俗:出門拜年人們總是隨身攜帶一疊紅紙片,上書自己的名字,一旦遇到主人不在家就留下一張,這叫「留帖」;官大勢大、交遊廣闊的人,不可能一家家親自去拜年,便遣僕人帶著他的紅帖代他去拜,這叫「飛帖」。

台灣的「初三老鼠娶新娘」和閩南的「初三無姿娘」,意思都是說初三這一天是休息日,就連老鼠也選擇這天娶新娘。依俗,當晚各家各戶都須提早上床睡覺,以免打攪老鼠辦喜事,並要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撒一些吃的東西作為給老鼠的「賀禮」,以便和老鼠搞好關係,減少來年的鼠害。「老鼠娶親」的俗說顯然源自於大陸,有一幅「老鼠娶新娘」的五彩石印年畫,曾普遍流傳於大陸民間。畫面上從頭蓋紅帕的「新娘」,到抬花轎、吹喇叭的執事等,統統都是鼠類,一個個活靈活現、喜氣洋洋,很受民間的喜愛。

初四是「接神」日。閩、台兩地皆稱這一天為「神落天」。當日,各家各戶都要在廳堂供奉牲禮、果品、甜食等,燃放爆竹、燒金紙、神馬,恭恭敬敬地迎接諸神的下凡,繼續履行司掌人間善惡的職責。

初五的「隔開」,意思是過年到此告一段落,也與大陸相同。次日開始,商店開市、農人下田,各行各業開始恢複正常生活、勞作。俗傳這一天也是「五路財神」的生日,閩南稱「天神下降」,台語叫「路頭神」。為求大發利市,商店這一天多在路街邊燃香拜拜 ,求五路財神的護佑。

「初七七元」、「初八團圓」,閩、台兩地皆同。中國民間稱初七這天為「七元日」,又叫「人日」,相傳天地造人,人是在這一天誕生的。因此,在台灣民間,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吃線面(即壽麵),並要吃芹菜、菠菜、芥菜、薺菜、蔥、大蒜、蒿菜等七種新鮮蔬菜。實際上這是中國古代「五辛盤」的舊俗遺風,杜甫曾有詩云:「春日春盤細生菜」,正是詠此。「初八團圓」是說回娘家過春節的媳婦,初八要返回婆家「團圓」,開始幹活,不然會被認為有意為難婆家,搞得不好,夫家甚至還會因此而大興「問罪之師」。

「初九天公生」,「天公」即玉皇大帝,「天公生」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玉帝是天上諸神的管轄者,祭祀格外隆重。前一天全家老少齋戒沐浴,正廳擺設祭壇。午夜一過,全家齊整衣冠,由長至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隨後是燒金紙、放鞭炮,直至凌晨四點。昔日祭祀天公,祭壇的擺設極有講究,除了原有的供桌之外,還須擺小供桌(俗稱「頂桌」),頂桌上擺五果六齋、扎紅繩的麵線、清茶三杯,供奉玉皇大帝。下面供桌則擺三牲五禮和紅龜粿等,供奉天公的從神。燒給天公的金箔是特製的,稱為「天公金」。

在中國傳統民俗里,女婿備受岳家的寵愛,俗稱「嬌客」,全國各地皆然,閩、台自不例外,因此都有「十一請子婿」之俗,稱為「子婿日」,即岳家專門宴請女婿的日子。

台灣民間過春節和大陸一樣,實際上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都算是春節的範圍。

「送灶」又稱「辭灶」,即祭灶神(灶王爺)。傳說灶神是上天派駐在每戶人家的,每年底都要返回天上向玉皇大帝「述職」,彙報這家一年來的善惡,以便玉帝決定分別給予吉凶,這自然是非同小可!於是人們為了讓灶神替自家在玉帝面前多說幾句好話,就用豐盛的祭品來「賄賂」它。

大年三十夜俗稱「除夕」,又叫「過年」,意思是舊歲至此夕而除,明日更換新歲。當日下午,供奉牲禮、祀神祭祖,謂「辭年」;當晚全家老少團聚。遠遊在外的、分家出去的,除非萬不得已,統統都要回到老家來吃「年夜飯」,俗稱「圍爐」。倘若有人未歸,餐桌上要留出席位,擺上碗筷,有的還在座椅上放上親人的衣物,酒杯斟滿,以示全家無缺,藉以寄託思親之情。

「圍爐」過後,家中最年長者坐在正廳,小輩則依次拜年,長輩分賞「壓歲錢」。家家戶戶燈火通明,談笑娛樂,通宵達旦,叫做「守歲」。

除此之外,貼春聯、春花、舞龍、舞獅、踩高蹺、擺旱船、到廟裡進香(趕「廟會」)……中國自古流傳下來的各種過年習俗,台灣都無一不與大陸相同。

不過,台灣的歲時節俗也有自己本島濃厚的地方特色。

首先,除了和大陸相同的節慶外,台灣還有許多本省特有的節慶活動。如,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師」(「清水祖師」的主廟在台北萬華清水岩,這一天台北有盛大隆重的慶典儀式,以往常要連續上演20天的大戲,格外熱鬧);二月初二祭「土地公」;二月初三祭「文昌帝君」;二月十五祭「開漳聖王」;二月二十三祭「廣澤尊王」;二月二十五祭「三山國王」;三月初三祭「玄天上帝」;三月十九「太陽公祭」;三月二十三日前後是規模盛大的「媽祖祭」;四月初八紀念釋迦牟尼誕辰;四月二十六祭「五穀大帝」;五月十三是「關公祭」和「霞海城隍祭」;六月初一吃「半年補」;六月十五「半年祭」(祭祖宗);七月整個月為「盂蘭會期」,各鄉輪流做「大普渡」;立冬日要「進補」;十月二十二為台北「艋舺青山王祭」;冬至日要祭祖、「食補」……可以說在台灣幾乎每個月都有節,都要做「拜拜」。

台灣的節慶何以會如此之多?一是因許多節慶為祭祀大陸祖籍帶來的「守護神」 ;二是因台灣的氣候與大陸不同,水稻一年三熟,農業生產節奏很快,刻意安排許多節慶,藉以調節緊張的勞動生活;另有些節慶則與台灣特殊的歷史事件有關。如三月十九「太陽公祭」,據考這天為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崇禎帝)自縊煤山(今景山公園)之日。明鄭時代,定於此日面北遙祭崇禎亡靈。清統一台灣後,台民假託祭拜「太陽公」(「太陽」暗喻「大明」),將此俗延續下來。

其次,台灣有許多節俗與大陸大異其趣。如:除夕夜台灣農村有「跳火盆」、「避債戲」和「討債燈」之俗。「跳火盆」是在「圍爐」之後,門前點燃一盆稻草,全家老少(限男性)依次從火盆上跳過,取「興旺如火」吉意。邊跳邊口中念念有詞,說些吉利話。火熄後,將灰燼送進廚房灶腳,祈求神明保佑發財。「避債戲」之俗更為有趣:除夕夜全台各寺廟都要祭神演戲,於是不少債戶便鑽進人群中躲起來,依俗債主就不能再向他討債,否則會引起公憤,遭在場觀眾一頓痛打。這種戲往往通宵達旦上演,演到天明已是大年初一,新年這幾天是不能討債的,故稱這種戲叫「避債戲」。不過債主也有辦法對付,即在大年初一穿上舊衣,提著燈籠上門討債,佯稱自己是從年三十晚上追債追到現在尚未歸家,燈籠都還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討債」,這種燈便叫「討債燈」。但除非積怨很深,債主一般不會輕易使用「討債燈」。據說此俗也傳自閩南,但閩南早已廢止,台灣反而還保留著。

元宵夜,台灣民間另有「偷俗」和「鑽燈腳」的習俗。「偷俗」名堂很多:如未婚少女故意去偷人家菜園裡的蔥菜,據說如不被主人發現,就是吉兆,預示她將會遇到稱心如意的郎君。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