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習俗篇 第二節 生活習慣,近似閩粵

由於時代的變遷,台灣民間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習慣,較之過去已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社會富裕程度的提高,台灣人民的生活品質不斷得到改善。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生活品質如何改善,在台灣民間(尤其在鄉村),人們的基本生活形態卻至今仍保存著閩、粵古風;當然,由於地域因素或歷史因素,台灣人在生活習慣方面也有其濃厚的地方特色。

昔日,台灣民間喜穿「台灣衫」。「台灣衫」其實就是大陸閩、粵地區流行於民間的一種老式服裝。分為兩種:一種是紐扣排在長衫正中,稱「對襟仔衫」;一種是紐扣排在衣衫旁邊,稱「大裪衫」。衫身都較長。一般人穿長褲,農民和工人為方便勞作多穿「短水褲」;女人多穿「大裪衫」,且喜穿長衫或短衫長褲,外出時要穿裙;嬰兒一般穿「和尚衫」、「押胸衫」,四個月的小孩始穿「肚仔褲」(俗稱「開腳褲」即「開襠褲」),到六七歲時才改穿普通的「密底褲」。

至今在南部荖濃溪一帶,還有不少粵裔客家籍老婦穿這種廣式「台灣衫」:藍色的「大裪衫」長到膝蓋,黑褲子搭到腳面,褲腳口很寬,很像西方曾一度流行的「喇叭褲」。當地美濃鄉一帶的客籍婦女另有一個頗為奇特的傳統習俗:她們在溪中洗滌衣物時,一定是面向溪岸。據說這是因為早期渡台謀生的移民常與當地原住民發生衝突,女人在溪中洗滌衣物面向溪岸是為提高警覺,預防不測,遂成此俗。

在台灣,澎湖婦女的服裝式樣最為特殊。因澎湖地屬海島,「火燒風」十分厲害,皮膚經風吹刮極易燥裂,於是澎湖婦女為保護自己的皮膚,出家門都要用頭巾把頭包起來,脖子圍上毛巾,小腿紮上綁腿(或穿長統靴把褲腳塞入靴筒)。若遇上颳風,還要用長圍巾把臉也蒙上裹密,僅留雙眼;手上要戴手套。即便天氣晴好,澎湖婦女也同樣用這種傳統裝束來打扮自己。

台灣農舍的建築風格,閩、粵遺風表現得最為突出。如今人們若漫步於台灣鄉村或許多城鎮的舊街區,不難發現「舊厝」猶存,石板鋪砌的舊街小巷與福建泉州毫無二致,「石縫生青草,磚牆對斜陽」,古趣橫生,詩意盎然。即便是新建的農家房屋,也仍大多沿襲閩南式的「舊厝體」磚石建築,即通常建成(凹字上下翻轉)字形的宅院,上中為廳,兩側為房,左右兩邊相向為「護龍」(即廂房),中有寬闊庭院,住宅四周則用土牆、磚牆或石牆圍起。而在南部荖濃溪一帶,特別在美濃鄉及其附近鄉村,是粵籍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因此農家房舍則均為粵式四合院,屬於磚木建築。置身於台灣鄉村,眼見一幢幢閩、粵式農舍,耳聽一聲聲閩語、粵調,真會使你忘記了自己究竟在台灣還是在大陸!

閩、粵之人有「食補」之俗,而台灣人重視「食補」則較之閩、粵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國傳統中藥稱淮山、芡實、蓮子、茯苓為「四臣」,民間誤稱「四臣」為「四神」,以四臣煎湯飲用,說有健脾養胃之功效。台灣民間常有以「四神湯」作滋補飲料,農家於忙月時,更以豬肚、小腸或雞、鴨、乳鴿等配「四臣」,文火慢燉,作為家中主要勞動力之補品,倘若病後滋補則還要加高麗參,成為普遍習俗。城鎮中也有設攤專售「四神湯」的,是台灣的著名滋補小吃。

台灣另有一種叫「當歸鴨」的著名滋補小吃,以其滋補營養而馳名。通常用整根的當歸與鴨肉一起燉煮,鴨肉必須要燉爛,使當歸的藥味滲透其中,據說這樣才能收到壯骨活血的食效。現在一般出售當歸鴨的攤販,多在碗中放少許線面(細麵條或挂面),以吸收油膩,增加食慾。

台灣民間格外重視「立冬」日進補,俗稱「補冬」、「養冬」。此日,家家戶戶宰雞煮肉以佐膳,或食羊肉炒芝麻又佐以「油飯」(以油炒糯米、肉、蝦仁、香菇等混合而炊成),或食錦蛇湯。「立冬」日進補,認為可以耐寒,以充實體力御冬。此俗傳自閩南,但食譜有別。

台灣民間「食補」習俗中最獨特的是所謂「半年補」。即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一,家家戶戶用米粉搓丸子,做成甜粢〔zi姿〕丸,有包糖餡的,亦有不包餡的,據說此日吃了這種食品可祛除炎夏百病,稱為「半年補」。當日,台灣各鄉鎮街坊金鼓齊鳴,喧鬧異常,猶如過年。此俗為閩、粵所無,乃台灣所獨有,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早在清乾隆年間貢生鄭大樞就曾作詩曰:「六月家家作半年,紅團糖餡大於錢。嬌兒痴女頻歡樂.金鼓丁冬鬧暑天。」

茶是一種有益健康的飲料。我國是茶葉的原產地,兩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中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據考,早於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西周時期,我國人民飲茶就已相當普遍。

台灣的土質和氣候適宜種茶,是我國著名的產茶區之一。台灣產制的「烏龍茶」,不僅品種繁多,且具有一種特殊的芳香,因而久負盛名,暢銷全球。台灣茶自清代由福建引進,民間飲茶之俗亦與福建如出一轍。下面是一首流傳於閩台兩地的方言《飲茶歌》:「飲茶可健身,省錢又多利;蔥茶治感冒,糖茶養肝脾;飯後茶消食,發酒茶解醉;午茶能提神,晚茶難入睡;空肚茶慌心,隔夜茶傷胃;過量茶人瘦,溫淡茶爽意。」這首歌把飲茶的益處和應注意的事項都唱得一清二楚了。

台灣人飲茶和福建人一樣,喜歡沖飲壺茶,並十分講究茶具的精美和沖泡方法。在台灣歷史上,還有過供春、秋圃、潘壺等幾種質堅耐熱、外觀雅緻的紫砂名壺。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茶壺中以紅色陶制小壺為最佳,再有就是近幾年來海峽兩岸恢複經貿往來後,台灣茶商專門到大陸江蘇宜興定製的紫砂壺。沖茶方法與閩南一帶沏「功夫茶」相仿:壺內裝上七、八成茶葉,用滾水先把茶壺、茶杯澆得滾燙滾燙的;然後再用剛開的滾水倒在放好茶葉的茶壺裡,用茶壺裡的第一道茶水再把茶杯澆洗一遍。這時一股清香從空茶杯里撲鼻而來。茶壺裡再注入第二道滾水,水滾葉嫩,一泡即開。再倒入杯里,只見茶水金黃艷麗、香氣清雅,十分誘人,小啜一口含於舌底,頓覺濃醇芬香,似瓊漿玉液,回味無窮!再有,泡茶要高沖至滿溢,意為讓乾坤在壺中醞釀;斟茶要低,先環回斟,這叫「關公巡城」;壺裡茶水將盡時,就逐杯點滴,美其名曰:「韓信點兵」。如此飲茶,閩台民間叫「飲安樂茶」。

飲茶與閩台民間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女兒已定親,謂之「吃了男家茶禮」。蓋因茶樹移栽甚難存活,故茶樹有「不遷」之別稱,以茶定親,便有「婚姻永固」之寓意。所以,新娘過門,頭一件事便是端茶敬翁姑,然後請親人飲茶。新娘第一次回娘家,女婿捎去半斤好茶葉,岳家父母必歡天喜地的請親鄰們一同品嘗「親姆茶」。有些好友不請自來,這叫討一杯「新娘茶」;親友外出謀生,在「送順風」的禮品中少不了茶葉,因茶葉閩台人又稱「茶心」,送上一包茶葉,有寄望外出謀生的親友不要忘記祖宗和家鄉之意;而海外親友逢年過節匯款回鄉,則謂之寄「茶資」;若向鄰居朋友認錯,最簡易又誠懇的方式,是「敬茶道歉」;筵席前先要敬「禮貌茶」,謂之「先用茶清腸,後美酒佳肴」;豪商巨賈、達官顯要多以茶待客,來時主人開口「請茶」,送時宣布「看茶」,僕人聞之,立即收拾茶具,這時客人即便還有許多話要說也一定要知趣告退 。

近些年來,台灣茶俗又有新的發展,茶已不光用以沖飲,經茶農的潛心研究,各式各樣口味地道的「茶餐」正在台灣茶葉之鄉——坪村鄉悄然興起。如以茶葉研磨成粉末,加上大量麵粉,並以傳統「搓」饅頭方式包成一個個墨綠色的包子、饅頭,據說口味甚佳,趁熱吃時,一入口便有茶香入喉,妙不可言!此外,還有用茶葉清蒸鱒魚的、用茶葉粉加上芋頭沙包製成茶葉芋頭的、還有以少量茶菁與土雞一起悶燉的,尤其是「茶葉雞」,其湯色清純,不油不膩,加之雞肉吸收了茶葉的精華,吃起來回味無窮,猶勝於一般雞湯 。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