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習俗篇 第一節 語言文字,一如中土

語言文字是人類溝通思想、交流感情最便捷、最有效的工具,它具有無窮的魅力,是維繫、傳播和發展民族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和先決條件之一。在寶島台灣,人們普遍使用的語言是「國語」,最流行的方言是「閩南語」,其次是「客家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台灣2100萬總人口中,講閩南語的約佔1200多萬人,講客家語的約450萬人,二者相加,約佔台灣人口的83%左右。講其它漢語方言的約15%,原住民佔2%。

所謂「國語」,就是大陸的「普通話」。把普通話稱為「國語」,反映了台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國家認同感,強烈的「中國心」。 日據時期,強制推行所謂「皇民化運動」,只許台胞使用日語,但廣大台胞不顧禁令,仍偷偷學習「國語」。台灣光復後,台胞更以能講「國語」為榮,如今就連許多原住民同胞也能講一口流利的「國語」。近些年,海峽兩岸各項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在接觸交往中,兩岸同胞在語言方面毫無障礙。「國語」在台灣普及到這種程度,在我國南方各省中是絕無僅有的。

「閩南語」俗稱「福佬話」,「福佬」即「福建人」的意思。但「福佬話」的發源地並不在福建南部,而在黃河、洛水流域的中原地區,故又稱「河洛話」。那麼,福建人怎麼會講起「河洛話」來了呢?它又是怎麼流傳到台灣去的呢?

相傳西晉永嘉之亂時,中原一帶有林、黃、陳、鄭、詹、丘、何、胡「八大姓」人家從河南相率南遷,來到一條無名江邊定居下來,他們就把這條江命名為「晉江」(今福建省境內),以示不忘自己是晉朝人 。唐末,中原戰亂再起,烽火連天,有叫王潮、王審知的兄弟倆,率數萬人從河南固始縣南遷,在今福建境內創建「閩國」,割據達半個世紀之久。他們辟山造田,促進了閩地的開發,同時也把河洛方言傳到福建,並逐漸形成了福建地區閩北、閩東和閩南三種不同系統的方言。由於早期台灣移民大都來自福建南部,因此這種帶有古代中原一帶河洛語音的「閩南話」,也就隨著閩南籍移民人口的不斷繁衍而成了台灣的主要方言,而黃河、洛水流域一帶的方言,經過長期的歷史演變,反而逐漸被普通話所取代。

台灣流行的「客家話」主要來自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潮州(今潮州市)和惠州(今惠州市)。「客」相對於「土」而言,「客家人」即「外來人」的意思。「客家人」和福建人一樣,祖籍在北方中原地區,也是為了躲避戰亂,攜家帶口,相率南遷,歷經幾百年的人世滄桑,直到明初才在南方各省陸續定居下來 。「客家人」的聚居地一般都在土地較為貧瘠狹小的山區或半山區,生活艱苦,謀生不易,可耕地本不多,人口一繁衍,不得不再次尋求向外發展,廣東嘉應州、潮州、惠州一帶的「客家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迫背井離鄉、東渡台灣的。由於粵籍「客家人」渡台較晚(清康乾以後),那時台灣西部沿海平地大都已被先期赴台的閩南人所佔據,因此他們渡台後一般都在接近山胞的內地半山區開闢草萊,落腳謀生。這些「客家人」聚居的拓墾區,自然也就流行一種從他們廣東家鄉帶來的「客家話」。

閩南話和客家話既然都源於古老的黃河流域,因此都還保留著大量的「漢音」和「唐音」。據語言學家們研究發現,這兩種方言對許多字、詞的讀法甚至比「漢唐之音」更為古老,是北方早已失傳了的一種「中原古音」。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台灣方言和閩南、粵東方言一樣,是中國古代語言的「活化石」,它至今仍散發著濃烈的「漢唐氣息」,蘊含著古老中原文明的魅力和芳馨。

文字是語言的代表,是語言的符號和記錄。由於台灣文化源於大陸,是中國大陸傳統文化的自然延伸和發展,因而台灣同胞使用的文字亦一如中土 ,通行漢文,自古流傳著篆書、隸書、楷書、草書等字體;文體方面亦隨著時代的變遷,由古文到白話文不斷發展。日據時代嚴禁台胞使用漢文,妄圖在台灣滅絕中國文化,但日本殖民者沒有也不可能達到目的。

1949年以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海峽兩岸被人為隔絕了40多年的時間,使兩岸同胞在少數日常用語方面出現一些差別;再有,大陸實行文字改革之後,推廣了簡化漢字,而在台灣則至今仍使用傳統的繁體漢字。自8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兩岸關係的解凍,各項交往的日益頻繁,這些差別和不便正在逐漸縮小,並必將最終完全消失。共同的語言和文字,成為海峽兩岸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最重要的基礎和保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