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開發篇 第三節 台灣漢文化的發展期(清代)

鄭氏政權傳至第三代鄭克塽〔shuang爽〕,由於內部爭權奪利,宗派矛盾加劇,嚴重阻礙了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加之與大陸長期隔絕,海峽兩岸人民飽受骨肉離散之苦,民心思歸。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詔率大軍渡海攻台,鄭克塽眾叛親離,被迫降清,台灣重新納入大陸中央政權的統轄之下。次年,清政府改承天府為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置於福建省台灣廈門道管轄。由此,台灣經濟文化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

清政府統一台灣後,繼續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限制海峽兩岸人民的正常往來,但大陸東南沿海的漢族人民為生活所迫,不顧清廷的種種禁令,成群結隊湧入台灣,形成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移民高潮。到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台灣漢族人口猛增到200多萬,光緒年間達到300多萬,使台灣有史以來地曠人稀、勞動力嚴重缺乏的狀況大為改觀。

當時,大陸移民自發組成許多大小不一的拓墾集團,「相率移墾」。到雍正年間,台灣廣闊的北部平原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已得到開墾,「大小村莊星羅棋布」(藍鼎元:《平台紀略·經理台灣第二疏》),城鎮逐漸興起,一派興旺景象。乾隆年間,拓墾地區已擴展到交通不便的丘陵地帶。嘉慶以後,台灣全島只剩下南端的琅嶠(今恆春)和東部的山後一帶,由於清政府嚴禁漢人進入而尚未開發。

隨著土地的大量開墾,興修水利的熱潮在全島各地掀起,耕作制度和耕作技術亦在不斷摸索中逐步改進,台灣的主要農作物水稻和甘蔗的單位面積產量大幅度提高。「所出之米,一年豐收,足供四、五年之用。」(黃叔璥:《赤嵌筆談》)甘蔗產量的增加又直接刺激了台灣製糖手工業的發展。康熙末年,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年產糖已達10800多萬斤。當時,台米、台糖大量運銷大陸,成為商品化程度很高的大宗農產品。

經濟的繁榮和貿易的發展,使島內出現了許多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和大商人,他們靠募眾墾殖或從事貿易起家,經濟實力雄厚。這說明台灣的封建地主經濟和商品經濟已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

漢族移民的大量增加和經濟的發展,大大加速了漢族人民與土著居民之間的融合過程。其中聚居在西海岸的平埔人與漢人接觸最早,因而他們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也最高。到19世紀上半葉鴉片戰爭以前,平埔人的生活、生產、風俗習慣和心理狀態等方面都已發生了顯著變化。他們普遍學會了牛耕,使用鐵制農具,懂得了灌溉、除草、施肥等耕作方法;在居住、飲食、服飾、器具、婚喪習俗等方面處處模仿漢人;許多人讀漢文書籍、說漢話、姓漢姓,開始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其他原住民各族群也有程度不同的進步。他們和漢族移民和睦相處,共同為開發祖國寶島貢獻力量。

隨著經濟的飛躍,台灣的文化、藝術、教育等等也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趕上了大陸的前進步伐。

清政府統一台灣後,依照大陸學制,台灣各府、縣在成立的一二年後均設立府、縣儒學 。發展速度居全國各省之首。在此期間,台灣的學校大致分為以下六種形式:(一)「儒學」,大多設於各府、縣的文廟,是地方政府的官辦學校,入學資格限於曾由學政主考及格的秀才。平時並不開課講學,學生自己進修,但須按規定時間應考以求晉級。因此儒學乃是主要負責晉級考試的教育機構。(二)「社學」,也屬官辦,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台灣知府蔣毓英創建於府城東安坊(兩所)和鳳山縣土墼埕〔jig基呈〕。後因故廢置,演變為文人結社集會的場所。(三)「義學」,俗稱「義塾」。初為官辦,多設於各府、縣的街村內,專收貧寒子弟入學,不收學費,學生多為6—14歲的少年,由生員擔任教職。後民間也紛紛捐資興辦,其中最著名的是芝山文昌祠義塾(在今台北士林),和枋〔fang方〕橋的大觀義學(在今台北板橋),這兩處義學至今遺址猶存。(四)「民學」,純屬私立,俗稱「私塾」、「書房」、「學堂」等,大多招收有錢人家子弟就讀。入學年齡約在七八歲之間,修業期限依各人需要,並無固定時間。(五)「書院」,屬於「公有的私人學校」,分府、縣兩種。台灣最早的書院是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施琅創建的「西定坊書院」,而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創建的「崇文書院」則是台灣第一所規模較為完善的書院。據統計,到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台灣先後共創建有44所規模不等的書院。可見,台灣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的確十分驚人。(六)「土番義學」,是設立於各個番社(主要在「熟番」社)的一種「社學」,專收「番童」就讀,延聘漢人執教。這種「土番社學」僅在雍正年間即設立有50多所,使通漢語、識詩書的「番童」日漸增多,這對於傳播漢文化、促進原住民各族群文化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文藝的興盛與繁榮。台灣統一後,隨著漢族人民的大量移入,大陸的許多地方戲曲、音樂、民歌、雕塑、建築藝術等相繼傳入台灣,並逐漸在台灣生根、開花、結果。專門從事藝術活動的民間藝人和社團日漸增多,空前活躍;文人墨客、飽學之士愈來愈多,在台灣統一以後的200年間,台灣藝苑群星閃爍,人才輩出,其中比較著名的如主持修纂方誌的高拱乾、劉良璧、周鍾瑄(由他主撰的《諸羅縣誌》被後世公認為全台各種志書中的最佳範例)等;以詩文著稱的陳鵬南、陳維英、鄭用錫、吳德功、吳子光等;另有宦遊來台著述頗佳的季麒光、郁永河、藍鼎元、姚瑩、林鶴年等。

1840年鴉片戰爭後,由於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台灣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祖國大陸一樣,呈現出新的特點。

五口通商後,大量廉價「洋米」傾銷到我國市場,使台米在大陸的銷量銳減,價格猛跌,造成台灣農業生產的凋蔽,大批農民破產。另外,輸入到台灣的鴉片大量增加,煙毒日盛,白銀大量外流,使台民的生活日益貧困。特別是1860年(清咸豐十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台灣的主要港口安平、淡水、基隆、高雄也相繼被闢為通商口岸,外商紛紛在台設立洋行。他們倚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我國海關的管理權,使台灣傳統的大宗出口物資如樟腦、砂糖、茶葉、硫磺等,以及進口貨物,都被外商所控制和壟斷。他們進行不平等貿易,大肆掠奪台灣的財富。這樣,使台灣的封建經濟逐漸轉變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經濟。

外國侵略勢力還加緊對台灣進行文化滲透,派遣大批傳教士到台灣從事傳教活動,到處修築教堂,引誘台民信奉「洋教」。此外,還出版報刊、創辦教會學校,先後創辦了「長老會神學院」、「理學院大書院」、「淡水女學院」、「男子長老會中學堂」、「女子中學堂」等,一時間興起一股創辦「西學」之風,使台灣的文化教育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西方文化在台灣的傳播,較之荷蘭殖民時代更為深廣了。

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雖然嚴重破壞了台灣封建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刺激了台灣資本主義經濟的成長,由於台灣人民的辛勤勞動,經過劉銘傳改革,台灣的經濟文化以較快的速度向前發展,並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

鴉片戰後,大陸漢人移居台灣的熱潮仍方興未艾,特別是1875年(光緒元年)清廷解除開山禁令,招募大陸人民赴台開墾,並給應招者以種種優待,首次以官方名義有組織有計畫地對台灣進行墾殖,大批漢人前往應招。1885年(光緒十一年)中法戰爭後,台灣升格為省,清廷採納首任台撫劉銘傳的建議,在台設「撫墾總局」,主持土地開墾和有關原住民的各種經濟、行政事宜,更使台灣的墾殖事業向縱深發展。

在劉銘傳撫台期間(1885—1890年),台灣挾大陸提倡「洋務」之風,大刀闊斧地採取了一系列促進台灣近代化的革新措施:(一)行政方面,為適應土地日辟、人口劇增的實際需要,全台增設為三府一直隸州十二縣五廳,以中部彰化為省會,劃疆分守,奠定了今日台灣地方行政區劃的基礎;(二)國防方面,大力整頓軍備,修築新式炮台,購置西式大炮。設軍械機器局製造槍彈、炮彈。設火藥局、水雷營,並設團練局等;(三)經濟方面,設煤務局、腦磺總局、煤油局,採用新法採煤、熬制樟腦、硫磺、開採石油等;(四)交通運輸方面,設「全台鐵路商務總局」,集資修築基隆至新竹鐵路 ,敷設海底電線、架設陸上電報線,還修通了一條橫貫中央山脈的大路。同時又設立郵政局,實行新式通郵。設立輪船公司,開闢上海、香港、西貢、新加坡等地航路;(五)財政方面,設立「清賦總局」,清理田賦,大力整頓稅收;(六)文化教育方面,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創辦西學堂,聘請西人教習講授英語、法語、數學、理化、測繪、歷史、地理等課程。中國教習講授漢文課程。全部費用由政府供給,首批招收學員64名。設立電報學堂,學習電訊專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