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篇 第三節 海峽兩岸本同源

台灣與大陸不僅地脈相連,而且人文同種同源。

據台灣當局近年統計,目前台灣人口兩千一百萬,其中98%左右的人祖籍在大陸(大多在閩粵兩省),其餘約2%是世代居住在台灣島上的少數民族,他們被稱為「原住民」。祖籍在大陸的「台灣人」,不用說都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子孫,與大陸同胞骨肉相連。那麼被稱為「原住民」的少數民族 ,他們與中華民族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

近百年來,考古學家在台灣島上發現的數以百計的古人類遺址、發掘出的大量古代文物,充分證明:台灣的史前文化與祖國大陸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關係,它的原始社會史的每一個發展階段,在文化內涵上都與大陸原始文化息息相關,同屬於一個文化系統。

在台灣已發現並可以斷定屬於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遺址有兩處:一是台南左鎮的「左鎮人」遺址;另一處是台東長濱鄉八仙洞遺址。

1970年夏,台灣考古學家在台南縣左鎮鄉菜寮溪發掘到一片灰紅色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轟動海內外。經鑒定,它是一個年約20歲的男性青年頂骨,屬晚期智人,年代與山頂洞人相仿,距今約三萬至二萬年,這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台灣居民。當時正處在更新世晚期(冰河時期末了),台灣與大陸尚連在一起,「左鎮人」和其他許多大型哺乳動物,很有可能都是經過長途的艱難跋涉,從大陸東南移居台灣的 。

1968年底,考古學家還在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掘出大量打制石器和骨角器,其形制與大陸南方許多舊石器時代的遺物,特別是湖北大冶石龍頭、廣西百色上宋村等地出土的石器完全一致。經鑒定,它們大約是15000年前(一說50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物,被稱為「長濱文化」。

「左鎮人」和「長濱人」是不是目前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尚待考證,但有的台灣學者認為,他們是首批從中國大陸遷台的移民 ,則是可以確定無疑的。

在台灣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很多,總括起來主要有如下三種文化類型:

一是主要分布於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的「大坌〔ben笨〕坑文化」(因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人類遺址而得名),出土的許多赤褐色和棕褐色粗砂陶片以及石器,與福建金門、江西萬年、廣東潮安、廣西東興等地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器物十分相似,年代則與大陸北部距今約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大致相當。

二是以台北盆地為中心並延伸到北部沿海地區的「圓山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台北市圓山而得名),發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骨角器、玉器和少量青銅器。它們屬於新石器晚期和青銅器時代,開始於距今4000多年前,延續時間較長。發現的遺物以素麵、粉刷和圓圈繩紋陶器以及有段石錛〔ben奔〕、肩石斧等為主要特徵。有的學者認為圓山文化石器的類型與廣東海岸的新石器時代有關 。

三是分布於西海岸中南部地區的「鳳鼻頭文化」(因高雄林園鄉鳳鼻頭山人類遺址而得名),為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遺存。早期以細繩紋紅陶為特徵,晚期以印繩紋、條紋和刻劃紋的灰陶與紅陶為特徵,有鼎、豆等器形。石斧、石鋤、石鐮等生產工具發現較多。一般認為,它是由大坌坑文化發展而來,又與海峽西岸的曇石山等文化有相似之處。有的學者還主張,它是接受龍山文化形成期的強烈影響而形成的一種文化 。

台灣學者認為,新石器時期的台灣居民是中國大陸南方古越人的一支 ,他們是第二批遷台的大陸移民,是目前大部分台灣原住民的祖先 。

除了上述考古學上的一系列重大發現外,民族學和民俗學方面的專家也紛紛提出有力證據,進一步論證:儘管台灣「原住民」的民族來源十分複雜,他們顯然是在不同時期、從不同的地方飄流或遷徙而來,但是,其主要來源卻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一帶的古越族。

越人在秦漢以前的漫長歷史年代裡,曾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中游以南,由於部落眾多,故史稱「百越」或「百粵」。秦漢以後,他們一部分與漢族融合,另一部分則與今天的壯、布依、傣、黎、侗等少數民族有密切的淵源關係。

那麼越人是何時遷居台灣的呢?民族學家認為是在「遙遠的太古時代」 。另據《史記》、《漢書》等許多文獻資料記載,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戰敗越人、戰國時楚國滅越、秦統一中國後在古越人聚居的閩浙一帶置「閩中郡」,以及後來漢武帝征討閩越、東甌等,這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曾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一再發生騷動,部分古越族人為躲避戰亂,尋找安居樂業之所,遂陸續移居台灣、澎湖等地。這些遷入台灣的越人即是大部分現代台灣原住民的祖先。

民俗學家則從另一角度研究發現,台灣原住民的許多重要文化特徵與大陸南方古越族完全相同:

斷髮紋身:據史料記載,古代越人有「斷髮文身」之俗。如《淮南子·齊俗訓》說:「越人劗〔jian剪〕發」,「越王勾踐,劗發文身」。台灣原住民同樣「文身綉面」。如後壠、竹塹諸社,「發在周圍者悉除之,中留圓頂,剪而下垂,狀若頭蛇。」(陳夢林:《諸羅縣誌》卷八,《番俗考》)清代郁永河曾親眼目睹原住民「胸背文以雕青為鳥翼網罟〔gu古〕虎豹文」 (郁永河:《神海紀游》),直到現在仍可看到「文身綉面」的原住民。

圖騰崇拜:古越族以蛇龍為圖騰信仰,文身多以龍蛇為圖像。《淮南子·原道訓》說:「于越生葛絺……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於是民人被〔pi披〕發文身,以像鱗蟲,短綣不絝,以便涉游,短褲攘卷,以便刺舟。」他們認為剪了發利於下水,身上紋有蛇龍圖形,可避免水中動物的傷害,便於漁獵生產。台灣原住民中的一些族群也以蛇為圖騰。如排灣人、魯凱人都喜歡在住屋、器物、服飾上雕刻或刺繡蛇紋圖案,並嚴禁傷害蛇類。百步蛇還被視為排灣族貴族的祖先。

住「干欄」屋:古越人多住「干欄」屋。所謂「干欄」屋,是以木樁為基礎,上架大小橫樑以承托木板,構成架空的建築基座,再在基座上蓋屋。這種建築形式實際上是原始人巢居的遺風,適應我國南方陰雨潮濕、草莽叢生的氣候地理環境。197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古越人主要聚居地之一的浙江杭州灣地區發掘距今六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時,就曾清理出這種木構造建築。與古越人有密切淵源關係的廣西壯族、海南島黎族等我國南方一些少數民族,也住這種「干欄」屋。台灣原住民亦然。他們「悉依深山,架立屋舍於棧格上,似樓狀」(沈瑩:《臨海水土志》)。「巢居穴處,血飲毛茹」(郁永河:《神海紀游》)。直到清末還有原住民生活在樹上。迄今阿里山曹族的「公廨」、「倉房」仍多架屋於樁上似樓居。

鑿齒:古越人有「鑿齒」之俗,把兩顆門牙敲掉,便於戰爭中辨認同族人 ,與婚姻亦有關。台灣原住民的一些族群,其「鑿齒」習俗一直保持到日據時代,男女結婚前要各自敲下門牙交給對方,意思是「痛癢相關,終身不易」。

崖葬與犬祭:古越人認為狗肉是食物中的珍品。《吳越春秋》記載,婦女生育,生男賜以「壺酒一犬」,生女則賜「壺酒一豚」;父母死亡,殺犬以祭,屍體盛入木棺,高懸於岩崖之上。至今在閩、浙、贛交界的武夷山區還遺存有古越人的「崖棺」。而據《臨海水土志》記載,台灣原住民亦有「父母死亡,殺犬祭之」的習俗;現今台灣新竹上坪溪上游、馬巴來山腹洞穴和紅鼻嶼等地,還殘存著原住民「崖棺」的遺址。

此外如獵首、去毛、跣足、吹口琴、敲木鼓、著貫頭衣等許多習俗,台灣原住民的一些族群也和大陸南方古越族人相同或相似。

當然,由於台灣地處東南海上,在漫長的歲月里,也有一些南方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半島和東北琉球群島等地的居民漂流到台灣,構成原住民的另一族源,但他們僅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有人曾將《台灣府志》所列原住民的特殊風俗習慣100條,與印尼和馬來半島馬來人的特殊風俗習慣相比較,發現相同的僅佔18%;而與我國大陸南方少數民族特別是與古越人有密切淵源關係的壯、侗語族的各族風俗習慣相比較,相同或相近的竟佔80%以上 ,這是台灣原住民祖先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古越人的最好印證。

海峽兩岸本同源,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