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古代的印染技術 第五節 整理技術

整理是織物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其作用是改善織物外觀和手感,增進服用性能和穩定尺寸。我國古代常用的方法有熨燙整理、塗層整理、砑〔ya亞〕光整理。

熨燙整理是用熨斗壓熨織物使之尺寸穩定,外觀平整。據《古器評》記載:「漢熨斗,此器頗與今之熨斗無異,蓋伸帛之器耳。」表明至遲在漢代已普遍將熨斗用於絲綢的平整了。宋徽宗臨摹的唐代張萱《搗練圖》畫卷和河北井陘縣柿庄宋墓壁畫中的熨帛畫像,形象地展示了古代婦女熨燙織物的勞動場面。從這兩幅畫像上看,熨帛需三人合作,其中二人使勁拉挺織物,另一人手持熨斗熨燙織物。古代熨斗多為銅製(也有鐵制),其形如平底小鍋,手柄有金屬柄,也有插裝的木柄,使用時,斗內盛放熾熱火炭,利用熱量傳導,進行熨燙。1966年在長沙楊家嶺西漢墓中出土的熨斗,是現在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熨斗,這個熨鬥口沿外折,淺腹,高4.2厘米,口徑19.2厘米,底徑11.4厘米,手柄向上翹起,長約13厘米,口沿及手柄上面刻有幾何圖案,熨斗底部有墨寫隸書「張端君熨斗一」字樣。

塗層整理是防護性的整理方法之一,是在織物表面塗覆一層高分子化合物,使其具有獨特的功能。我國古代多以桐油、荏油、麻油及漆樹分泌的生漆等作為塗層材料。生漆的主要成份是漆酸,當它塗在織物上後,與空氣中的氧化合,便乾結固化成光滑明亮的薄膜。桐油、荏油、麻油屬乾性植物油,含碘值較高,塗在植物上,遇空氣中的氧可被氧化乾結成樹脂狀具有防水性能的膜。由《詩經》記載和陝西省長安縣普度村西周墓出土文物可知,早在春秋時期,我國人民就已掌握了織物塗層整理技術。西漢以來,用此工藝加工出的漆沙、漆布、油布等製品,成為制冕和防雨用品的主要材料。

冕,即烏紗帽,在古代亦叫「漆(糹麗)冠」或「陡」,是用紗或羅織物表層塗以漆液製成的。作為朝廷官吏的帽子它一直沿用到明代。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曾出土過一頂外觀完好烏黑的漆(糹麗)冠,這頂漆(糹麗)冠採用的是髹漆塗層技術,具有硬挺、光亮、滑爽、耐水、耐腐蝕等特點,反映了我國古代以生漆塗層進行硬挺整理加工的技術水平。

在古代漆布和油布皆為御雨蔽日的用品,但油的來源比生漆多,故用油比用漆更廣泛一些。南北朝時,對塗層所用各種油的性能和用途已積累了不少經驗,如《齊民要術》記載:「荏油性淳,塗帛勝麻油。」隋唐時期出現了在塗層用油中添加顏料,使塗層織物具有各種色彩的技術,如當時帝王后妃所乘車輛上的青油幢、綠油幢、赤油幢等各色避雨防塵的車簾,就是採用這一技術製成的。唐《四時纂要》還記載了一種用兩種油配製油衣油的方法,「大麻油一斤,荏油半斤,不蚛〔zhong仲〕皂角一挺(槌破、去皮、子),朴硝一兩,鹽花半兩。在取盛熱時,以瓷盛油,以綿裹皂角、朴硝、鹽花等,同於瓶子中日煎,取三分耗去一分,即油堪使」。不蚛皂角就是沒有被蟲子咬過的皂角,朴硝是硝酸鈉,鹽花當為氯化鈉。這裡所說的日煎,即日晒,需在盛夏進行。「如不是盛夏用油,即以油瓶子於鐺釜中重湯煮取,油耗一分,即堪使用。」重湯即是在釜中隔湯蒸煎。用此油製成的油衣「常軟,兼明白,且薄而透亮」。元以後,乾性植物油的煉製和塗層技術又有了進一步提高,如《多能鄙事》里記載熬煎桐油除添加黃丹外,還要添加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鉛等一些金屬氧化物作乾燥劑,熬制時「勤攪莫火緊」,油熬到無油色時,以樹枝蘸一點,冷卻後再用手「抹開」,如果所塗油膜像漆一樣光亮並且很快就乾燥,則停止熬制。這種熬制和測試的基本方法,在一些油布傘、油布衣等生產廠家一直沿用至今。

砑光整理為我國古代主要的整理方式之一,是利用大石塊反覆碾壓織物,使其獲得平整光潔的外觀。遼寧省朝陽魏營子西周早期燕國墓中發現的20多層絲綢殘片,經分析絲線都呈扁平狀,是經砑光碾壓所致。山東臨淄東周殉人墓中出土的絲綢刺繡殘片,其絹地織物表面平整光滑,幾乎看不出明顯的結構空隙,很有可能也是經過砑光整理的。這兩處發現說明砑光整理在周代即已出現。漢以來,用砑光的方式整理絲綢和麻織物頗為普遍,當時稱砑光為「硟〔zhan展〕」,《說文解字》云:「硟,以石扦繒。」段玉裁注曰:「硟以碾繒,今俗之砑。」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塊經砑光處理過的麻布,表面平整富有光澤,表明漢代用這種方式整理織物使其獲得最佳外觀效果的水平是相當高的。元以後,隨著棉紡織業的發展,砑光被廣泛用於棉織物的整理上,據明《天工開物》介紹:碾壓棉織品的石質,宜採用江北性冷質膩者,這樣的石頭碾布時不易發熱,碾的布縷緊密,不鬆懈。蕪湖的大布店最注重用好碾石,廣東南部是棉布聚集的地方,卻要用很遠地方出產的碾石,一定是由於試過才這樣做的。清代砑光工藝名稱演變為「踹〔chuai揣〕」,踹布業盛極一時,除練染作坊設有踹布工具外,更有專業的踹布房或踏布房。據史載,康熙五十九年(公無1702年),僅蘇州一帶地區從事踹布業的人數就不下萬餘;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僅蘇州閶門一帶就有踹坊450餘處,(石耑)石1.09萬餘塊,每坊容匠各數十人不等。當時踹布採取的工藝方式是:將織物卷在木軸上,以磨光石板為承,上壓光滑凹形大石,重可千斤,一人雙足踏於凹口兩端,往來施力踏之,使布質緊薄而有光(《木棉譜》)。這種踹布整理是近代機械軋光整理的前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