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古代的印染技術 第四節 印花技術

織物上的花紋圖案,可採用先染後織的方法形成,即先將纖維著色,而後織造。但在織造技術尚不甚發達的殷周時代,不具備織造具有複雜花紋織物的技術,當時為獲得美觀大方的紡織品,只能採用手繪的方法,把顏料塗抹在織物上。後來人們又發明了型版印染技術,由於印花技術簡單實用,印花成本低,速度快,一經出現就大受歡迎。即使到了織造技術有了突破性進步,已具備織造各種複雜花紋技能的秦漢時期,印花技術也沒停滯不前,仍在迅猛發展,以至成為紡織技術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主要流行的印花方法有畫繪、凸版印花、夾纈〔xie協〕、絞纈、蠟纈等。

畫繪是殷周時普遍應用的一種著色方法,它是採用畫的方式,將調勻的顏料或染料液塗繪在織物上,以形成圖案花紋。據文獻記載,當時的貴族很喜歡穿畫繪的服裝,並以不同的畫繪花紋來代表其社會地位的尊卑。如周代帝王服飾中有一種繪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花)、蟲、藻(水草)、火、粉米、黼〔fu府〕(斧形花紋)、黻〔fu弗〕(對稱幾何花紋)12個花紋圖案的畫衣。這12種花紋是分等級的,以日、月最為尊貴。從天子起直到各級官吏,按地位尊卑、官職高低分別採用。從出土的西周絲綢及刺繡織品來看,貴族選用的圖案既複雜,色彩又豐富。圖案不是簡單地描繪在織物上,而是採用了一個較為複雜的工藝過程,即先將織物用染料浸染成一色,再用另一色絲線繡花,然後再用礦物顏料畫繪。

畫繪的方法,因費工費時,著色牢度差,很快被印花技術所取代,但因它所染織物有著與其他染色方法不同的特殊風格,仍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歷代一直都有少量生產。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幅用植物染料和礦物顏料塗繪的T字形帛畫。畫繪的匠人用艷麗的色彩在帛上勾繪出天上、人間、地下三個境界,奇蟲異獸在此區間游竄,使整個畫面形象豐富又充滿了浪漫情趣。這幅畫繪織物的罕見之作,代表了古代畫繪工藝的最高水平。

清代初期,手繪織物開始大量輸往歐洲,而且數量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歐洲染織業的發展。如德國人利奇溫在談到中國染織工藝對歐洲文化影響時曾說:「18世紀末,法國的絲業,在美術及技術方面的欣欣向榮,實出於中國材料不斷輸入的刺激。在這個世紀後半葉,東方手繪的紡織品成為最流行的時式。」又說「至1673年,中國的花樣漸趨平民化,已經有印花絲織品的供應,以代替高價的手繪織品。」並說法國、荷蘭等國還特設工廠,來仿造中國各款繪花或印花的絲織品。

凸紋印花的方法並不複雜,是在平整光潔的木板或其他類似材料上,挖刻出事先設計好的圖案花紋,再在圖案凸起部分上塗刷色彩,然後對正花紋,以押印的方式,施壓於織物,即可在織物上印得版型的紋樣。其實日常生活中,以圖章加蓋印記,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凸紋印花。凸紋印花技術起源於何時,現在還沒有定論,不過在西漢的時候,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紗和金銀色印花紗,就是用凸紋印花與繪畫結合的方法製成的。印花敷彩紗是先用凸紋版印出花卉枝幹,再用白、朱紅、灰藍、黃、黑等色加工描繪出花、花蕊、葉和蓓蕾。彩紗表面,手繪花卉,活潑流暢,細緻入微,凸印花地,清晰明快,線條光滑有力,很少有間斷。整個織物用色厚而立體感強,充分體現了凸紋印花的效果。金銀色印花紗是用三塊凸紋版分三步套印加工而成,即先用銀白色印出網路骨架,再在網路內套印銀灰色曲線組成的花紋,而後再套印金色小圓點。從整體來看,銀色線條光潔挺拔,交叉處無斷紋,沒有濺漿和滲化疵點,有些地方雖由於定位不十分準確,造成印紋間的相互疊壓以及間隙疏密不勻的現象,但仍反映出當時套印技巧所達到的嫻熟程度(圖22)。

凸版印花工藝簡便,對棉、麻絲、毛等纖維均能適應,因此一直是歷代服飾和裝幀等方面的主要印製方法。這一技術在公元五六世紀傳到日本,當時日本人稱這種印花布為「析文」或「階布」。在14世紀又傳入歐洲,先在義大利比較盛行,到18世紀西歐各國才普遍掌握了這一技術。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採用凸紋印花也很普遍,運用技巧也比較嫻熟。如清代新疆維吾爾族人民創製出的木戳印花和木滾印花就很有特色。木戳面積不大,可用於局部或各種中小型的裝飾花紋;木滾印花由於是用雕刻花紋的圓木進行滾印,所以適於大幅度的裝飾花紋。

夾纈實際上是鏤空版印花。它是用兩塊雕鏤相同的圖案花版,將布帛對摺緊緊地夾在兩板中間,然後就鏤空處塗刷染料或色漿。除去鏤空版,對稱花紋即可顯示出來。有時也用多塊鏤空版,著二三種顏色重染。古代「夾纈」的名稱,可能就是由這種夾持印製的方式而來。

夾纈始於秦漢之際,隋唐以來開始盛行。據文獻記載,隋大業年間,隋煬帝曾命令工匠印製五色夾纈花裙數百件,以賜給宮女及百官的母和妻。唐玄宗時,安祿山入京獻俘,玄宗也曾以「夾纈羅頂額織成錦簾」為賜。表明當時夾纈品尚屬珍稀之物,僅在宮廷內流行,其技術也被宮廷壟斷,還沒有傳到民間。《唐語林》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玄宗時柳婕妤有才學,上甚重之。婕妤妹適趙氏,性巧慧,因使工鏤板為雜花之象,而為夾纈。因婕妤生日,獻王皇后一匹,上見而賞之。因敕宮中依樣制之。當時其樣甚秘,後漸出,遍於天下,乃為至賤所服。」說明夾纈染法是在玄宗以後才逐漸流行於全國的。唐中葉時制定的「開元禮」制度,規定夾纈印花製品為士兵的標誌號衣,皇帝宮廷御前步騎從隊,一律穿小袖齊膝染纈團花襖,戴花纈帽(這一制度也曾被宋代沿襲)。連軍服都用夾纈印花,可以想像夾纈製品的產量和它在社會盛行的程度。

唐代夾纈製品遺存較多,如日本正倉院保藏的唐代夾纈花樹對鳥屏風、夾纈山水屏風、夾纈鹿草屏風、花紋夾纈絁等。從這些五彩夾纈品,可以看出那時夾纈工藝是相當精巧的。

由於夾纈工藝最適合棉、麻纖維,其製品花紋清晰,經久耐用,所以自唐以後,它不僅是運用最廣的一種印花方法,還得到繼續發展。如從宋代起鏤空印花版逐漸改用桐油塗竹紙代替以前的木板,染液中加入膠粉,以防止染液滲化造成花紋模糊,並增添了印金、描金、貼金等工藝,福州南宋墓出土的紡織品中,就有許多衣袍鑲有絢麗多彩、金光閃爍、花紋清晰的夾纈花邊製品。

絞纈,又名撮纈或扎纈,是我國古代民間常用的一種染色方法。其扎法大體分為三類:a先在待染的織物上預先設計圖案,用線沿圖案邊緣處將織物釘縫、抽緊後,撮取圖案所在部位的織物,再用線結紮成各種式樣的小絞(圖23),也可以將穀物作為襯墊物,結紮在織物里,形成圓圈染取魚子形的散布花樣。b先將織物巧妙摺疊,再用對稱的幾何小板塊將其縛扎夾起來。c將坯綢作經向或對角摺疊,在不同的位置上以織物自身打結抽緊或以繩綁紮。浸染後,將線拆去,扎結部位因染料沒有滲進或滲進不充分,就呈現出著色不充分的花紋。絞纈花樣色調柔和,花樣的邊緣由於受到染液的浸潤,很自然地形成從深到淺的色暈,使織物看起來層次豐富,具有暈渲爛漫、變幻迷離的藝術效果。這種色暈效果是其他方法難以達到的。

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表明我國古代民間至遲在公元4世紀時就已經普遍從事絞纈生產了。當時流行的絞纈花樣有蝴蝶、臘梅、海棠、鹿胎紋和魚子紋等,其中紫地白花酷似梅花鹿毛皮花紋的鹿胎纈最為昂貴。晉代陶潛在他所著《搜神後記》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年青的貴族婦女身著「紫纈襦(上衣)青裙」,遠看就好像梅花斑斑的鹿一樣美麗。顯然,這個婦女穿的衣服是用有「鹿胎纈」花紋的絞纈製品作成。從唐到宋,絞纈紡織品更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婦女將它作為日常服裝材料穿用,在陶瓷和繪畫上也可見到它的蹤跡。如當時製作的三彩陶俑以及羅綺名畫家周昉畫的《簪花仕女圖》上和敦煌千佛洞唐朝壁畫上,都有身穿文獻所記民間婦女流行服飾「青碧纈」的婦女造型。五代時,有人為了趕時髦,甚至不惜賣掉琴和劍去換一頂染纈帳(陶榖《清異錄》)。小小的一件紡織品,如此讓人渴望擁有,足以說明絞纈製品在這時期風行之盛,影響之深的程度。元明時,絞纈仍是流行之物,元代通俗讀物《碎金》一書中記載有檀纈、蜀纈、錦纈等多種絞纈製品。

在古代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還有一種扎纈和織造相結合的扎經染色工藝。其法是先根據紋樣色彩要求,將經絲上不著色部位以拒水材料扎結,放入染液中浸染。可以多次捆紮,多次套染,以獲得多種色彩。染畢,經拆經對花後,再重新整理織造,便能得到色彩濃艷,輪廓朦朧的織品。這種工藝自唐代出現後一直沿用至今。近代深受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人民喜愛的碼什魯布、愛的麗斯綢就是採用這一工藝織成的。

蠟纈,現在稱為蠟染。傳統的蠟染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