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代的紡織工具 第一節 繅絲、絡絲、整經機具

繅車發明以前,繅絲時的繞絲工具,最初大概只是簡單的H型架子,戰國時改進成轆轤式的繅絲軖〔kuang框〕。繅絲軖是手搖繅車的雛形,用竹製成,四角或六角,用短輻交互連接,中貫以軸,使用時放在繅釜上面,用時直接拔動使之不斷迴轉,將繅釜中引出的絲條,直接纏繞在軖框上。秦漢以後,成形的手搖繅車才出現。唐代手搖繅車的使用已相當普遍,唐詩中就曾多處出現過繅車的記載,如陸龜蒙詩句「每和煙雨掉(搖)繅車」,描述了陰雨天里繅婦忙著搖動絲車的勞動情景;王建詩句「檐頭索索繰(繅)車鳴」,講繅車轉動後發出索索之鳴響。宋代手搖繅車得到進一步完善,並出現了有關具體形制的記載,其制據秦觀《蠶書》介紹,系由灶、鍋、錢眼(作用是合併緒絲)、鎖星(導絲滑輪,並有消除絲縷上纇〔lei類〕節的作用)、添梯(使絲分層卷繞在絲框上的橫動導絲桿)、絲鉤、絲軖、車架等部分組成。繅前,須將繭鍋里的絲先穿過集緒的「錢眼」,繞過導絲滑輪「鎖星」,再通過橫動導絲桿「添梯」和送絲鉤,繞在絲軖上。繅時,須兩人合作,一人投繭索緒添緒,一人手搖絲軖。元代初年,生產效率遠較手搖繅車高出許多的腳踏紡車開始普及,手搖繅車在各地的使用日漸減少,但由於它結構簡單,易於操作,有的地方仍在沿用,故清代《豳風廣義》和《蠶桑萃編》兩書,仍把手搖繅車作為一種有效的繅絲工具予以介紹(圖7)。

腳踏繅車出現在宋代,是在手搖繅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出現標誌著古代繅絲機具的新成就。腳踏繅車結構系由灶、鍋、錢眼、繅星、絲鉤、軖、曲柄連桿、足踏板等部分配合而成。與手搖繅車相比只是多了腳踏裝置,即絲軖通過曲柄連桿和腳踏桿相連,絲軖轉動不是用手撥動,而是用腳踏動踏桿作上下往複運動,通過連桿使絲軖曲柄作迴轉運動,利用絲軖迴轉時的慣性,使其連續迴轉,帶動整台繅車運動。用腳代替手,使繅絲者可以用兩隻手來進行索緒、添緒等工作,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元代腳踏繅車有南北兩種形制,從王禎《農書》所繪南北繅車圖來看,北繅車車架較低,機件比較完整,絲的導程較南繅車短,可繅雙繳絲,而南繅車只能繅單繳絲。這兩種車效率雖高,但繅絲者都是背對絲軖站著操作,勞動強度偏大,對絲軖卷繞情況的觀察也不是太好。因此,在明代的時候又出現了一種坐式腳踏繅車,這種車繅絲者是坐於車前,面對絲軖工作,克服了元代繅車的缺陷。

腳踏繅車的勞動生產率高於手搖繅車,至使它出現不久,很快就取代了手搖繅車,成為主要的繅絲工具,也就是說很多手搖繅車逐步都加裝了踏板和連桿,而變成了腳踏繅車。這個過程的完成應不晚於元代初年,因為元代及以後的著作中,有關手搖繅車的圖像和記載很少。

絲籰是古代的絡絲工具,漢代《方言》中叫做「楥」〔xuan旋〕。《說文》中叫「籰」,解釋為「收絲者也。或作(角間)〔jian建〕,從角、從間」。王禎《農書》稱為「籰」,解釋為「必竅貫以軸,乃適於用。為理絲之先具也」。絲籰的作用相當於現代卷繞絲緒的筒管。但兩者的形制是完全不同的。它的結構和用法是兩根或六根竹箸由短輻交互連成,中貫以軸,手持軸柄,用手指推籰使之轉動,便可將絲線繞於籰上。絲籰雖是一種簡單的機械,但它的發明大大加速了牽經絡緯的速度。

絡車是將繅車上脫下的絲絞轉絡到絲籰上的機具,它有南北絡車之分(圖8、圖9)。關於絡車的記載,《方言》有「河濟之間,絡謂之給」。郭璞注「所以轉籰給事也」。《說文》有「車柎〔fu膚〕為柅〔ni你〕」。《通俗文》有「張絲曰柅」。這裡的「柅」南北絡車通用,是張絲絞的裝置,由豎立地面上的四根木棍,或者由每兩根一組下裝底座的木棍組成。王禎《農書》對北絡車的構造和用法記載得比較詳細,其文譯成白話是:將繅車上脫下的絲膠,張於「柅」上,「柅」上作一懸鉤,引絲緒過鉤後,逗於車上。其車之制,是以細軸穿籰,放於車座上的兩柱之間。兩柱一高一低,高柱上有一通槽,放籰軸的前端,低柱(上有一孔)放籰軸的末端。繩兜繞在籰軸上,手拉繩一引一放,則籰軸隨轉,絲於是就絡在籰上了。宋應星《天工開物》則對南絡車的構造和用法記載得較具體,其文譯成白話是:在光線好的屋檐下,把木架鋪在地上,木架上插四根竹竿,名叫「絡篤」。絲套在四根竹上。絡篤旁邊的立柱上八尺高處,斜安一小竹竿,上面裝一個月牙鉤,絲懸掛在鉤內。手拿籰子旋轉繞絲,以備牽經卷緯時用。小竹竿的一頭墜石,成為活頭,接斷絲時,一拉繩小鉤就可落下。對比兩書記載,南北絡車都用張絲的「柅」和卷繞絲線的「籰」,但絲上籰的方式兩者卻是大不相同。北絡車是用右手牽繩掉籰,左手理絲,繞到籰上;南絡車則是用右手拋籰,左手理絲,繞到籰上。由於北絡車轉籰動作採取了機械方式,絲籰旋轉速度快而穩,所以它的生產效率和絡絲質量遠較南絡車為優,古人所謂「南人掉籰取絲,終不若絡車安而穩也」的評論,正是對此而言。

整經是織造前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其作用是將許多籰子上的絲,按需要的長度和幅度,平行排列地卷繞在經軸上,以便穿筘、上漿、就織。古代整經用的工具叫經架、經具或紖〔zhen震〕床,整經形式分經耙式和軸架式兩種。

經耙式整經是古代整經的主要形式,它出現的年代較早,但有關的圖文記載卻是在元代及以後才有。根據這些記載,經耙式牽經工具的整體結構大致是由溜眼、掌扇、經耙、經牙、印架等幾部分結合而成(圖10)。溜眼為竹棍上穿的孔,作導絲用;掌扇為分交用的經牌,也稱「扇面」,近似現代的分交筘;經耙為釘著竹釘或木樁的牽經架子;經牙為架子上的竹釘,它的數量多寡,視整經長度而定,經軸上經線卷繞長度長,經牙就要多;印架為卷經用的架子。整經時,首先排列許多絲籰於「溜眼」的下面,把絲籰上的絲分別穿過「溜眼」和「掌扇」,而總於牽經人之手。理擄就緒,再交給另一牽經人,該人來回交叉地把絲縷掛於經耙兩邊經牙上。直到達到需要的長度後,將絲縷取下,卷在印架上。卷好以後,中間用竹桿兩根把絲分成上下兩層,然後穿過梳筘與經軸相系,如要漿絲,就在此時進行,如不漿絲,就直接卷在經軸上。古代這種經耙式整經方式與近代分條整經十分相似,因此,很可能它就是分條整經的前身。

軸架式整經工具始見於樓璹〔shu贖〕《耕織圖》中,那上面所載圖文雖過於簡單,但表明至晚在南宋時就已普遍使用這種整經工具了。其後元代的《農書》、明代的《農政全書》、清代的《豳風廣義》等一些書籍記載得較為詳盡,使我們可以知道它的全貌。根據這些記載,軸架式整經是將絲籰整齊排列在一有小環的橫木下,引出絲緒穿過小環和掌扇繞在經架上(經架的形制是兩柱之間架一大絲框,框軸固連一手柄)。一人轉動經架上手柄,一人用掌扇理通紐結經絲,使絲均勻地繞在大絲框上後,再翻卷在經軸上(圖11)。這種經具與經耙式相比,不僅產量高、質量有保證,而且對棉、毛、絲、麻等纖維都適用,故一直慣用至近代。它的工作原理與近代大圓框式的自動整經機完全一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