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代的葛、麻紡織 第二節 麻纖維的脫膠技術

麻類植物枝莖表面的韌皮是由纖維素、木質素、果膠質及其他一些雜質組成,如想較好地利用麻植物紡織,就不僅需要取得它的韌皮層,而且必須去除其中的膠質和雜質,將其中的可紡纖維分離並提取出來。這種分離和提取麻纖維的過程即現代紡織工藝中所說的「脫膠」。

中國古代利用麻類植物韌皮層的方法,根據其經過的歷程來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最早採用的是直接剝取不脫膠的方法。即用手或石器剝落麻類植物枝莖的表皮,揭取出韌皮纖維,粗略整理,不脫膠,直接利用。這種方法在新石器時期曾廣泛使用,河姆渡出土的部分繩頭,經顯微鏡觀察,發現所用麻纖維,均呈片狀,沒有脫膠痕迹,說明就是這樣製取的。

隨後採用的是漚漬法。隨著人類生活實踐和生產勞動實踐的積累,人們從倒伏在低洼潮濕地方的麻類植物自然腐爛中得到啟示,懂得了通過漚漬可使麻植物的膠質部分脫落,開始有意識地採用人工漚漬的方法,提取其纖維。浙江錢山漾新石器遺址及一些商周墓出土的麻布片,經鑒定都有明顯的脫膠痕迹。

有關漚漬脫膠法的記載,最早見於《詩經·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東門之池,可以漚苧」。這是一種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方法。在日光照射下,流速緩慢的池水,溫度較高,水中微生物的數量可以迅速增加。它們在生長繁殖過程中,需吸收大量漚在水中麻植物的膠質,作為自己的營養物質,這在客觀上起了脫膠作用。因而水中微生物的數量,成為漚漬的關鍵。

微生物的繁殖是同漚漬季節、漚漬水質以及漚漬時間有關係的,對此,我們的先民們也曾作出許多科學的總結。

關於漚漬季節,西漢時寫成的《氾〔fan泛〕勝之書》曾明確的指出:「最好是在夏至後二十日。」這是很值得稱許的論斷,因為此時氣溫較高,細菌繁殖快,脫膠順利,能加工出十分柔軟、類似蠶絲的麻纖維。

關於水質和漚漬時間,北魏賈思勰〔xie協〕在《齊民要術》中,也曾明確的指出:「漚欲清水,濁水則黑。水少則麻脆。生熟合宜,生則難剝,太爛則不任。」意思是說水質要清,用濁水漚出的麻發黑,光澤不佳;用水量要足,如水少,沒有浸沒的麻皮,因接觸空氣而氧化,制出的纖維脆而易斷,漚漬時間要適中,太短,微生物繁殖量不夠,不能除去足夠的膠質,麻纖維不易分離;太長,微生物繁殖量大,脫去過多膠質,纖維長度和強度均易受損。

再後採用的是沸煮法和灰治法。

沸煮法 是把新割下的麻類植物(帶皮的)或將已剝下的韌皮放在水中沸煮,使其脫膠,當膠質逐漸脫掉後,撈出用木棒輕捶,便可得到分散的纖維。其法最早大概是用在葛纖維上,因為葛的單纖維比較短,大部分在10毫米以下,如果完全脫膠,單纖維在分散狀態下就失去紡織價值,只能採取半脫膠的辦法。採用煮的方法,作用比較均勻,且易於控制時間和水溫。最早的記載也是見於《詩經》,「是刈〔yi義〕是濩〔huo獲〕,為絺為綌」描述了葛的加工過程,大意是說葛藤被割下之後,便可放在水裡煮練,濩即沸煮,在達到目的之後便可進一步紡織成粗細不同的葛布。秦漢以來這種沸煮法又開始被廣泛用在苧麻的脫膠上,其技術水平也越來越高。

灰治法 與現代練麻工藝中的精練工藝大體相同,是把已經半脫膠的麻纖維績拈成麻紗,再放入鹼劑溶液中浸泡或沸煮,使其上殘餘的膠質儘可能地繼續脫落,使麻纖維更加細軟,而能制織高檔的麻織品。其起源也可以追溯至秦以前。最早的敘述,見於《儀禮》的《雜記》和《喪服》中。元初編成的《農桑輯要》中載有一種加工麻纖維的方法,基本上是這種方法的演繹。「其織既成,纏作纓子,於水瓮內浸一宿,紡車紡訖〔qi氣〕,用桑柴灰,淋下水內浸一宿,撈出。每纏五兩,可用一凈水盞細石灰拌勻,置於器內,停放一宿,擇去石灰,卻用黍秸灰淋水煮時,自然白軟,晒乾。」桑柴灰和黍秸灰就是所謂灰治的灰,這些灰的水溶液均呈鹼性,有很好的脫膠作用,用其脫膠就是灰治。另外,在元代王禎的《農書》里,還載有一種類似的但又結合日晒的方法:「先將麻皮績成長縷並紡成紗,和生石灰拌和三五天後,放在石灰水煮練,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攤放在平鋪於水面的竹簾上,半曬半浸,日晒夜收,直至麻紗潔白為止。」這無疑是在前一種灰治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半浸半曬,是利於日光紫外線進行界面化學反應產生臭氧,對纖維中的雜質和色素進行氧化,使色素集團變為無色集團,從而在精練的同時,又起到漂白的作用,而更有利於制織高檔的麻織品。近些年出土的一些漢代麻布,如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精細苧麻布,絕大多數纖維呈單個分離狀態,而且麻纖維上的膠質只殘留了很少一部分。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出土的麻絮,纖維表面附有較多的鈣離子。據此分析來看,這些出土文物,採用的脫膠方法極可能就是上述的兩種灰治法。由於這兩種灰治法非常有效,所以自它出現時起,一直盛行於世,甚至在今天的夏布生產中仍在沿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