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政書 第二節 「會要」和「會典」

專門記載某一歷史朝代的典章文物制度和法令規程的政書,主要有「會要」和「會典」。

「會要」是斷代政書的總稱,就是把一代的典章制度集中在一起,扼要敘述。性質與上述的「典」、「志」、「考」類似,特點是斷代。「會要」曾是官修政書的名稱,到後來,因為私人編撰的很多,就成為私人編撰的政書的通稱了。

「會典」是明、清兩代官修政書的名稱。在明代以前,只用「典」來命名,如《唐六典》、《元典章》等。「會典」是專門記載法令規章等方面資料的,體例與「會要」相近,但是以六部(當時中央行政機構中禮、吏、戶、兵、刑、工各部的總稱)分述行政機構的職掌事例。

下面分別簡介歷代的「會要」和「會典」:

《唐會要》,100卷,宋王溥撰。「會要」的體例是唐代蘇冕開創的。他曾把唐高祖到德宗(公元650—780年)九朝的典制事迹編成《會要》40卷。唐宣宗大中七年(公元853年),崔鉉、楊紹復等奉皇帝之命續編了德宗至宣宗的典制事迹,叫做《續會要》,40卷。到了宋代,王溥即以此二書之80卷為基礎,補收了唐宣宗到唐末的史料,編成《唐會要》,100卷,於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奏進。此書記述了整個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各項制度的沿革變化。所以此書實即保存蘇、楊二家之書,此唐人所記材料,價值自當在新、舊《唐書》之上。且唐實錄除順宗一朝外均已亡佚,此書可取代實錄之地位。研究唐朝歷史,天寶以前材料《通典》可以依據,天寶以後則《唐會要》為最早史料,且此書所引,原書早佚,彌足珍貴。

《唐會要》全書分為帝號、皇后、籍田、輿服、雅樂、學校、書法、經籍、貢舉、修撰、史館、職官、戶口、地震、漕運等等共514目,目下分條記載有關的典章事迹,材料翔實,可以補充新、舊《唐書》,甚至《文獻通考》所缺的史料。可惜的是原書已有殘缺。中華書局1955年重印出版。

《五代會要》,30卷。繼《唐會要》之後,王溥又撰寫了《五代會要》,30卷。王溥歷官後漢、後晉、後周三代,位至宰相,對五代史事見聞較切。此書是他據五代歷朝實錄,參以舊史,挑選編排出來的。成書於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文彥博請刊印。全書共分279目,起帝號,終雜錄,分類記述了五代50年間的法制典章制度,記載翔實。

五代史料缺乏,諸史所存典章制度之記載更覺簡略,《新五代史》只有「司天」、「職方」二考,不少重要制度均略而不詳,甚至刪除不載。《舊五代史》今僅存輯本,五代一段典章制度幸賴王溥此書收集舊聞,得以保存。此書編撰比新、舊《五代史》成書都早,所以,裡面保存的資料極為可貴,不少是《五代史》中所沒有的。不但如此,還可訂正《五代史》中的訛誤之處,如租稅類中,載周世宗讀元稹的《長慶集》,見元稹所上均田表,因而命令在白色絹上繪製成圖,頒發諸道。而《五代史》說是世宗見元稹的均田圖,以為圖是元稹所作,這就錯誤了。

此書中華書局1955年重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又有印本。

以上兩部書保存史料多,是各朝「會要」中價值較高的。

《西漢會要》,70卷,《東漢會要》,40卷,合稱《兩漢會要》,都是南宋徐天麟編的。他是做古代會要的第一人。後來這種作法就多了,至清代,撰前代會要的,頗不乏人。

正因為是後人補作會要,只能根據前代史書去做。《西漢會要》主要根據《史記》、《漢書》所散載的有關資料編訂,分為帝系、禮、樂、輿服、學校、運歷、祥異、職官、選舉、民政、食貨、兵、刑法、方域、蕃夷15門類,367事,記述的是西漢的典章制度。但由於只據二史,對漢制之見於他書的概不採錄,取材未免狹窄,價值不大。

《東漢會要》,40卷,徐天麟繼《西漢會要》之後,又成此書。此書主要根據的是范曄的《後漢書》,但還旁采《東觀漢記》、《漢官儀》、《漢雜事》等書,取材較廣。體例與《西漢會要》略同,分帝系、禮、樂、輿服、文學、曆數、封建、職官、選舉、民政、食貨、兵、刑法、方域、蕃夷15門,384事。記述了東漢一代的典章制度。兩書稍有不同處是:《西漢會要》不加論斷,此書間或附以案語,或雜引他人議論。

《兩漢會要》近年有中華書局的校點本。

《宋會要》是宋歷朝官修《會要》的總稱,包括:《慶曆國朝會要》、《元豐增修五朝會要》、《政和重修會要》、《乾道續修四朝會要》、《乾道中興會要》、《淳熙會要》、《嘉泰孝宗會要》、《慶元光宗會要》、《嘉泰寧宗會要》、《嘉定國朝會要》等,原書均佚。所以《宋會要》經過一番坎坷,現存只有輯稿。

宋王朝自統一以後,就設立了「會要所」,開始輯錄各種典章制度以及政事得失的事例,為修「會要」作準備。自宋仁宗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宋綬等纂修《國朝會要》150卷以後,一續再續至理宗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的280年間,經過北宋、南宋兩個階段,前後共修撰了10次,成書2200餘卷。此書取材,主要是實錄與日曆(史官紀事冊),此外,六部所屬以及諸路監司所有檔案,無不網羅搜集。但沒有正式刊行,卻允許大臣自由傳抄《會要》的內容。因此,南宋在臨安(今杭州)偏安以後,《會要》散失,就派人到私人家裡去抄錄《會要》,作為編寫國史的材料。

元朝滅宋,兩宋積年編撰的全部《會要》抄本都被運到大都(今北京),成為後來元朝修《宋史》各志材料的主要來源。明朝初年,修《永樂大典》時,把宋代《會要》里的各部分內容分別編入各韻目中。不幸,明代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一次內廷失火,宋代《會要》原本竟然全部被燒毀。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徐松奉命修《全唐文》時,他利用可以調用《永樂大典》和官府備有抄寫人員的方便,以搜集《全唐文》資料為名,命人把《永樂大典》里所收的各本《宋會要》的內容全部輯錄出來,共五、六百卷,成為《宋會要》的輯本。但是徐松生前沒有來得及整理出這部《宋會要》輯本。後來做張之洞的幕僚的繆荃蓀得到了這個輯本,又經他的手,轉到廣雅書局。當時張之洞是兩廣總督,他聘請繆荃蓀和屠寄整理輯本,但沒有整理完,就因離任而中輟了。於是輯本後來被書局提調王秉恩佔為己有。1915年著名藏書家劉承幹用重金購得輯本,藏入嘉業樓,並聘人重新整理、改編,成為清本。1931年國立北平圖書館(今北京圖書館)從劉承幹手中買下了徐松輯本,成立了由陳垣任委員長的編印委員會,在1935年影印出版,名為《宋會要輯稿》,線裝本200冊。1957年中華書局縮印成為平裝本,八大冊,這是現在通行的本子。

《宋會要輯稿》和《宋會要》原本內容、形式都已有很大不同,又經過多次轉抄,脫衍錯誤很多,儘管這樣,它仍然是現存宋代歷史史料中最豐富、最集中的一部書,所以也是史料價值較高的一部書。

《宋會要輯稿》現存有366卷,共分為17類:帝系、后妃、樂、禮、輿服、儀制、瑞異、運歷、崇儒、職官、選舉、食貨、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釋,約800萬字。每一類下面又分為若干子目,內容包括皇帝詔令、政府規定、臣僚章奏、地方報告等等有關宋代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此書也可說是有關宋代歷史的百科全書。

關於《宋會要》,史學界還在進行大規模的輯錄、復原、整理工作;北京圖書館收藏的《宋會要輯稿》遺文,已經宋史專家陳智超整理,以《宋會要輯稿補編》為名,由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中心影印出版。

《春秋會要》四卷,清代姚彥渠撰。這是一部在鑽研儒家經典基礎上寫成的專著,取材於春秋三傳及各家註疏。體例與歷代會要不同,僅立世系、禮二門,分96個子目。世系按列國分記,並註明執政,附以後、夫人、妃。禮門則以吉、凶、軍、賓、嘉五禮為綱,敘述事迹,並摘引經傳原文。此書可作為史料參考。

《七國考》14卷,明代董說編。此書記述秦齊燕楚韓趙魏七國制度,分為職官、食貨、都邑、宮室、國名、群禮、音樂、器服、雜記、喪制、兵制、刑法、災異、瑣征等14個門類。資料來源,以《戰國策》、《史記》為主,兼采先秦諸子及雜史。體例與《會要》諸書大體相同。所以,這部書雖然沒有「會要」的名稱,但是實際上相當於戰國「會要」。戰國200餘年,由於七雄逐鹿,戰事連年,典章文獻大多散佚,賴此書搜集,使一、二百年間興廢沿革,歷歷可見,足資參考。只是體例不一,引書不很嚴謹,是其缺點。

《秦會要》,26卷,清末人孫楷編撰。此書搜集《戰國策》、《史記》、《漢書》、《太平御覽》以及諸子、雜記等書40多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