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印章概述 第五節 印章邊款

邊款是落在印面以外的款識。內容多是署篆刻者姓名、別名、別號、年齡、刻制日期(多用干支紀年)、地點,或註明為誰刻制、與印主的關係、師法來源、印文出處、刻印意圖等,也有表達作者的藝術見解和感想,或附刻詩文,配以圖案的。

印章邊款的使用,是從古代青銅器上的款識借鑒而來的。青銅器物上的款識,也叫「鐘鼎文」。凹下的字,即陰文,稱為「款」,凸出來的字,即陽文,稱為「識」。

古代印章上多無邊款,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印章質地都是銅的、玉的,過於堅硬,不易鑿刻的緣故。再說那時的印章都是專業工人製作的,也沒有必要刻邊款。但在隋代官印的印背上,已有鑿刻的年號款出現。宋代官印,印背上也大都刻有年款和鑄造機關,私印銘款也很精美。邊款的盛行,是在人們廣泛使用石料制印以後。

元代以後,用石料制印,給文人篆刻帶來了方便,他們開始自己篆寫印文,自己動手刻制印章。這時的印章,已不僅是自己用,還可以當成禮物,饋贈友朋。印章成了文人相互交往的媒介,這就需要在刻制的印章上落款。

在印章藝術光耀文壇的明清兩代,邊款已成為印章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一枚印章中,邊款和印面的關係,如同字畫中的題款一樣不可缺少。沒有邊款的印章,就好像一幅字或一幅畫上沒有作者落款一樣,不能算作是一件完整的作品。

邊款的出現,為印章藝術注入了新的內容。除邊款的字體、刀法、技法已成為一種專門的藝術,有著很高的欣賞價值以外,從明清以來傳世的名家篆刻作品來看,邊款為我們提供了鑒定這些作品的實物依據,也為研究篆刻者的生平、志趣以及當時的社會、歷史、風俗等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資料。

有些篆刻家,本互不相識,但是邊款卻能把他們的感情聯繫在一起,同時又可切磋技藝。如吳熙載和趙之謙二人都是清末著名篆刻家,他們互相敬佩卻從未見過面。趙之謙在一枚印章的邊款中推崇吳熙載道:「息心靜氣,乃得渾厚,近人能此者,揚州吳熙載一人而已。」事隔數年之後,吳熙載才在趙之謙的印譜中看到了這一段邊款,便熱情地刻制了「二金蝶堂」、「趙之謙」二方印章轉贈給趙之謙。兩位篆刻家以印會友,在藝林中傳為佳話。

邊款的字體,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也有在一枚印章的四周,分刻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但一般刻制邊款很少使用篆書,這是因為印文多用篆書,邊款用另外一種字體,既好看,也使人感到有變化。

文人篆刻家刻制邊款,多用漢魏碑字體,隨意寫成。字法稚拙,頗見天然之趣。明代刻邊款,多沿用刻碑的方法,用「雙刀」刻成。清代丁敬則獨創了一種用單刀直接刻邊款的辦法,省去了在石章上用筆打稿的工序。這種不打底稿直接刻制邊款的方法,等於是以石當紙,以刀代筆,霹霹剝剝,揮灑自如,字體與刀法的韻味,躍然石上。以後很多篆刻家競相採用。黃易刻邊款,也不打底稿,用「單入切刀法」,右手握刀不動,只轉動左手中的石章,每刻成一個字,其石必要旋轉數次。近百年來的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等篆刻家,也都採用這種方法,但齊白石又進了一步,他刻邊款的方法是:先刻橫筆、再刻豎筆,最後補刻點、撇、捺、勾等筆畫。這樣比黃易的方法減少了印石轉動的次數,簡便多了。

明清以來,還有一種用工整秀麗的晉唐小楷刻制的邊款,字體筆筆交待得都很清楚,刻制這樣的邊款,需要有很深厚的刀筆功力。

用行書刻制邊款也很普遍。行書字體很適於刻制詩詞內容的邊款,也有刻散文或其他文學形式作品的。如有一方明代刻制的壽山石方章,高約16厘米,四周刻有《蘭亭序》全文300多字,書體是定武蘭亭字樣(定武蘭亭系唐代書法家歐陽詢臨摹的王羲之蘭亭序),通篇一氣呵成,不失其「天下第一行書」的氣韻。六厘米見方的印面,刻的是蘭亭序文中「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的句子。可以說這是一件篆刻與書法和文學內容相結合的藝術作品。

古人刻邊款都有一定的位置,這是為了蓋印的方便,避免把印章的文字蓋倒。邊款字數少,只佔一面的,要刻在印章的左側。字數須佔兩個側面的,從印章的前面(即對著自己的一面)開始,終結在左側。刻三面邊款,從印章的右面開始,終於左側。四面邊款,則始於印章的後面,經右側、前面,終止於左側。五面邊款次序與四面相同而終於頂部。總之,刻邊款的位置是以左側為主,無論刻幾個側面,邊款的結尾都要在印章的左側。邊款也有隻刻在頂端的,大都是扁形無紐章。

刻帶紐的印章邊款,也有一定的位置。瓦紐、橋紐、鼻紐、覆斗紐、壇紐等,以穿孔的位置定左右;獅紐、虎紐、龜紐等獸紐,則以獸尾所在的位置為前面。

刻製成的印章,是用印泥蓋印的方法把印文留在紙上,而顯示邊款的方法則是拓印。拓印藝術在中國有著久遠的歷史,古代很多器物和碑刻就是借著拓片而流傳下來的。

拓印邊款的方法與拓碑、拓玉以及其他器物一樣,只是所用的工具小一些,質量要細一些。

拓邊款需用的材料是薄宣紙(清末民國時期有一種宣紙叫作六吉棉連,薄如蟬翼,最適合拓印小件器物,現已不多見),所用的工具是拓包、棕帚。輔助用品需要白芨〔ji及〕、筆、墨、拷貝紙和小碟。

拓包是用棉花和綢料做成的。製作方法是:將新棉花揉成一團約衛生球大小的小球,外麵包一層厚一些的布料,最好是毛嗶嘰,再包一層綢子,最好是軟緞料,用線紮緊,就成了拓包。拓包宜小不宜大,直徑約三四厘米即可。一個拓包可以多次使用,每次用過之後,要蘸清水,在廢紙上反覆撲拓,待把拓包上的墨蘸凈以後,收起來以備下次再用。如拓包不經常使用,也可將包裹棉花的外層緞料洗凈晒乾,再用時重新紮結。這種小拓包製作方法非常簡單,由於它的用途只限於拓用,因此商店裡不銷售。而拓邊款所用的棕帚,一般在文具店裡能夠買到。如能自己做,用起來會更方便。

棕帚的製作方法是:選用細棕絲,剔去粗的部分,將棕絲排齊卷攏,用細鐵絲紮緊,然後用快刀將棕絲切齊即可使用。棕帚的形狀有扁形的,也有圓形的,可製成兩頭的棕絲都可以用的棕帚。

白芨是一種止血生津的中藥,在中藥店裡能夠買到。拓印用白芨是為了起黏合和潤滑作用。如果用清水塗拓面也可以,但不如用白芨水易拓。白芨的使用方法是:將10片左右的白芨放在小碗中,用沸水沖泡成稀溜溜的黏水即可使用。

拓邊款要經過清理拓面、刷白芨水、上紙、捶紙、著墨幾道工序。先將印面及四周清理乾淨,用乾淨的毛筆在要拓的一面刷一層白芨水,將較薄的白宣紙裁成拓面大小,平鋪在刷有白芨水的拓面,白芨水洇過拓紙,拓紙的潮度不夠,用乾淨毛筆蘸清水輕拭紙面,然後在上面蓋一層拷貝紙,用手按實,不能讓下面的拓紙出現皺摺。稍干後,用棕帚在紙上均勻拍擊,要掌握適當的手勁兒,不能把拓紙弄破。待捶打到使字面上的紙陷在凹空里,字跡完全顯露的時候,揭去拷貝紙,就可以上墨了。將少許墨汁倒進小碟,用拓包輕蘸墨汁,反覆在廢紙上輕拓,或在另外一個不沾墨跡的拓包上輕輕拍打,直到墨勻為止。在開始拓印之前,一定要使拓包上的墨跡均勻,不能有墨聚的點。拓印的時候,用拓包在紙上由四周拓起,逐漸拓至有文字處,要反覆拓勻、拓細。一般拓四五遍之後,顯出的字才能清晰。揭紙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把拓紙揭破,如拓面與拓紙粘連,可哈口氣使紙潮潤,再輕揭拓紙。

拓邊款與氣候很有關係。氣候太乾燥或太潮濕都不易拓好,最好是在干而不燥、陰而不濕的陰天中拓制。如晴天中拓邊款,也要避開太陽直射和風道口,才能收到好的拓制效果。

拓邊款,做起來很容易,但拓制質量卻差異很大,這就得看拓印者的經驗了。有些人一生專門從事拓印工作,其拓印作品,也可稱得上是藝術佳作。國內當今的拓印高手,是篆刻協會的傅大卣〔you有〕先生。傅先生是專門從事文物鑒定工作的,也兼攻篆刻和拓印。曾經有一位專家面對傅先生的拓印作品讚賞說:「刻的比寫的好,拓的比刻的好。」這是對傅先生拓印技藝的最高評價。

拓印技術好的,可拓出紙筆書寫所沒有的金石氣味。在編輯成冊的印譜中,鮮紅的圖章配以墨色的邊款,不僅為印面做了適當的說明,紅、黑兩色對比,既活潑,又沉穩,從視覺上給人以美的享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