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印章概述 第一節 印章的種類

印章自出現以來,一直是作為權力的象徵和憑信的實物。隨著篆刻藝術的不斷發展,印章逐漸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印章的種類,也由原來的職官印、姓名印等發展到與文學、書法和繪畫藝術相結合的數個種類。概括起來,可分為以下幾種: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自封始皇帝,將他的印稱「璽」。皇帝用「璽」之制延續至唐代。唐延載元年(公元694年)武則天改「皇帝之璽」為「皇帝之寶」,「寶」的使用一直沿續到清王朝覆滅(公元1911年)。皇帝的「璽」和「寶」,屬於皇帝執掌政權的公章,皇帝在發布詔書、文告時所用,又稱為「寶璽」、「御璽」、「御寶」、「國寶」。秦始皇的璽印據史載是用優質蘭田玉鐫刻的,上雕螭虎紐飾。印文是李斯書小篆體,印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也有說為「受天之命、皇帝壽昌」的,已無法考定。至劉邦攻下咸陽,奪得秦始皇「璽」即象徵得到了政權。始皇「璽」歸漢後,被漢高祖劉邦封為傳國璽,凡新皇帝繼位,首先要接受此印章,皇位才算合法並得到臣民的承認。因此,傳國玉璽成為真命天子的標誌和擁有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也是西漢以後各朝野心家爭奪的目標。王莽篡漢就以「逼宮奪璽」的手段得到玉璽,篡位的計畫才算完成。直到新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兵敗身亡時,這枚傳國御璽還掛在他的身上。以後傳至漢獻帝時丟失。但是,漢以後不少朝代的統治者,仍以擁有秦始皇的傳國御璽標榜自己是正統皇帝,編造了許多荒誕不經的故事。

在漢代傳國璽只作為鎮國之寶藏於內府,不曾實際使用過。皇帝常用的是另外刻制的六方印章,即「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等,俗稱「六璽」。六璽的職能和使用範圍各有嚴格的規定。「皇帝行璽」用於賞賜;「皇帝之璽」用於詔書、文告;「皇帝信璽」用於調動軍隊和派遣使節;「天子行璽」用於對外發送文書。六璽形制均仿傳國璽,選優質白玉,雕刻蟠螭紐。

魏晉及南朝劉宋「六璽」的使用範圍和形制完全沿用漢制,北朝和隋的璽寶制度有一些變化。

隋朝刻制兩方傳國璽,定名為「神璽」和「受命璽」。

唐代皇帝的印章改稱為「寶」,仍用六枚。白玉製造,雕蟠龍紐。

北宋自製「受命寶」,宋初的定製為八寶,即仿漢六璽加「鎮國寶」和「受命寶」。到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又增16字寶,印文為:「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和太和、萬壽無疆」,名為「定名寶」,與原有八寶組合為九寶。南宋時皇帝用寶增至14枚,新增「皇帝親崇國祀之寶」、「天下合同之寶」、「書詔之寶」三方金印,和「大宋受命中興之寶」、「承天福延萬億永無極」(護國神寶)、「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寶),與仿漢六寶總計為14枚寶印。據《宋史·輿服制》皇帝寶璽的新制式一改歷朝不變的一寸見方印面為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盤龍紐。改小篆體印文為九疊篆體。

元朝仿隋唐用印製度,只有傳國寶和「皇帝之寶」等六寶印,印文為八思巴文。

明代前期,皇帝御印定為17方,到世宗嘉靖皇帝時又增加七印共24方。清代承襲明制,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清高宗弘曆取《周易·大衍》「天教二十有五」的吉數,欽定為25印,其中20方襲用明代印,又增「大清受命之寶」、「大清嗣天子寶」、「皇帝之寶」(滿文)、「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五方。均用滿文及漢篆書兩種文字鐫文。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弘曆為使印文協調,規定除「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以及滿文「皇帝之寶」原制不變「先代相承、傳為世守」,其餘21寶一律改用漢篆體鐫刻。並親自修定「交泰殿寶譜」明確規定各印使用範圍。「大清受命之寶」,以章皇序;「皇帝奉天之寶」,以章奉告;「大清嗣天子寶」,以章準繩;滿文「皇帝之寶」以布詔赦;檀香木「皇帝之寶」,以輔法駕;「天子之寶」,以祀百神;「皇帝尊親之寶」,以薦徽號;「皇帝親親之寶」,以展宗盟;「皇帝行寶」,以頒賜賚〔lai賴〕;「皇帝信寶」,以征戍伍;「天子行寶」,以封外邦;「天子信寶」,以命殊方;「敬天勤民之寶」,以飭覲〔jin禁〕吏;「制誥之寶」,以諭臣僚;「敕命之寶」,以鈐誥敕;「垂訓之寶」,以揚國憲;「命德之寶」,以獎忠良;「欽文之寶」,以重文教;「表彰經史之寶」,以崇古訓;「巡狩天下之寶」,以從省方;「討罪安民之寶」,以張征伐;「制馭六師之寶」,以整戍行;「敕正萬邦之寶」,以誥外國;「敕正萬民之寶」,以誥四方;「廣運之寶」,以謹封號。

清代二十五寶,平時貯藏在寶盠〔lu路〕(製作精美的方形皮革盒)中,安放在交泰殿御座兩側和背後。

以皇帝個人名義鐫刻的還有堂號印或閑章,質地高貴精良,印文多用篆體。這類印章多用在內府收藏的圖書典籍上,皇帝鑒賞過的古代書畫、碑拓或皇帝「御筆」書寫繪畫的作品上。乾隆皇帝是歷代皇帝中閑章最多,在內府收藏古代書畫作品上鈐印最多的。他鑒賞或書寫的作品一般加三璽,優良者加五璽或者更多。乾隆最得意的印章是鐫刻於1780年的「古稀天子之寶」,慶幸自己長壽至70歲,這在歷代皇帝中為數極少。後來又命御書處陸續鐫刻了許多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古稀天子之寶」和「古稀天子」、「八徵耄耋之寶」等閑章。

晚清的咸豐皇帝隨身佩帶著兩枚閑章,一曰「御賞」,一曰「同道堂」。咸豐病逝前,把「御賞」印賜給了皇后鈕鈷祿氏慈安,將「同道堂」印賜給了他唯一的兒子載淳,即同治皇帝。小皇帝年幼,這枚印章落到了他的生母葉赫那拉氏慈禧之手。辛酉政變後,慈安、慈禧垂簾聽政,代行簽發上諭的權力。凡簽發的上諭首尾須鈐蓋「御賞」及「同道堂」兩印才能生效,這在歷史上是極少見的。

冊寶是皇帝冊封皇后、貴妃、嬪或上徽號時頒發的冊書和印章。冊類似現今的委任狀,用黃金錘成的薄頁刊字,寶是皇后、妃嬪的身份信物。清代的「皇后之寶」用黃金鑄鐫,重1800克,印文為滿漢兩種文字並列。

職官印即指印文為職官名稱的古鈢或印章。官印是表徵當權者權力的憑證。

戰國時代,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瓦解,群雄爭霸,相互兼并。一批新興的統治階級紛紛構建自己的政權,窮兵黷武,烽煙四起。在頻繁的政務外交往來、調兵遣將活動中,印章成為國家內部與諸侯國之間政治、經濟、軍事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憑證信物。

官印是國君授予臣下權力的憑證,是行使職權的依據,如同在軍事行動上的「虎符」一樣,具有符契信證的功能。國君任命官吏,即授予官印。罷免或調動職務時,要把官印收回。官吏遺失官印也就喪失了充任職官的資格和信譽。政府發布政令,從中央到地方間往來的公文等,都要鈐加官印才能生效。因此,戰國時期官吏乃至一般平民,都有隨身佩帶印綬的習尚。

歷代官印都有嚴格規範,不同品級的職官印,在印材質地、印紐形制、綬帶顏色、印章規格重量及印文書體上都有制度規定。

戰國的官印以銅質為主,偶有銀質或玉石類小缽。銅缽鑄工精緻,印紐多為鼻紐。職官缽較私缽略大。印文多為先秦古篆(籀書)體。白文印多加邊框或十字、田字形界格線,朱文印多為寬邊細文。印文內容常見的有「司馬」、「司徒」、「司工」、「司祿」等職官名稱。

秦代官印一般為正方形、鼻紐、白文加田字形格;另有豎長方形、日字形界格,規格為正方形官印的一半,稱「半通印」,為低級官吏的官印。秦官印的印文為小篆,寫法自然,近似權量文字體式。印材以銅為主,鑿刻細文居多,字體舒展自然,有如不經意的草就痕迹。

漢代官印製度詳明:諸侯王印黃金璽、綠印綬、駝紐;公侯印黃金印、紫綬、龜鈕;二千石、千石、六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用銀、銅章,青、黑、黃色綬,皆為龜紐。漢武帝以後崇信「五德始終」說,「漢據土德,土數五」,故用五字印文(《漢書·武帝紀》)。西漢官印文多為四字,東漢官印多為五字,不是五字的以「之」字補之。漢印文為小篆演變的「繆篆」,結構平正方直,含隸書筆意,適宜在方形印面上構成飽滿布局。漢印間有加田字界格的。急就章多見。秦漢兩代印章有大量出土,其中以軍旅職官印最多。

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印製度承漢制,雖然印面多有較漢印加大者,但不及漢印精緻,鑿刻工藝顯得草率粗糙。印文四至八字不等,如「騎部曲將」、「敷城護軍司馬」、「行營左護軍將軍印」等。發給少數民族官員的印,印文有魏晉國號字樣。魏晉之後紙張、絹帛成為主要書寫材料,封泥的使用隨簡牘的消逝而逐漸廢弛。使用印章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