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聖阿隆素 波克諾民族博物館

波克諾民族博物館離革命廣場,大約有兩個街區,位於中央公園之中。雖然和紐約的中央公園相比,規模要小得多,但是修建整齊的漂亮草坪,給人以開放、清爽的感覺,就好像手都能觸摸到天空一般。

公園內有一片被稱做「文化區」的區域,除去民族博物館外,還有近代美術館、國立圖書館、自然科學博物館等設施。這些建築大都是巴齊·阿塔·利諾時代修建的,據說在「波克諾革命」之後,為了洗去獨裁時代留下的陰影,曾經大加翻修,展示品也替換了不少。

民族博物館裡的展覽,是從波克諾族土著,從委內瑞拉乘著獨木舟,到達島上開始的。第一展廳里陳列著他們使用過的石器、土器、雕刻有裝飾花紋的土器等等。另外還有洞窟里壁畫的照片。波克諾族主要依靠種植花生、玉米、番薯等農作物,以及狩獵(漁獵〉為生。基本上屬於不愛征戰的和平的種族。據說與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土著泰諾族也有來往。然後就是哥倫布的到來,西班牙帝國的迫害,以及「聖阿隆索大屠殺」……

我和阿格妮絲,景仰了出自16世紀西班牙畫家之手的,波克諾族最後的首領——那荷·耶庫的肖像畫之後,就離開了第一展廳。

我想看的東西,在二樓的第二展廳里。我們來到書寫著西班牙殖民地時代,從非洲被抓來的黑人奴隸的苦難歷史的展區。不用說,這些黑人,就是如今這個國家中近九成的黑人,與混血居民的祖先們了。

「『詛咒的人偶』?……」阿格妮絲的腳步停在了解說牌前面,「將軍的那個人偶,也許是跟這個相同的東西。」

展台上的玻璃箱里,放著一個赤褐色的黏土人偶。圓圓的腦袋加圓圓的身體,支著四根棍子一樣的手腳,算是非常簡單的一個人偶。大小約15厘米,身體表面畫滿了奇妙的花紋。與波克諾族人偶的花紋,有點像又不大像。

此外,它的身上,就如同被銳利的刀尖戳過似的,遍布著可怕的傷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