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聖阿隆素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在出院之前,先讀讀這個吧。」奧斯特·安德魯在離開之前,留下了一本書。書名是《加勒比海的無名指一一波克諾共和國的歷史與風土》。作者格利高里·波茲的頭銜,是波士頓大學的文化人類學教授。

「是波士頓大學哎。這該不會也是奧斯特·安德魯的別名吧?」

被我問起的時候,布郎小姐搖了搖頭說:「波茲教授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哦。廢話少說兩句,趕緊讀吧。按照預定計畫,後天下午的飛機,前往波克諾島。」

「後天?!……」我吃驚得合不攏嘴,「我才剛剛切除了脾臟啊,不可能吧!要是傷勢惡化了,對任務也只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沒問題啦。你也聽醫生說了,和切除盲腸一樣。再說就算有個三長兩短的,也有優秀的護士同行,完全不用擔心。」

「優秀的護士?」

「超級優秀無比、持有柔道黑帶的護士哦。」布朗小姐對我眨了眨眼睛,「啪」地在我膝蓋上拍了一巴掌。

「午飯前把第一章讀完。吃過飯後我再跟你說明一下,『不死鳥作戰』的大概內容。」

我攤了攤沒有被紮上輸液針的那隻手。不管怎麼說,看起來命運註定,我暫時都不可能和她脫得了干係了。

既然有一半,都算得上是自己惹來的麻煩,那麼,陷入這個地步,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等到病房裡只剩下我一個人的時候,我就按照布朗小姐的指示,翻開了波茲教授的書。在扉頁與目錄的前面,是一張摺疊的加勒比海的彩色地圖。書的序文里這麼寫道:

從位於邁阿密海域的古巴開始,沿牙買加、伊斯帕尼奧拉島(海地與多明尼加共和國),向東一直到波多黎哥,大安德列斯群島的幾個大島,就如同恐龍的尾骨化石一般,排列在一起。

在位於尾推骨位置的波多黎哥的西南海域之中,還有另外一個小島。大小約莫有波多黎哥的一半。島的形狀如同一隻伸展後腿、正在跳躍的跳蚤。

這就是被稱為「加勒比海的無名指」的波克諾島。該島第一次被文明世界發現,是在1492年。發現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提督。

1492年8月3日清晨,獲得了西班牙王后伊麗·貝拉援助的哥倫布,為了尋找黃金之國「日本」,從巴羅斯港起航。哥倫布的旗艦聖瑪麗亞號、尼娜號和平塔號共計三艘船,栽著90名水手,經由加那利群島向西駛去。

10月12日(哥倫布日)黎明,船隊抵達了巴哈馬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哥倫布將此島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其後又在附近的海域,接連發現古巴、伊斯帕尼奧拉島、波克諾島等等,然而根據當時的航海知識,哥倫布認為,這些島屬於亞洲的一部分。

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土著們,佩有黃金製成的首飾,這讓哥倫布確信,自己已經抵達傳說中的「日本」。他將39名部下留在當地,於次年1月返航西班牙。

根據航海日記的記錄,哥倫布一行首次登上波克諾島,是在1492年11月7日的下午。據說當時細長的珊瑚礁(跳蚤後腿的部分〉中間,正好掛著一彎美麗的彩虹。見到這般光景的哥倫布,在日記中寫道:「如同婚禮上交換戒指的新娘一般。」從那之後,波克諾島就被人稱做「新娘的無名指」。

「『新娘的無名指』嗎?……」我一邊想著布朗小姐,一邊咕噥道「好像是個挺適合度蜜月的島……」這種想法在之後被證明完全正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