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紐約 凡·高贗作事件

奧托·瓦克是通過倒賣凡·高作品的贗品牟取暴利而出名的柏林畫商。1968年到1977年,大都會美術館館長湯瑪斯·霍文,就美術品贗品及鑒別真偽的閑談為內容,寫下了《贗品美術史》。在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本世紀20年代最受關注的贗品,非模仿文森特·凡·高(1853一1890)的作品莫屬。凡·高的作品在進入20世紀後,逐漸出名。1925年前後,一個自稱原舞蹈演員的柏林畫商奧托·瓦克在不同的交易場所——柏林、幕尼黑、巴黎、紐約等,出手了合計共33張凡·高的作品。其中包括4張《自畫像》,《向日葵》和《播種者》各1張,數張《絲柏樹》,1張《朱阿夫兵》,等等。優秀的美術史學家J·B·德·拉·法·伊尤於1927年,首次編撰了附帶解說的凡·高作品目錄,其中為這些作品的真實性打了包票。

但是,只要將這些「新畫」,與當時已經為世人所知的凡·高作品,或者有名的個人收藏品進行比較,就能發覺它們總有某些地方怪怪的。如果有人說,這些畫並非是凡·高的作品的話,似乎也很難立刻就反駁。

所以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質疑,然後立刻就判明,所有的畫都來自奧托·瓦克。不過,他看起來像個很老實的畫商,所以人們問他,這些畫都是從哪兒入手的。他回答說是從住在瑞士和埃及的俄羅斯亡命者手中買來的。由於如果說出名字的話,或許會給依舊留在蘇聯境內的親戚帶來危險,所以,他也不清楚那個人的名字。據說那個人是非法地從蘇聯將畫帶了出來。

奧托·瓦克接受了審判。在法庭上,專家們各持己見地唇槍舌戰著,結果以一場如同《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猶如撲克牌女王的審判般的鬧劇收場。由於圍繞凡·高作品的真假之爭太過激烈,在一般的大眾看來,不像是學術討論,反例如同一群瘋子在瞎鬧,所以奧托·瓦克的存在,反而變得不重要起來了。德·拉·法伊尤一改自己往日的現點,在法庭上聲稱,這些作品都是贗作,並且著手準備,在從新版的帶解說作品目錄中,刪除這些「瓦克的」繪畫。

然而,依舊有極少數美術史學家認為,在這33張畫作中有5張是真品。就算是現在,也偶爾會有某張畫是真品的觀點出現。

我向奧斯特·安德魯問道:「真你是說,八十年前奧托瓦克所仿造的贗品,現在正公然掛在大都會的展示廳里嗎?」

奧斯特·安德魯的回答是:「不,那個和這個是兩碼事。你這次的目標,是一個名叫査理士·奧德拉·得克的美國人,在20世紀70年代所畫的,更為精妙的贗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