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古代醫事管理與醫學教育

周以前醫事管理制度已不可詳考,從出土文物分析,醫與巫關係密切,利用占卜預測疾病凶吉佔有較大比重,到商代仍是如此。

被稱為「官經」的《周禮》,雖然據考出自東周,但其中官名不可能隨意編造,所以它能反映西周王室的官制、制度。《周禮》中醫與巫的職與責已明確分開,醫官隸屬於「天官冢宰」,巫祝之官隸屬於「春官宗伯」。醫官設「醫師」,下置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保管)二人,史(書記)二人,徒二十人;「食醫」:中士二人;「疾醫」:中士八人;「瘍醫」:下士八人;「獸醫」:下士四人。醫師為眾醫官之長,主管醫藥行政。國內有患病者,由醫師分給各醫官進行治療,並將治療效果記錄在案。到年終則根據各醫官的治療效果,確定他們的薪俸。十全為上;治十失一,次之;治十失二,再次之;治十失三,又次之;治十失四為下。以此為根據,分為五等。食醫專門負責為周王調配食物,相當於今天的營養師。凡糧食、飲料、肉類、菜類等各種食物,要根據季節合五味的規律,而有一定的調配法度。疾醫治療內科疾病,有病者則分而治之,經治死亡,要把患者死亡原因記錄下來,上呈醫師。瘍醫專治瘡瘍、外傷、骨傷疾病。獸醫負責醫治獸病,經治死亡,也要記錄數目以作為職位升降的依據。這是有關醫事制度的最早文獻,但周代的醫療事業並不僅如此,從史實看,當時各諸侯也各有專職醫生。大概秦國的醫術較高明,所以《左傳》記載了晉景公、晉平公生病都是向秦國請醫生,於是醫緩、醫和載入了史冊。這一史料也表明了當時各諸侯國之間存在著醫事交流活動。

但以上皆為替周天子、諸侯服務的醫官,畢竟他們所服務的對象是有局限的,所以社會上主要還是依靠不受政府管轄的民間醫生。扁鵲(秦越人)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他名聞天下,來往於各諸侯國之間自由行醫,專科也隨俗為變。這些情況說明在東周末期,醫療水平和社會需要已不滿足「疾醫」的粗略劃分,在民間已形成更細的醫學分科。

秦代的醫政情況,有關文獻不多。只是從史傳中知有太醫令、侍醫等職。太醫令為醫政最高長官;侍醫隨王左右,應不時之需。戰國時秦國醫官即如此設置,大約東周末諸侯國間建制亦有不同,但總未離醫師(太醫令)掌管諸醫(侍醫)這一主幹。

西漢醫官設置分兩支,各設太醫令、太醫丞、侍醫(又稱醫待詔)。一支隸屬太常(掌宗廟禮儀,選試博士的中央機構);一支隸屬於少府(為皇室服務的機構)。當時各諸侯國也設太醫、侍醫,如淳于意的弟子中就有濟北王的太醫、齊王的侍醫。侍醫中也出現了女醫,又稱乳醫,即婦產科醫生。

東漢醫官則均屬少府統領,有太醫令一人,掌醫事管理,下轄葯丞二人,主葯事;方丞二人,主配方。員醫293人,員吏19人。其他醫官名有侍醫、尚葯監、葯長、醫士長、醫工長等,其中可能有一職多名情況。

三國時,魏襲漢制,設太醫令、太醫丞、尚葯監、葯長寺人監、靈芝園監等。

西晉太醫令有「銅印墨綬」,隸屬於宗正。東晉宗正並於太常,太醫屬官則歸屬於門下省,門下諸事由侍中掌管,後代醫令隸屬於侍中自此為始。

南朝宋設太醫令一人,丞一人,屬起部(營造宗廟、宮室的機構),亦屬領軍(掌中央軍隊,為相府屬官)。這個制度一直延用至南朝齊。梁朝太醫令下又設太醫正,太醫又都兼尚葯之職,太醫令仍隸屬門下省。陳襲梁制。北魏行西漢舊制:太醫令屬太常,而門下省設尚藥局。太醫令下有太醫丞、太醫博士、太醫助教等官職,並有固定品秩。北齊與北周醫制大體相同,尚藥局設典御二人,侍御師四人,尚葯監四人,主管御葯之事。北周除太醫之外,還設小醫下大夫、小醫上士、瘍醫上士、瘍醫中士、瘍醫下士、醫正上士、醫正中士、醫正下士、食醫下士、主葯下士,以上屬天官(吏部)。獸醫上、中、下士屬夏官(兵部)。醫院的設立始於南北朝,是為「貧病不能自立者」而設。《南齊書》、《魏書》均有記載。從南北朝的醫官職稱也反映了當時已有醫學教育職能。劉宋太醫令秦承祖曾上奏建議設置醫學,成為創辦醫學教育的第一人。

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後,對國家典章制度做了很多重大改革,醫事管理制度也更為完善。隋代醫官分別歸屬門下省、太子門下坊、太常寺、太僕寺。門下省統尚藥局、尚食局,負責宮廷醫療保健事宜;太子門下坊統太子藏藥局,專門為東宮服務;太常寺統太醫署,為最重要的醫事管理和醫學教育機構;太僕寺統獸醫,為御廄服務。隋朝醫官分工很細,且頗具規模,醫學教育也有分科施教的開端,設醫博士、按摩博士、祝禁博士、獸醫博士等。

唐承隋制,但無論在醫政管理,或是醫療、葯事、教育諸方面,均比隋制更為嚴密。最重要的是唐代太醫署的醫學教育已具有醫科學校的規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醫科學校。唐太醫署設有行政長官16名,即令二人、丞二人、醫監四人、醫正八人。太醫令主持太醫署各項工作,太醫丞為輔佐,以下有醫監、醫正。其屬下分醫學、藥學兩個部分。

醫學分為四科,即醫科、針科、按摩科、咒禁科。每科置博士、助教、醫師、醫工、醫生。四科中醫科最大,人數也最多,師生共164人;其次為針科,師生52人;按摩科36人;咒禁科21人。醫科中又分五個專業,學習年限各不相同。即體療(內科)七年;少小(兒科)五年;瘡瘍(外科)五年;耳目口齒四年;角法(理療)三年。各科人數也不同,體療學生最多,占醫科學生半數以上,而角法學生僅一人。醫科學生入學後,先學基礎課,有《素問》、《神農本草經》、《脈經》、《針灸甲乙經》等經典著作,然後分別學習各自的臨床專業。針科的基礎課與醫科相同,然後學習經脈、孔穴、針法。按摩科學習消息導引之法,也包括骨傷治療。咒禁科學「符籙〔lu錄〕祝祓〔fu扶〕」之法。醫學部的考核制度也非常嚴格,入學時「考試登用如國子監(太學)」,入學後每月由博士主持考試一次;每季由太醫令、太醫丞主持考試;年終則由太常寺(太醫署的上級機構)對學生進行總試。根據考試成績的優劣,決定學生的前途。學生學業超過署內醫官的水平,則取而代之;如果學習九年,仍考試不合格,即勒令退學。而且嚴格的考核並不僅限於學生,「凡醫師、醫正、醫工療人疾病,以痊多少而書之,以為考課」,這樣就保證了教學質量,同時也鞭策在職醫官鑽研醫術,勤於實踐,以圖不斷地進取。

藥學部分有府二人、史四人、主葯八人、葯童24人、葯園師二人、葯園生八人、掌固(倉庫保管)四人。藥學在長安城內置一所葯園,種植藥物,並在百姓中招收20歲以下的青年充當葯園生。葯園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栽培、採集、鑒別和炮製藥物,學成後可補升葯園師。葯園的建立不但在實踐中培養了藥學人才,而且成為藥材實物研究的基地。故世界第一部藥典完成於唐代決不是偶然的。

唐代太醫署作為醫學教育場所,在世界醫學發展史上也是令人矚目的。它比歐洲最早的醫學校——義大利薩勒諾醫學校要早出現200多年,而且規模之大、分科之細、組織之嚴密都是後者無法相比的。

唐代的醫學教育並不局限於中央,而是遍及全國的。貞觀三年始(公元629年),各州府也多建立了地方性醫學教育機構,由醫藥博士(後稱醫學博士)掌管。這些反映出當時醫學教育事業很興旺,因此唐朝吸引了許多國家的醫學生和僧侶來我國留學,有些國家還仿唐太醫署制度,建立本國的醫事制度。

我國是世界上採取麻風病人隔離制度最早的國家。至晚在秦朝即已有「癘〔li〕遷所」,秦律中已有關於對麻風病人強制性隔離的記載。至唐「癘人坊」較前更為普遍,起初癘人坊與病坊(醫院)均分置於寺廟中,唐武宗禁佛,廢僧寺後,則由地方管理。

五代十國時,軍閥割據,政權分散、交替頻繁,不可能創立新的典章制度。惟翰林醫官之職為這個時期所置,後為宋朝所延襲。

宋朝的醫事管理體制多次變革,總的來看,宋朝廷是歷代王朝中對醫學最重視的政府,不僅更重視醫學教育,而且在醫書的整理,藥物的管理及社會保健、慈善事業等方面,在制度和設置上都有新的舉措,因此做出了比較突出的成績。

宋朝設立翰林醫官院主管醫藥行政,而由太醫局專管醫學教育,這樣二者就分立了。

翰林醫官院(後改名「醫官局」)掌管醫藥政令和宮廷醫療事務。內設大方脈(內科)、小方脈(兒科)、產、眼、針、瘡腫、口齒、金鏃等八科,由醫官院統一分配醫官。宋初醫官院無定員,寶元元年(公元1039年)才規定設院使、副使、直院、尚葯奉御、醫官、醫學、祗候等102人。至徽宗時「醫職冗濫」,醫官院曾達千餘人,醫官品秩設和安大夫、成安大夫等14階,後又增設翰林醫官、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