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代名醫 第九節 溫病學派醫家

明清兩代外感熱病發病率很高,特別是傳染性很強的瘟疫多次流行。這類病病情發展迅速,並且變化多端,單依靠《傷寒論》的治法已不能滿足需要。這一時代的醫家逐漸認識到溫熱病需要一個不同於傷寒的治療體系。

劉完素主張用寒涼藥物,是溫病治療的先導,明代吳有性的「雜氣致病」在病因方面又有新的發明,清代葉桂、吳瑭、薛雪確立了溫病、濕溫病衛氣營血及三焦辨證的規律,至此,溫病學才臻於完善,形成了溫病學派。

吳有性,字又可。明末姑蘇(今江蘇吳縣)人,生活在16世紀80年代至17世紀60年代。當時明王朝趨於傾覆,農民起義不斷發生,戰亂饑荒,疫病猖獗。《吳縣誌》記載當時疫病流行時,「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口僅存者」。但當時的治療卻不越《傷寒論》雷池一步,經醫而死者不計其數。在這種情況下,吳有性認識到傷寒與溫病是兩種病症。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寫出了《溫疫論》,提出了「雜氣致病」。認為天地間不僅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一些傳染病是由於雜氣所感,而且「雜氣為病,更多於六氣」,傳染性極強的「戾氣」(或稱癘氣)就是雜氣的一種。雜氣無形、無聲、無嗅,但它是一種物質,「一氣自成一病」,具體地提出了傳染病病因。書中還提出了雜氣感人的途徑,以及邪留部位和治療規律。《溫疫論》的問世,為後來溫病的診治形成獨立的體系創造了條件。

除溫疫病以外,吳有性認為有很多病,如疔瘡、發背、癰疽、流注、流火、丹毒、發斑、痘疹之類,也都是雜氣感染,即分別為某一種戾氣感染。這種認識突破了「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火)」的傳統觀念,較之西方醫學的感染病因學認識要早200多年。

吳有性認為戾氣感人是從口鼻而入,然後潛伏在膜原,處於半表半里之地。其傳變可以先表后里,也可以先里後表。治之當將膜原之邪分消而解,為此,吳有性創製了「達原飲」等諸方,成為常用方。

《溫疫論》對社會影響很大,是溫疫病研究的一個里程碑。其後一系列溫疫專著相繼出現。《溫疫論》多次刊行,康熙年間傳入日本。

清代從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全國各地發生「大疫」(急性傳染病)達300多次,迫切地需要一套治療溫熱病的可靠措施,生於康、乾時期的葉桂對此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葉桂(公元1667—1746年)字天士,號香岩,江蘇吳縣人,祖、父兩輩業醫。葉桂自幼學醫,天資過人,十幾歲時就作為醫者而出名,但他仍鍥而不捨,虛心求教。有一次他認為一個病人已屬不治,囑家屬料理後事。不料一年之後竟遇到了這個已康復的病人,他非常驚奇。經詢問,是金山寺一個和尚治好的,於是,第二天,葉桂便離家赴金山寺拜和尚為師。他聽說山東劉某精於針灸術,就想盡辦法,改名換姓,託人推薦,拜劉某為師。直到一次他治好了老師認為不治的病症,老師驚奇之餘,仔細詢問,方知他是鼎鼎大名的葉天士。葉桂將自己求學的心情坦誠相告,老師非常感動,就把自己的針灸術全部傳授給了他。就這樣,葉桂從12歲到18歲曾先後拜過17位老師,廣泛地吸收他人經驗,這恐怕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葉桂師古而不泥於古,在實踐中勇於創新,終於自成一家,醫名著於朝野。但由於他畢生忙於診務,以致平生無所著述。儘管如此,清代「大江南北言醫輒以桂為宗,百餘年私淑者(學其術,而非親傳弟子)眾,最著者吳瑭、章楠、王士雄」(《清史稿》)。

葉桂給後人留下的寶貴經驗,載在《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等書中,這些書是學生們對他的醫論和醫案的記錄。《溫熱論》實際上就是溫病治療的辨證綱領,成為溫病學派的理論核心。他把溫病的發展過程在辨證時分為四個層次,即衛、氣、營、血由淺入深,由輕到重,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治法。這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醫療實踐上都是一次醒人耳目的創新,使複雜多變、名目繁多的溫熱病條理化、系統化了。此外他對舌苔和牙齒的觀察,對斑疹和白(疒內咅)〔bei背〕的認識,發前人所未發,豐富了中醫診斷學內容。《臨證指南醫案》所使用的方劑,廣為流傳。

吳瑭(公元1758—1836年)字鞠通,江蘇淮陰人。生活於清乾隆、道光年間,本習儒業,後因其父、其侄相繼患病,經醫治無效而亡,遂發憤研究醫學,博覽群書,鑽研十年,卻並不輕易給人看病。後遇溫疫流行,朋友極力推薦他醫治,果然屢起沉痾。吳瑭目睹當時死於庸醫之手的患者不計其數,感慨之餘,采歷代名醫診治精華,結合自己的體會及經驗,著《溫病條辨》。書成之後仍非常謹慎,不肯輕易公諸於世,六年以後,經朋友催促,才刊行於世。

《溫病條辨》集前賢溫病論治之大成,創立了溫病三焦辨證的綱領。對四時熱性病的傳變規律條分縷析,並有詳細的治法,制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劑,至今仍為臨床所常用。三焦辨證是把溫病的病理變化概括為上焦、中焦、下焦三個層次,由上而下,由淺入深。

濕溫病是溫病中的一個重要類別,在濕溫病診治上卓有成就的,是與葉桂同時代、同鄉、而又齊名的名醫薛雪。薛雪,字生白,號一瓢。平生研究醫書甚多,常評論某些醫著及醫家,頗有見地。精於臨床治療,尤擅長治療濕溫病,著有《濕熱條辨》,對溫病學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