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明代帝陵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定都南京,至成祖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遷都北京。朱元璋稱帝後第二年,下詔在江蘇泗州為其祖父修建「祖陵」,在安徽鳳陽為其父母修建「皇陵」。自太祖朱元璋至思宗崇禎明亡共歷16帝。其中第二代皇帝朱允炆〔wen文〕在與成祖朱棣〔di地〕爭奪皇帝的內戰中下落不明,第七個皇帝代宗朱祁鈺由於前代皇帝英宗朱祁鎮復辟,死後以王禮葬於北京西郊金山,後雖復帝號並經擴建,規模仍小於其他陵。其他各帝共建陵園14座。

太祖朱元璋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其餘13座帝陵均在今北京市昌平縣東北10公里天壽山南麓,統稱「明十三陵」(圖12)。

明代皇帝迷信風水之說,非常重視陵址選擇。明孝陵曾兩遷寺院,十三陵選址歷時兩年才由數處備選陵址中選定。陵區選擇在背山面水,諸山環抱,溪水夾繞的地區。孝陵位於紫金山獨龍阜玩珠峰下,背依群峰,面對平原,泉壑幽深,林木蔥鬱。十三陵位於天壽山南麓,東、西、北三面群峰聳立,南面溫榆河蜿蜒流過,山青水秀、景色壯麗。十三陵以長陵為主左右排列,形成相對集中的陵區,成為明代陵寢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

明代各陵規模大小不一,但形制大致相同。朱元璋的孝陵和朱棣的長陵,因為一是祖陵,一是北京的首陵,規模都較大。其後各陵,凡是皇帝生前親自督理修造的陵,都比較高大、講究;死後由子孫辦理修築的,則規模較小,也較草率。思宗朱由檢自縊死後,葬于田貴妃墓中,規模最小。

明代各陵園附近設有神宮監,掌管祭祀等事務。各陵還設衛,以駐軍保衛陵寢。今天南京中山門外有孝陵衛鎮,北京昌平縣城內有長陵衛、獻陵衛、景陵衛等衚衕。據沈國元《兩朝從信錄》載,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在昌平州「以四千人立永安營,三千人立鞏華營,無事在州教場操演,有警赴各隘口把截」。可見當時陵寢的防衛是多麼森嚴。

明代初期葬制規定,每陵葬一帝一後,其他宮妃大都殉葬從死,多葬於長陵東南、西南,稱為東、西井。自英宗正統以後,多數陵墓為一帝二後或一帝三後,宮妃從死殉葬的制度被廢除。宮妃死後多葬於北京市西郊金山一帶。這種制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明代統治者政治上的專制腐敗、生活上的荒淫無度。

明孝陵和明十三陵陵園的布局形制基本相同。整個陵園坐北朝南,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為陵園大門、神道,後部為陵寢、地宮。由陵門兩側隨地勢修築垣牆環繞,各山口設關,置敵樓,派兵把守。陵園建築歷經破壞,已殘缺不全,但多數遺迹尚存。

孝陵陵園根據記載,周長約22.5公里。陵區正門叫大金門,門前有「下馬坊」和崇禎皇帝樹立的「禁約碑」。坊上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表示這裡是陵園的入口處,大小官員必須下馬步行。「禁約碑」碑文數百字,重申嚴格保護孝陵的條例。當時農民起義已經席捲全國,它既不能庇佑明王朝,也沒有使孝陵免遭破壞。由下馬坊北至陵丘總長約2.6公里。大金門門樓已毀,僅存三個門洞。門後為神道,呈弧形,半抱一座小山,名梅花山,總長約一公里。神道南端有「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亭,亭頂早毀,僅存圍牆和門洞。碑通高8.87米,為一塊完整巨石製成。碑文工筆楷書,長達2700多字,由明成祖朱棣撰文,歷述明太祖一生功績。神道向西北行,兩側立石象生12對,造型均為兩立、兩蹲,其中象和駱駝最為高大。神道北拐,兩側立華表一對。華表圓柱形,高6.25米,色白如玉,纏柱鏤刻雲龍紋。再北為兩對武將和兩對文臣,各有一對年輕無須者和一對年老有須者。武將身穿甲胄〔zhou宙〕,手執金吾,腰佩寶劍;文臣頭戴朝冠,手持朝笏。這些石刻是明初石雕藝術的代表作。再前為欞〔ling靈〕星門,門已坍毀,現僅存六個石雕的柱礎。經欞星門,繞梅花山北麓,有御河橋。神道曲折並以一座山作為屏障,此為前代陵墓所未見,但為後來清東陵和清西陵沿用。這種作法可使神道延長,給人以神秘幽深的感覺。由御河橋往北緩坡而上,建築物沿正南北軸線排列。進陵門拾級而上,有稜恩殿的石砌殘基。其北為方城,下部有拱形隧道,上部原建明樓,早年已毀,現經整修。方城後面是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封土墳丘,稱為寶頂,周圍磚砌垣牆,稱為寶城。

明十三陵四周沿山以片石或卵石砌築圍牆,山口處建有關隘,周圍約34公里。陵區正門名大紅門,居兩山之中,東名蟒山,西名虎峪山,象徵青龍、白虎,分列左右,守衛陵寢大門。門前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和下馬碑。牌坊為五間六柱廡殿頂,通寬約34米,高約11米,全部用漢白玉石雕成。托腳浮雕雲龍,上立圓雕卧獸。大紅門為單檐歇山頂建築,下部三條券洞,全部磚石結構,紅牆黃瓦,十分莊嚴雄偉。

門後為總神道,直達長陵,長約六公里。南端有「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亭,亭為方形樓閣式,重檐歇山頂,四面有門洞。碑高6.5米,下為巨大龜趺座。碑文長達3000餘字,由仁宗朱高熾撰寫,記述明成祖一生經歷。碑的背面刻清代乾隆皇帝「哀明陵三十韻」詩,兩側還刻有乾隆、嘉慶時修復明陵的記載。碑亭外四角各立白色石華表一座,上雕雲龍紋。碑亭以北長約800米的神道兩側仿照孝陵立石像生。共有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各四個,皆兩卧兩立;文臣武臣各四個,另增加了四勛臣。石刻都用整塊白色石材雕成,形象生動。神道北為華表石柱組成的三門牌樓式欞星門。再北過溫榆河上的七孔御河橋,便可直達長陵。屬於長陵的這條神道,由於以後各陵都建在長陵兩側,並設支道與其相通,而且各支道均不再設石象生,因此實際上為各陵所共有。這是十三陵陵園建築的特點之一。

十三陵雖是一個統一的陵區,但各陵都建在一個小山下面,自成一個獨立的陵園。陵園建築形式大同小異,基本上沿襲明孝陵的形制。每個陵的外面都建有圍牆,南面設宮門,大部門前豎無字石碑。唐代武則天臨死前留遺言在乾陵前立一通無字碑,意思是自己的功過由後人來評說,成為陵前最早的無字碑。明代初年,在為皇陵立碑時,由翰林侍講學士危素撰文,朱元璋看後不滿意,說:「皇陵碑記皆儒生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只好自己撰文,記述其卑微出身,艱難經歷。此後由嗣皇帝撰寫碑文成為祖制。據明《世宗實錄》記載,十三陵中的長、獻、景、裕、茂、泰、康前七陵到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才開始建亭立碑。建成後,當時的禮部尚書嚴嵩請世宗撰寫碑文,結果沒有寫,就空了下來。考察明代歷史,僅太祖和成祖二代有創業和定業之功,而孝陵與長陵神道前已有「神功聖德碑」記述功績。其他各帝均無建樹,特別是明中期以後政治腐敗,皇帝荒淫無度,無功可錄,讓它空著比刻文更能掩蓋其無能和腐敗,更具有欺騙性。

宮門內是稜恩門,有的三間,有的五間。稜恩門內為主體建築稜恩殿,是帝後和官員祭陵行禮的地方。面闊七間或九間,兩廂多建有廊廡。殿後有牌樓門、石五供(香爐一個、燭台兩個、花瓶兩個),再後便是寶城。寶城前部建明樓,寶城下面為玄宮(地宮)。

各陵園中以長陵最大,保存最好。長陵稜恩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台基上。每層都有欄杆圍繞,欄板上浮雕雲龍花紋。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全部用楠木建成。殿內有32根直徑在一米以上的本色大柱,中間四根為獨木,高達14.3米。這樣宏大的楠木結構,而且歷經500多年,仍完整無損,在全國也屬絕無僅有。明樓為方形高樓,重檐歇山頂,檐下嵌榜書陵名,樓中豎石碑,刻皇帝廟號、謚號。寶城直徑約340米。

定陵地宮在1956—1958年進行了科學發掘。定陵是神宗萬曆和皇后的合葬陵。神宗朱翊〔yi義〕鈞昏聵腐朽,怠於政事,揮霍無度,陵墓基本仿照嘉靖永陵建造並且更為豪華(圖13)。

玄宮前面有磚隧道、石隧道和封門的金剛牆,深距墓頂約33米。玄宮由前殿、中殿、後殿與左右殿連接組成,連同甬道通長87.34米,最寬47.28米,高7.2—9.5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全部用石材起券構築。各殿之間有甬道相通。前、中、後三殿之間有石券門,上面雕出額枋、檐瓦等,門上橫樑(管扇)為銅鑄,內設漢白玉雙扇石門。門高3.3米,每扇寬1.7米,面上雕刻九排門釘和鋪首銜環。石門設計合理,靠門軸一面較厚,靠門邊較薄,雖然每扇門重約2噸,但開關仍較輕便。各門內均有自來石頂門。前殿和中殿地面鋪砌方形澄漿磚(俗稱金磚),後殿和兩配殿鋪砌花斑石。

地宮中殿設漢白玉石雕供案三座,放置成品字形。案的靠背和兩側扶手雕龍紋或鳳紋,四周浮雕雲紋。案前設黃琉璃五供,前置青花雲龍紋大瓷缸一口。缸內裝著香油、燈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