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五代十國帝王陵墓

五代十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分裂割據的時期。中原地區王朝不斷更替,前後有梁、唐、晉、漢、周五代。其他地區主要在南方則有十個割據的王國:長江下游的吳、南唐,浙江一帶的吳越,福建一帶的閩,四川一帶的前蜀、後蜀,兩湖地區的楚、南平,兩廣地區的南漢和山西境內的北漢。由於這些政權時間不長且多動亂,其帝王陵墓大部沒有詳細記載。後周帝陵在河南新鄭縣北,保存較好。晉高祖石敬瑭(公元892—942;936—942年在位)墓在河南宜陽縣北12.5公里石陵村。漢高祖劉知遠(公元895—948;947—948年在位)睿陵在河南禹縣西北25公里柏村,地面僅保存冢丘和少量石刻。其他經過考古調查發現、發掘的有南唐李昪〔bian變〕、李璟墓、前蜀王建墓、吳越錢元瓘及吳漢月墓、後蜀孟知祥墓、南漢劉晟墓等。

郭威(公元904—954年),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人,公元951年代漢,建立後周,都開封。歷三世,共10年。後周時期將官田歸民耕種,減輕農民徭役,生產得到發展。世宗時先後佔領後蜀的秦、鳳、階、成四州和南唐的江淮14州,又北攻契丹收復莫、瀛二州,為北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後周諸陵在今河南省新鄭市城北18公里的郭店附近。周庄村南一座為太祖郭威的嵩陵,陵上村西、南和東北三冢分別為世宗柴榮(公元921—959;954—959年在位)的慶陵、世宗皇后符氏的懿陵和恭帝柴宗訓(公元953—973;959—960年在位)的順陵。

據《舊五代史·周書·太祖紀》載,郭威臨終前謂柴榮:「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內。陵所務從儉素,山陵役力人匠並須和雇,不計遠近,不得差配百姓。陵寢不須用石柱、費人功,只以磚代之。瓦棺紙衣,……勿修下宮,不要守陵宮人,亦不得用石人、石獸……千萬千萬,莫忘朕言。」由此可知崇陵修建時的情形。

崇陵與慶陵墳丘較大,周長103米,高19米。懿陵與順陵墳丘較小,周長30米左右,高三—四米。慶陵陵園正方形,每邊長約200米,南部設門。陵前設祭壇。順陵墓室磚砌,平面圓形,穹隆頂,直徑6.2米,高約七米。墓室及甬道壁面彩繪壁畫。墓頂繪星象圖,甬道東側有「文吏迎侍圖」,墓室西側殘存「武吏端斧圖」。

宋代周採用了「禪讓」形式,因而對後周陵墓明令保護。宋史載:高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詔給守陵三戶,歲一享」。金元時期逐漸荒廢。明代初年又曾對慶陵進行大規模修繕。至今園中古柏參天,陵前留有歷代碑刻40餘通。

公元937年李昪滅吳,建立南唐,都江寧(今南京),據有今蘇、皖、贛、鄂以及兩湖部分地區。南唐繼承吳的與民休息政策,經濟得到較快發展。統治者以唐室子孫自居,在典章制度上儘力模仿唐代。李昪(公元888—943年;公元937—943年在位)死葬欽陵(亦稱永陵)。中主李璟(公元916—961年;公元943—961年在位)繼位後政治日趨腐敗,公元958年被迫向後周稱臣。公元961年李璟死於洪州(今江西南昌),迎葬於欽陵之側,號順陵。後主李煜(公元937—978年;公元961—975年在位)時南唐為宋所滅。

南唐二陵的地點,文獻記載不詳。1950年經過考古調查得以發現並進行了發掘。

二陵位於南京市江寧縣牛首山南麓,背後為牛首山的雙峰,左右群山環抱,前面為農田,所謂「背依天闕,面矗雲台」,形勢極為優勝。

二陵的形制保存了漢唐以來陵墓建築的傳統,細部結構、裝飾和隨葬品也大多模仿唐代作風。陵向南,東西並列,相距約50米。建築形制、規模、用材大致相同,都是依山為墳,在山的緩坡上鑿出一片平地,再建墓室,然後周圍填築。欽陵墳冢圓丘形,直徑約30米,封土厚6.5米。最下一層鋪著覆置的瓷碗,排列整齊,上面用石灰、碎石、黃沙層層夯打,既增加強度,又起隔水作用。順陵西、北兩面與山坡相連,形成斜坡形,封土中夾有平鋪的青石板。建造都是磚石並用,欽陵用石料較多。磚的形制可分為長方形、楔形等五種。二陵都有前、中、後三個大小相似的主室,兩旁各附側室,欽陵13個,順陵11個。欽陵全長21.48米,寬10.12米,高5.3米;順陵全長21.9米,寬10.45米,高5.42米。後室建石制的棺床。欽陵後室及側室用長方形石條砌築,頂作覆斗形。其餘用磚建的墓室,頂部為四方合拱形。欽陵中、後室用石板鋪地,其餘各室用磚鋪地。墓門均用巨石封塞。墓室四壁均仿木建築形式做出倚柱、闌額、斗拱、柱頭枋等。斗拱都是簡單的一斗三升式。欽陵的這些部位及後室頂部都施彩畫。底部墁一層厚2.5厘米的糯米汁和石灰混合的泥漿,其上用灰粉刷,然後彩繪。所用顏色有朱紅、赤黃、石青、石綠、赭等色。彩畫用工筆技法,內容多為纏枝牡丹、海石榴花、寶相花、柿蒂、仰覆蓮、蕙草等花卉。後室頂繪星座圖,與後室底部雕刻的河流圖上下輝映。順陵原有類似彩畫,大部已脫落。欽陵中室北壁兩側為整塊青灰岩,各有一尊高浮雕披甲持劍武士像,上方橫額浮雕「雙龍戲珠」圖像。棺床上部邊緣雕刻海石榴花,座側浮雕八條舞龍。後室兩扇門用整塊青石板製成,高2.24米,厚0.15米,共寬2.4米。面上刻有裝置門釘和門環的孔。

二陵均被盜,僅出少量陶俑、陶制動物、玉石哀冊、銅器、鐵器以及陶瓷器碎片。陶俑造型生動,裝飾、表情各異,有拱立、持物、舞蹈的男女俑,持劍、持盾的男俑以及人首蛇身、人首魚身的俑,其身份包括妃嬪、貴婦、侍女、舞姬、內侍等。哀冊內容為歌功頌德之詞。

唐末,錢鏐〔liu流〕(公元852—932年)在今浙江一帶的十三州之地建立割據政權。公元902年稱吳王,後梁時被封為吳越國王。公元978年被宋滅亡,歷經三代五王,共80多年。

錢鏐卒於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明宗「以王禮葬,仍賜神道碑」。吳越王墓分布在杭州市郊和臨安縣兩地,均建於背山面江的山坡上。錢鏐墓位於臨安縣城東北太廟山下。附近還發現了幾座吳越王室墓。在縣西約2.5公里的明堂山發掘了錢鏐之父錢寬墓,在縣南功臣山下發掘了其子錢元玩墓。這幾座墓屬吳越早期,墓室結構基本一致,都是多耳室券頂磚室墓,前室長方形,後室呈船形。第二代吳越王錢元瓘(公元887—941年;公元932—941年在位)墓在杭州市郊玉皇山下,墓前有明嘉靖年間所立「吳越國文穆王墓」碑。東面施家山南麓為其次妃吳漢月墓,兩墓相距約400米。西面玉屏峰下為其子錢弘佐墓,墓前有清乾隆年間杭州太守李公亨所立神道碑,墓已被毀。錢元瓘和吳漢月墓於1958年和1965年發掘。

錢元瓘、吳漢月兩墓結構、用材、彩繪、雕刻、隨葬品基本一致,皆為石槨墓。錢氏墓分前、中、後三室,吳氏墓僅前、後二室,前室兩側有耳室。石槨均用紅色砂礫岩厚石板製作,此種石料不產於杭州附近,系從外地採運而來。封門和門框用大塊石灰岩鑿刻,連接處都作出榫卯。前室原施彩繪。後室四壁雕刻圖像,表面施朱、紅、綠等色彩繪。上層為寬頻狀牡丹圖案,中層為四神,下層為十二生肖神像。後室石槨頂部刻天文圖,以北極為中心,星象位置相當準確,星和星之間用線聯接,構圖簡明,星象連線及周圍貼金裝飾。它比現存蘇州石刻星圖早300多年,直徑約大一倍,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隨葬品中有一批珍貴的「秘色瓷器」。製作十分工整,胎質細膩堅實,多呈淺灰色。釉色以青和青綠為主,有的面上還以貼金裝飾。

前蜀是王建(公元847—918年)在四川帶建立的割據王國。王建,許州舞陽(今屬河南)人,唐天復三年(公元903年)被封為蜀王,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在成都建立蜀國,史稱前蜀。王建在位12年,死後由子王衍繼位,七年後被後唐所滅,衍被殺。

王建墓名永陵,在今成都市老西門外高地上。1942—194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進行了發掘,使這座湮沒千年的陵墓重現在人們面前。

永陵封土為陵,封土圓丘形,夯築,基部周圍用條石壘砌,直徑約80米,高約15米。其外有間隔1.5—2.5米的三道磚基,似為陵垣遺迹。正南面磚基之間有包磚夯土墩台一對。陵前原有石刻。1971年在陵南300米處出土一軀巨大的文官石像,頭戴冠,身佩劍,雙手執笏〔hu戶〕,線條粗獷。石像保存完好,高3.8米,連座通高4.1米,用整塊青石雕琢而成。陵前設置高大石像在五代十國其他陵墓中尚未發現。

墓室南向,無墓道,全長23.4米。由14道紅沙岩砌築的拱券組成,分為前、中、後三室,每室裝木門一付,室間有甬道相通。室壁面上塗抹細泥、白堊,上施天青色和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