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漢代帝陵

公元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建都長安(今西安)。自高祖劉邦至平帝劉衎〔kan看〕共歷11帝,建陵園11座。據文獻記載:劉邦稱帝後第二年開始營建陵園,此後的西漢各帝都在生前就為自己營造巨大的陵墓。從本世紀60年代初開始,文物考古工作者對西漢諸陵進行了多次實地勘查,基本上確定了諸陵的方位和陵園的建制、布局。

西漢11座帝陵(圖4),分為南北兩大陵區,分別位於漢長安城北的咸陽原和長安城東南的白鹿原、杜東原。分布在咸陽原上的有九座,西自興平縣南位鄉,東至高陵縣馬家灣鄉,綿延50餘公里,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區域。最東一區以高祖長陵為中心,西為惠帝安陵,東為景帝陽陵。最西的一區武帝茂陵在西,昭帝平陵在東。中部的一區,以元帝渭陵為中心,西為成帝延陵,東為哀帝義陵,西北為平帝康陵。最東一區是西漢最早的幾個帝陵,位於漢長安城以北,與都城隔渭河相望。長陵南與長安城北面居中的安門大街正相對應。陵墓的排列,體現了古代左昭右穆制度,這一點對後世帝陵的排列產生了很大影響。白鹿原上為文帝霸陵和其母薄太后的南陵,杜東原上為宣帝杜陵。

西漢初年高祖和呂后陵墓,在同一陵園內,此後,帝後的陵墓各自修築方形陵園,陵園垣牆用夯土築成,有的至今地面上還很清楚。帝陵陵園一般邊長410—430米,牆基寬8—10米,據牆體收分推測,牆高約10米左右。後陵陵園一般邊長330米,個別較大者邊長近400米,牆基寬四米左右。每面垣牆的中央各闢一門,門前立雙闕,兩側建房屋。四座門的形制大小基本一致,據分析東門為正門。漢宣帝和孝宣王皇后陵園的東門門址經過發掘,中間為門樓,中央為通道,門兩側有左右塾,兩翼有配廊。通道中間有門檻,門檻左右各有門墩一個,地面鋪素麵方磚。塾的四壁置壁柱。配廊中間有隔牆。塾與配廊前面均有檐廊,廊外地面用河卵石鋪設規整的散水,用以承接雨水,保護地面。

西漢帝陵和陵園的建築布局受到都城建制的影響。大多數陵墓在陵區的南部,帝陵在西,後陵在東,這種布局和長安城內皇帝所居的未央宮在西南部、皇太后所居的長樂宮在東南部非常近似。陵墓居陵園中央,陵園四面各闢一門,正門在東,其形式和未央宮的主體建築——前殿在宮城中央、四面各闢一宮門、東門為正門的布局也是非常相似的。

陵墓構築方式分為兩類:一類為「鑿山為藏」、不起墳丘,如霸陵。西漢諸侯王陵墓多採用這種形制,如已發掘的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山東曲阜西漢魯王墓。後世帝陵有的也採用此制,如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另一類是「穿土為壙」,地面上夯築起高大的墳丘。墳丘都作覆斗形,底部和頂部平面多為方形,少數為長方形。底部長寬約150—170米,高約20—30米,其中以茂陵墳丘最大。有的墳丘在靠近頂部時,四邊內收形成二層台階式。這種覆斗式墳丘外觀似堂,漢代稱「方上」,給人以壯觀、堅固之感。《後漢書·禮儀志》注引《皇覽》的記載:「漢家之葬,方中百步,已穿築為方城。其中開四門、四通,足放六馬。」經過鑽探的杜陵,四面正中各有一條平面呈梯形的斜坡墓道,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填土均經夯築。

漢代是我國歷史上厚葬最盛行的時期。《晉書·索琳傳》載:「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獻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以節儉著稱的漢文帝生前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實際上因山為陵的工程十分浩大,「發近縣卒萬六千人,發內史卒萬五千人」(《史記·孝文本紀》),僅兵士就動用了三萬餘人。漢昭帝暴亡,由大司農田延年負責搶修陵墓,僅為運河沙就徵用了長安附近的牛車三萬輛。漢成帝為了修建陵邑,於鴻嘉元年(前公元20年)借口地勢不利,將已營建16年之久的延陵作廢,決定在長安東新豐縣境內重建新陵,名昌陵。由於昌陵附近地勢較低,積土為陵的工程十分浩大。「昌陵因卑為高,積土為山,……卒徒工庸以鉅萬數,至燃脂火夜作,取土東山,且與谷同賈(價)。作治數年,天下遍被其勞,國家罷敝,府臧空虛,下至眾庶,熬熬苦之。」(《漢書·陳湯傳》)結果是數萬名徒卒日夜勞作、經營五年仍未完工,只得停止,繼續修建延陵。

關於帝後合葬,《史記·外戚世家》集解引《關中記》載:「高祖陵在西,呂后陵在東。漢帝後同塋則為合葬,不合陵也。諸侯皆如此。」根據調查,西漢11陵的確是帝後合葬、同塋不同陵。長陵帝後共用一個陵園。自景帝陽陵開始,帝後各自建築陵園。後陵多在帝陵之東,但也有少數例外,如茂陵李夫人、渭陵王皇后、安陵張皇后,或因死時未立後位,或因生前受貶。後陵墳丘的形狀一般與帝陵相同,但規模較小,西漢晚期更為明顯,這與當時后妃地位下降顯然有關。

帝後陵的「玄宮」尚沒有發掘的實例。但從文獻記載結合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廣陽頃王劉建夫婦墓等的發掘情況可以了解其概貌。劉勝夫婦墓位於河北省滿城縣西南陵山上,鑿山為藏,南北並列。劉勝墓全長51.7米,最寬處37.5米,最高處7.9米,結構仿生前宮室。甬道、耳室、中室內原建有瓦頂木結構房屋,甬道及南耳室內放置車六輛、馬16匹。後室用石板建成石屋,內置棺槨,周圍開鑿一道迴廊。劉勝夫婦均著以玉片、金絲編綴的金鏤玉衣,屬天子等級(圖5)。劉建夫婦墓位於北京市西南大葆台。兩墓東西並列,穿土為壙,上部封土連成高大墳丘。劉建墓(一號墓)墓道內隨葬車三輛、馬13匹。墓室南北長26.8米,寬21.2米,內設「黃腸題湊」。題湊用長條形柏木頭向內層層壘砌,共30層,內部分為前室、後室和內迴廊,又名「正藏」。其外以豎立的松木枋構成外迴廊,寬3.6米,中間以豎立的木板隔為兩重,前面有甬道,總稱為「外藏槨」(圖6)。

漢代厚葬之風甚盛,隨葬品種類繁多,舉凡生前所用物品無不具備。劉勝夫婦墓隨葬品達4200多件,許多具有極高的科學、藝術價值。帝後陵的隨葬品自然更為珍奇華美、數量巨大。《漢書·貢禹傳》載武帝死時「昭帝幼弱,霍光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yi意〕藏之」,「昭帝晏駕,光復行之」。其他各陵也應大體近似。

陵墓附近分布陪葬坑,有的則位於墓道以內。陪葬坑有的是磚砌牆壁,有的設枋木壘成的「槨箱」。坑內放置大量陪葬品,有金銀珠寶、陶俑、明器,還有實用的車馬、錢幣、糧食等。長陵陪葬墓楊家灣漢墓的陪葬坑出土彩繪兵馬俑、漆器、陶器等達2000餘件。

陽陵的陪葬坑在王皇后陵正南300米處,已發現24個,佔地面積96000平方米。坑作南北向的長條形和中字形,長度不等。東西共14行,行距20米,每行坑數不一,最少一個,最多六個。坑為地下隧道式,木框架結構。坑底橫鋪木板。兩側壁下設縱向的墊木,上立方柱,其間鑲嵌枋板,並以榫卯套合。頂部先架枋木,再鋪棚木。南北端有斜坡通道。坑內埋葬有木質彩繪車馬和木俑、彩繪陶俑、彩繪陶動物模型,以及兵器、農具、工具、陶器等。陶俑兩臂為木質。從殘存痕迹觀察,俑身原穿絲綢製作的戰袍,外套木片製作的鎧甲。

西漢帝陵的陵園旁邊多建立寢園。園內以寢殿為中心,配以便殿等構成一組建築群。寢殿陳設皇帝的衣冠、幾仗、象生之具(神座),由宮人像生前一樣侍奉。《後漢書·祭祀志》記載:「古不墓祭,漢諸陵皆有園寢,承秦所為也。」當時還有「日祭於寢」的禮儀制度,說明秦漢時代的「寢」應是先秦墓上建「堂」的發展,已有用於祭祀的功能。便殿則是存放帝王生前衣物、葬儀用具,以及參與陵事活動和管理的官員辦公、休息、宴飲的場所。西漢初帝陵寢殿大多建在陵園裡,高祖和呂后陵的寢殿就在陵墓的一側。大約從景帝開始,寢殿移到陵園以外,一般在帝陵東南,獨立成園。目前尚存建築遺迹的有景帝陽陵和武帝茂陵,均在陵園外東南方。而經過鑽探和發掘的宣帝杜陵和王皇后的寢園均在陵園南側。

杜陵寢園四周築牆垣,北牆利用陵園南牆的一段。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南三面有門,內有寢殿和便殿兩組建築。寢殿在西部,為大型宮殿建築,通寬13間,進深五間。壁柱下部置基石並箍以八角形鎏金銅鑕〔zhi至〕,牆壁內抹糠泥,外塗白堊〔e餓〕,復施粉紅色。殿堂四周建迴廊,迴廊外為卵石鋪砌的散水。整座建築顯得莊重典雅,富麗堂皇。便殿在寢殿以東,是一組多功能的建築群,由殿堂、院落和成套的房間組成,每套房屋間數不一,面積不等,布局結構各異,表明其作用不同。後陵寢園布局與帝陵相似,但規模較小。據《漢書·貢禹傳》記載:武、昭、宣三帝陵園中奉陵宮人竟達數百人之多。這樣的規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