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兩周王陵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至前771年)自文王至幽王共歷13王。東周(前770年至前221年)自平王至赧〔nan腩〕王共歷25王。關於西周與東周天子的陵墓,史書記載簡略不全。洛陽金村和王城發現的戰國時期大墓,許多學者認為是周王和西周公的陵墓。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以後,東周王室衰微,政治上、軍事上形成了諸侯爭霸局面。在喪葬制度上也出現了「禮崩樂壞」的情況,各國諸侯紛紛仿效天子,超越原有禮制規定,修建宏大的陵墓,隨葬眾多的器物。

目前已發現的諸侯國君陵墓有:北京市房山區燕侯墓和河北省易縣燕王墓,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河南省浚縣衛侯墓,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貴族墓,山東省淄博市臨淄故城齊公墓和田齊王陵,河南省新鄭縣鄭公墓,安徽省壽縣及淮南市蔡侯墓,陝西省鳳翔縣及臨潼縣秦公陵墓,湖北省隨州市曾侯墓,河南省輝縣魏王墓,河北省邯鄲市趙王陵,河南省淮陽縣及安徽省長豐縣楚王墓,河北省平山縣中山王墓等。這些陵墓多數屬東周時期,其中一部分經過考古發掘,年代、墓主比較明確,也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的喪葬制度。

兩周時期的諸侯國君承襲商代制度,都有獨立的陵區。陵區的位置或者在國都城外,或者在國都城內。在國都城外的有衛侯墓、秦公墓、魏王墓、趙王陵、田齊王陵、楚王陵、蔡侯墓等,大多位於丘陵地帶,距都城近者僅數里,遠者近百里。在國都城內的多數屬於弱國,為了陵墓安全,常位於都城內一隅。如春秋時期鄭公墓在東南隅,齊公墓在東北隅,東周王墓可能在成周(今洛陽市東)的東北部。

國君陵墓中已發現陵園的有秦公陵墓、秦東陵和趙王陵。陵園平面近方形,四周有的利用天然溝崖,有的開挖壕溝,有的夯築垣牆。每個陵園內多數埋葬一代君主,另有陪葬墓和陪葬坑。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有兩種族葬墓地。埋葬貴族的「公墓」由「冢人」掌管,按貴族的爵位等級安排墓的位置及墳丘的高度。埋葬平民的「邦墓」則由墓大夫負責,不同家族在墓地中有各自的地域。已發現、發掘的兩周時期的貴族墓地基本上屬於排列有序的公墓,如晉侯墓、秦公墓、趙王陵、燕侯墓等,具體排列方式則不一定盡如《周禮》所記。

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開始出現在墓上構築墳丘,已知的戰國時期諸侯國君墓上都築有高大的墳丘。墳丘用土夯築,形狀有覆斗形和圓丘形,底部長寬可達40米左右,最高的達10餘米。趙王陵和田齊王陵都建在山崗上,顯示出皇權的至高無上。

兩周時期繼承殷代墓上建「享堂」的遺風,屬於西周中後期的衛侯墓,墓口上的夯土建築基址大於墓口的範圍,厚1.5米。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公陵和戰國時期的魏王墓、趙王陵墓上都發現有建築遺迹。中山王〔cuo錯〕墓上的享堂類基址可復原為周繞迴廊,上覆瓦頂的三層台榭式建築。

兩周時期諸侯國君中已經出現夫妻異穴合葬,戰國時期這種制度更為流行。大部分是兩墓並列,一大一小,少數是一夫兩妻並列。

墓室都為土坑式,大部分有兩個墓道,平面呈中字形。有的只有一個墓道,如安徽蔡侯墓、臨淄齊公墓。個別的沒有墓道,如曾侯乙墓,或有四個墓道,如秦東陵第1號陵園的2號墓。陵墓附近都設車馬坑,埋葬真車真馬。淮陽楚王墓的二號車馬坑,埋車23輛,車有單轅、雙轅兩種。

西周時期墓中的棺槨葬具有明確的等級區分。據文獻記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到東周時期這種制度就被打破了。如曾侯乙墓槨室分為四部分,內置雙重木棺,中山王墓有四層套棺,湖南湘鄉發掘的兩座大夫級的墓葬棺槨多達五重。槨室都用枋木壘砌,搭接處以榫〔sun損〕卯相連。為了防盜、防潮,北方地區多在墓室內積石、積炭或屯砂。如經過發掘的秦公墓、魏王墓、齊公墓、中山王墓等。南方地區則流行在墓室內填充青膏泥。陵墓中的隨葬品以成套的禮樂器等各種青銅器為主,禮器中又以鼎和簋最為重要,它們的數量和組合標誌著墓主地位的高低。中山王墓、曾侯乙墓均出土大小成列的九鼎,魏王墓、燕下都16號墓則隨葬仿銅的陶鼎九件,符合東周天子諸侯用九鼎的禮制。出土的編鐘以曾侯乙墓最為完整。殺人殉葬的制度,在兩周時期一直存在,但數量逐漸減少,如秦公一號墓有殉人166人,曾侯乙墓有殉人21人。

周平王東遷以後,居洛邑王城(今洛陽市澗、洛兩河交匯處)。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因避王子朝之亂,徙居成周,赧王時又從成周遷回王城。前後200年間,居成周的有九個周王。考王時(公元前440—426年在位)封其弟於王城,號西周桓公。西周第三代惠公時又封其少子於鞏(今河南省鞏縣西)以奉周王,號東周惠公,此後周王畿地區由東西周公分治,直到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滅周。

據《史記·周本紀》集解引《皇覽》記載:「靈王(公元前571—545年在位)冢在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其冢民祀之不絕。」「景王(公元前544—520年在位)冢在洛陽太倉中。秦封呂不韋洛陽十萬戶,故大其城並圍景王冢也。」集解又引宋衷曰:「威烈王(公元前425—402年在位)葬洛陽城中東北隅。」所記位置均在今洛陽市東的漢魏洛陽故城附近。

1928年河南省洛陽漢魏故城內東北部金村有八座大墓被盜。據加拿大人懷履光《洛陽故城古墓考》一書介紹,這八座墓排列有序,分為南北兩排,北排六座,南排二座。形制均為一個墓道,平面呈甲字形。其中五號墓墓口方形,長寬各約12米。墓道長約80米,寬約三米。木構槨室,周圍積石積炭,墓底鋪石板。槨室內壁漆成深棕色,頂部繪有圖案並嵌有鑲琉璃的圓形銅飾。槨室中置兩重棺,棺的左側和墓道與槨室之間陳放隨葬品。墓道兩側有「馬坑」,坑內出錯金銀車馬器。

這個墓地出土大量青銅器、玉器、漆器、銀器等。其中錯金銀的鼎、敦、壺、鏡等銅器,透雕鑲嵌的璧、珮、帶鉤等玉器以及銅和銀的人物像等製作極為精美,當屬王室用器。許多銅器上鑄刻銘文,作器者皆為周朝的宗室或大臣。其中最著名的為二套共14件的(廠下驫)〔biao標〕氏編鐘和一對令狐君嗣子壺。前者銘文共65字,內容記載周威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三晉伐齊進入長城事,可與古本竹書紀年相印證。後者為令狐氏後裔所作,年代約當公元前400年前後。其他有些器物時代則屬戰國晚期。漢魏故城在東周時為成周所在地。這處墓地很可能是周敬王遷成周后幾代周王的墓。

洛陽市王城東北隅發現四座較大的戰國墓,東西排列,互相毗鄰。形制均為一條墓道向南、平面呈甲字形的墓。其中二座已發掘。一號墓墓室口大底小,口部長10米,寬9.1米,近正方形。墓道為斜坡式,長約40米。墓內填土均經夯打。墓室及墓道壁上彩繪紅、黑、黃、白四色組成的圖案。木槨為長方形,槨底有墊木15根,槨外積石積炭,槨內置漆棺。墓內出土的一件石圭,上有墨書「天子」二字。在這四座墓以南,發現一個長方形車馬坑,內埋一車、四馬、一犬。此外,在王城東城垣內,還發現多座甲字形墓。其中一座墓的四壁經過整修,槨用圓木壘成,外有積石積炭,內有兩重漆棺。隨葬品中有銘刻「繁陽之金」的銅劍一件,字以紅銅錯鑲。王城內發掘的幾座甲字形墓,年代均屬戰國時期,可惜均被嚴重盜擾,隨葬品殘留不多。這些墓位於王城之內,排列有序,規模巨大,墓主身份決非一般貴族。據文獻記載,戰國時期居住在王城內的最高統治者是西周公。這些墓的主人應為西周公及其親屬。

燕是周初武王分封的一個諸侯。《史記·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的始封地在何處,歷史文獻的記載眾說紛紜。直至70年代,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遺址和燕侯墓地的發現、發掘,才使這個問題得到解決。

燕侯墓地位於琉璃河遺址東部,西北為西周時期燕國都城遺址。在這裡先後發掘過帶一條墓道、兩條墓道或四條墓道的大墓多座。這些大墓分布在約5萬平方米的範圍內,排列則無一定規律。大型墓和部分中型墓有「車馬坑」,多在主墓北面。有的整車平放,殺死的馬放在車轅兩側;有的先將殺死的馬排放坑底,再將拆開的車部件放置其上,車輪斜倚坑壁。1986年發掘的1193號墓,是最大的一座。墓室口大底小,口長7.68米,寬5.35米,四壁整齊。墓室的四角上各有一條墓道,均為斜坡式,長4.05—5.55米、寬一米左右。這種在四角開設墓道的形制在其他地方尚未發現過。槨用方木構築,四壁由五一六塊疊置,槨頂用13塊覆蓋,槨底用九塊平鋪。部分隨葬品放在槨上,填土夯築以前普遍蓋有草席。該墓被盜,棺制不詳,出土隨葬品較少,重要的有漆盾和帶銘文的銅罍〔lei壘〕、銅盉〔he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