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帝王陵寢發展簡史

帝王陵墓及附屬建築合稱為陵寢。我國自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代至最後一個封建制王朝清代歷時3000餘年,其間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和地方政權共有帝王500餘人。至今地面有跡可尋、時代明確的帝王陵寢尚有100多座(處),分布在全國的半數以上省區。我國的帝王陵寢不僅數量眾多、歷史悠久,在世界上獨一無二;而且布局嚴謹、建築宏偉、工藝精湛,具有獨特的風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帝王陵寢雖出現於夏商時代,但陵墓的形制、葬具、禮儀等基本的埋葬制度卻起源於更早的原始社會。

大約在18000年前生活於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已經有了埋葬死者的墓葬,並隨葬死者生前使用過的工具、用具、裝飾品。此後是長達數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各地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分屬不同族群的墓地。這些墓地都屬於以血緣劃分的氏族公共墓地。死者的位置、頭向、葬式、葬制以及隨葬器物的組合、數量都有一定的規律,每個成員的地位基本上是平等的。

距今約4000—5000年前,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一些部落由於生產力發展、社會分工擴大,出現了貧富分化。這種變化在墓葬中的反映是許多地方發現了形制大、隨葬品多而精美的大墓和女子附屬於男子的夫妻合葬墓。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墓地發現的133座墓葬中有14座使用了木質棺槨,每座墓的隨葬品約三四十件,最多的一座達180多件。

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其年代和地域都和「夏」有密切聯繫。在已發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僅有大型墓九座,佔總數不到1%。這些大墓排列有序,死者多系男子,墓室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內放置棺槨作為葬具。各墓隨葬品數量多達一二百件,包括成套陶、木、玉、石等質地的樂器、兵器、工具及各種生活用具,其中一部分是具有禮儀性質的禮器。陶器外表施以多種顏色的彩繪,紋樣有雲紋、回紋等,一件陶盤內壁彩繪著可能屬於氏族部落標誌的蟠龍紋。彩繪木器有案、俎、幾、盤等。一件石灰岩打制的特磬長80多厘米。另外還殉葬整豬或豬下頷骨等。這些大墓的形制繼承發展了新石器時代以來黃河中下游各部族的墓葬特點,並奠定了以後數千年我國中原地區墓葬的基本形式。

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初,禹之子啟自立為王,王位改為世襲,從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此後,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歷代帝王不僅生前營建豪華的宮室,死後還要建造宏大的陵墓,希望繼續享樂。至秦漢時期,陵墓及各種功能的附屬建築已構成一組布局嚴謹、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祭祀禮制及陵區管理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秦漢以後歷代陵區、陵園的布局,各類建築物的設置、結構、功能,陵墓的構築形式,殉葬品的種類、組合等各方面既有沿襲繼承,又有發展變化,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的陵寢則程度不同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葬俗。歷代陵寢及其變化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各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

自夏商以後,歷代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緣關係,實行「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集中在一個地區。在陵墓和附屬建築的周圍還划出一定的地帶作為保護、控制的範圍,稱為陵區。陵區佔地之大非常驚人,周長少則十數里,多者百餘里,甚至數百里。陵區的各種建築物都有周密的規劃布局。陵區的設置最遲在商代晚期即已出現,一直延續至清代。陵區一般都選建在離都城不遠的地方。東漢以後陵區選擇受堪輿之術 的影響,大多背山面河或面對視野開闊的平原。

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商代後期盤庚遷殷以後的帝王都埋葬在安陽洹水以北,武官村與侯家莊一帶,隔河與小屯宮殿區相對。陵墓排列比較密集,形成相對集中的陵區。兩周國君和列國君侯也都建有自己的陵區。有的建在城外平川地帶,有的建在都城外的丘陵地帶,有的則建在城內一隅。各陵的排列已有一定的規劃。

西漢帝陵分布在長安西北二道原上,東西一線排開,綿延數十公里。唐代18座帝陵分布在關中盆地北部二道原上和北山各嶺,東西綿延100餘公里。各陵分布較為分散,可以自成陵區,但它們的排列又有內在聯繫,也可以視為一個統一的陵區。

東漢、南北朝及北宋的帝陵大多以幾個帝陵為一組,形成幾個相對集中的較小陵區。明清二代陵區的布局發生了很大變化,每個陵區都以一個主陵為中心,其他各陵按左昭右穆順序排列。這種集中陵區的設置,既便於管理還可以造成一種宏大的氣勢。

秦和西漢時期在陵區附近設置城邑,並以陵號命名,稱為陵邑。秦始皇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為修建陵園設置了麗邑。西漢成帝以前各陵都在附近設置陵邑,遷徙關東豪族和功臣貴戚供奉陵園以便進行控制。此後各代陵墓未再設置陵邑。

陵園可能出現於東周時期。初期的陵園,有的利用天然溝崖作屏障,多數則在陵的四周挖掘隍壕或夯築圍牆。陵園一側有門,園內除陵墓外,沒有其他附屬建築。

到秦始皇時,陵園的布局既繼承了秦國的陵寢制度,同時又吸收了東方六國陵寢的一些作法,規模更加宏大,設施更加完備。總體上仿照都城宮殿的規劃布置,充分體現了中央集權制封建皇權的至高無上。陵園建雙重垣牆,外城四角設警衛用的角樓。根據當時以西為上的慣例,整個陵園坐西朝東。陵園內有寢殿、便殿、左右飼官建築和陪葬坑。陵園以東有陪葬墓區和兵馬俑坑。

陵墓上建造用於祭祀的建築起源很早,至遲在商代晚期已經出現。到戰國時代,諸侯國君的陵墓上這種建築已經普遍存在。秦始皇不但生前就在渭水以南為自己建立了宗廟,設立神主,並在陵側建寢,設衣冠用具以便就近接受日常祭祀。

西漢繼承了秦代陵寢制度並有所發展。陵園平面呈方形,只有一重城,陵墓居陵園中央。諸陵方向都坐西朝東。在四面門闕中,東門和北門較寬大,和長安城宮廷門闕的規制一致。陪葬墓區也在陵墓前方。西漢初期帝後在一座陵園內異穴合葬。寢殿建在陵園內,陵廟則建在遠離陵墓的都城內。從文帝開始,帝後各建一座陵園,仿照生前宮室位置,帝陵在西,後陵在東。寢殿等建築從陵園內移到陵園圍牆以外,其方位則因地勢而定。景帝時,在文帝霸陵旁邊建廟,此後這種陵旁立廟的制度一直延續到西漢末。

東漢時期,陵園布局發生了較大變化。自明帝開始,陵園四周不設垣牆,代之以「行馬」(木製警戒設施)。陵寢改為坐北朝南,和洛陽宮城方向一致。廢除了陵旁立廟的制度,而在陵墓前建「石殿」專供定期朝拜和祭祀大典之用,以加強墓祭功能。這對唐宋以後獻殿、上宮等的設置影響很大。各陵前普遍設置神道及石刻。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分裂割據、戰爭頻繁、經濟凋敝,多數帝王不得不暫時放棄秦漢以來建築豪華陵寢和厚葬的制度。北方的魏、西晉及十六國時期的君主,或者懼怕遭到盜掘,或者採用本族葬俗,大多採用「潛埋」方式,不起墳丘,並廢除了建造陵寢及上陵禮儀。北魏孝文帝時,由於政治上、經濟上趨於穩定和發展並推行了漢化改革,開始恢複漢代的陵寢制度。如大同市方山永固陵(文明太后陵)不僅有高大的墳丘,前面還有屬於祠廟性質的石構建築以及石闕、石刻等。東晉南朝帝陵多因山為體,方向依山川形勢而定,沒有一定規律。墓前建享堂並恢複了漢代的上陵禮儀。陵前辟有較長的神道,兩側設置石刻。

唐代陵寢不僅規模超過前代,而且布局更為周密。從乾陵開始,陵園的平面布局全部模仿長安城的規制設計。陵園坐北向南,從後到前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陵墓和祭祀性建築。墓上建高大的墳丘,高踞陵園北部。墓前建獻殿(寢殿)供上陵朝拜、舉行重要祭典使用,四周築圍牆,每面各闢一門。這種前朝後寢的布置類似長安城的宮城。供靈魂起居及宮人、官吏居住的寢宮(下宮)大都建在陵園西南方數里的地方。這種將獻殿和寢宮分建兩處的制度,更突出了祭祀典禮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為闕及神道。陵園南門(朱雀門)向南,有三對土闕。之間的神道兩側陳設石人、石馬等。這一部分象徵長安城皇城的三省、九寺等衙署。第三部分為前方兩側星羅棋布的陪葬墓。這一部分類似長安城外郭城的坊里。整個布局以南門為正門,以南北向為中軸線,東西對稱,體現了南面而立、北面而朝的設計思想。唐代陵園的布局對後代帝陵產生了重大影響。

北宋陵園的布局基本沿用唐代的制度,只是下宮從陵墓的前面移到了北面。南宋諸帝死後,為了日後歸葬中原,因而只建臨時性的陵墓,規模小,建築簡單,既無陵台又不置石刻群,稱為攢宮。陵墓前面建上宮和下宮,布置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上宮在前,內設獻殿。元朝沿用蒙古族的「潛埋」葬俗,不起墳,葬後讓馬把地面踏平,無陵號,不建陵園。

明清陵園的布局,基本上沿用唐宋的規制,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