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 第一節 宋代的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發明之後,人們用木板做原料,相當省錢。一部書版,可以印出幾百部,幾千部,比起一字一句地靠手抄寫,真是簡便多了。它的發明和推廣,對文化的普及和發展,確實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雕版印刷還是有它的缺陷。第一,每印一頁書就得刻一塊版,每印一本書就得刻一副版,人力物力耗費甚多。第二,一部大書往往要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完成;如果印了一次不再印第二次,顯然是很大的浪費,倘因不得已的事故半途而廢,損失更大。第三,一塊塊書版,佔據著大量空間,保存起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針對這些缺點,我們的祖先又繼續鑽研,努力改進,終於發明了比雕版印刷術更為先進的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的原理和雕版印刷有相同的地方:這就是都先製成凸出的反體字,而後刷上墨,把它印在紙上。不同的地方是:雕版印刷是用整塊的書版,而活字印刷用的是一個個單字。印書時,先把需要的單字排成版,就可以印刷了;印完後,再把書版拆開為一個個單字,以備下次排印。這樣,一副活字可以根據不同的書稿一次次地排版,就可以印出許多部不同的書,既省錢,又省力,印刷又快,大大提高了印書的效率。這種活字印刷術,就是我們的祖先首先發明的,它的發明者就是我國宋朝的畢昇。

畢昇是北宋中期即公元11世紀人,關於他的生平事迹我們知道得太少了。同時代的著名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年),曾著了一部《夢溪筆談》,這是一部用筆記體裁寫成的關於我國古代科學成就的書,其中有一段關於畢昇的記載,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材料了。後人提到畢昇的事迹,也都是照抄或摘錄沈括的原文。《夢溪筆談》中說他是一位「布衣」,也就是說他是一位沒有做過官的普通平民百姓,但他究竟是什麼樣的普通百姓也就無從知道了。有人因為沈括在書中另一地方說到一位「老鍛工畢升」,以為就是畢昇,因而推測他是一位鐵工。但是就年代推算起來,似乎不可能是同一人。也有人說他是刻字工人,這也是推想,缺乏文獻根據。電影《畢昇》,說他在杭州開設畢氏活字印書鋪,也是虛構的,不可信。畢昇的籍貫無從考查,有人說他是四川人;有人因為沈括是杭州人,因而推測畢昇可能也是杭州人,這些都沒有充分根據。在發現新材料以前,畢昇的生卒年月、出生地點和職業只好存疑了。

現在我們知道的畢昇的唯一事迹,是他在北宋仁宗慶曆年間,即公元1041—1048年,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件事記載在《夢溪筆談》中。

按照沈括所記,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可分為三個主要步驟。首先是制活字。他用一種質地細膩的粘土(膠泥),製成一個個像銅錢那樣薄的小泥塊,像刻圖章一樣在每一塊上刻一個字,放在火上燒過,就成了堅硬的活字。每字都刻好幾個,對於「之」、「乎」、「者」、「也」這些常用字,每字刻20多個,以備排版時一字重複出現時使用。這些活字是活字印刷的基本工具。其次是排版。先預備一塊鐵板,上面鋪上一層松脂、蠟和紙灰一類的東西,再用鐵做一個書版大小的鐵范(鐵框)。印書時先把鐵范放在鐵板上,依照書稿把所需要的活字排在范內,排滿版後,就把鐵板放在火上烘一下,使松脂和蠟稍一熔化,再用平板按壓一下,使字面平整。等到松脂和蠟凝固了,這活字就牢固地膠著在版上,排版的手續就完成了。最後一步,就是在版上施墨印刷。如果要加快印刷,可以用兩塊鐵板替換,一版印刷,一版排字,前一版印刷完畢,後一版就準備好了。這樣互相交替著用,既可節省時間,又可提高印刷效率。印刷完了,再把鐵板放在火上烘一下,等松脂和蠟熔化,就可以把活字取下來,以備下次使用。在這一過程中,印刷的三個主要步驟——制活字、排版、印刷,已經完全具備了。因此,畢昇的這一發明,雖然還很原始簡單,但它的基本原理與現在通行的鉛活字排印方法完全相同。從這裡可以看到畢昇是很有科學頭腦並富於創造精神的人,他的這項發明,是對人類文化發展的重大貢獻,比歐洲谷登堡發明鉛活字整整早了400年。

遺憾的是,畢昇在當時用這套泥活字究竟印過什麼書,現在已很難稽考了。相傳清末版本目錄學家繆荃孫(公元1844—1919年)曾說,北宋范祖禹(公元1041—1098年)著的《帝學》一書有宋代泥活字印本傳世,該書收載了上起伏羲氏下至宋神宗歷代賢君的事迹,用意是宣揚祖德祖法,啟迪後賢,是一部有關資治的書。當時的宋朝正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說的那樣「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因此用活字儘快把這部書印出來,也是時政所需要的;又因為此說出自名家繆荃孫之口,所以人們都信以為真,這本書現藏重慶圖書館。1978年國內版本學家匯聚成都,共同鑒定此書,結果均認為絕非宋代泥活字印本,而是清代活字印的翻刻本,這樣,唯一傳世的所謂宋代泥活字印本遺存靠不住了。過去還傳說唐代韋應物的詩賦集《韋蘇州集》(因韋曾出任蘇州刺史,故名)有宋代泥活字印本傳世,這也是一種誤解,其實它是明代的活字印本。在畢昇之後,他的活字印刷術在相當長的時期里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這主要是因為在封建社會裡,勞動人民的發明創造不會受到統治者的重視,當時統治階級的史學家連畢昇的名字都不肯載入史冊,更不要說期待封建政府支持這項發明了。同時,封建時代書籍的需要量雖然在逐步增長,但畢竟十分有限,每次印書,往往印數很少,活字印刷的優越性,還不能充分顯示出來。正如沈括所說:「若止印二三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這說明一次印數太少,影響了活字印刷術的推廣和應用。其次,也有技術上的原因,泥活字容易殘缺,不能耐久,不易上墨。由於這些原因活字印刷術未能廣泛流傳開來。還有人說,畢昇在發明了泥活字之後,沒過幾年就去世了,因此來不及向同行們介紹他的新發明,這可能也是這項發明未能及時流傳和很少資料記載的原因,不過,這只是推想而已。

畢昇死後,他創造的活字落到了沈括的侄子輩手裡,被當作「古董」寶藏起來,這樣,世界上第一副泥活字從此默默無聞了。但是畢昇的這項發明,實在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這項技術並沒有因為畢昇去世而被人遺忘,而是被後人繼承下來繼續使之發展。

在畢昇發明泥活字之後50多年,即北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浙江溫州出版了活字印本佛經,這是1987年在溫州市郊白象塔出土北宋文物中得到證明的。這裡出土有《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頁和同一出處的《寫經緣起》殘頁。後者寫有「崇寧二年五月」,它與前者紙質相同,色澤相似,因而考古學者斷定佛經亦為同年之物。溫州燒瓷工業發達,有燒制泥活字的物質和技術條件,所以考古學者斷言溫州出土的這件佛經殘頁,當為《夢溪筆談》中關於泥活字印刷記載的確切實物見證。如果此說成立,這是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了,也是世界上第一本泥活字印本。

後來,南宋時,做過宰相的周必大(公元1126—1204年),曾仿照畢昇的方法,在1193年用泥活字印過自著的《玉堂雜記》 。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近用沈括的方法(實即畢昇的方法)「以膠泥銅板,移換摹印,今日偶成《玉堂雜記》」。這可以說是宋朝的最可信的泥活字印本,可惜原印本也早已失傳了。

宋朝以後,泥活字印刷還繼續被人採用,並取得了成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