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興衰 第二節 唐代後期雕版印刷的興起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公元618年建立,定都長安,907年滅亡,歷時近300年。以「安史之亂」(公元755—763年)為轉折點,可以把唐朝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是唐帝國的強盛時期;後期是唐帝國的衰落時期。唐帝國疆域遼闊,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在這個基礎上,隨著雕版印刷的發明,印刷業在唐代後期迅速興起了。

那時,印書的地點已逐漸遍及陝西、河南、四川、江蘇、浙江、江西一帶,區域相當廣大,而長安和成都則是當時刻書業的中心。

在長安城的東市裡已出現了民間書坊,如大刁家印的曆書,李家印的醫書都很有名,李家印的《灸經》就是醫書的最早印本。

在成都有印書鋪,出版的書籍種類很多,如印曆書的樊賞家,在公元882年印的曆書還有殘頁流傳到今天,上面印有「劍南西川成都府樊賞家歷」的標題。這部曆書和比它早五年的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丁酉曆書,都是現存世界上最古的雕版印本曆書。丁酉曆書缺卷首,無標題,上部為曆書,下部為歷注,還有各種用於迷信占卜的圖表以及包括12生肖的畫像,是1900年在敦煌石窟中發現的,但不知是何地何人所刻。可惜這兩部曆書於1907年都被斯坦因盜往倫敦去了,現存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還有「西川過家」刻印佛經,今天北京圖書館還藏有唐代末年一位無名老人根據「西川過家真印本」重寫的《金剛經》殘卷;巴黎圖書館也藏有公元943年「西川過家真印本」《金剛經》,可見過家是成都歷史悠久的老書鋪,從唐末至五代都在刻印佛經。西川也出版有配合詩歌創作的工具書——韻書和字書。公元865年,日本僧人宗睿由中國返回日本時,就攜帶了西川刻印的《唐韻》和《玉篇》,還帶走佛經134部。當時成都刻本的內容還要廣泛得多。根據一個叫柳玭〔pin頻〕的官吏,在他著的《柳氏家訓》的序里說,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他在成都的書鋪里看到許多印本書,有陰陽、雜記、占夢、看家宅之類的迷信書以及字典和小學生讀物等,不過印刷質量不高,印得墨跡模糊,讀起來「不可盡曉」。

由此可見,上述成都的「樊賞家」、「過家」以及「龍池坊的卞家」,可以說是現在所知的中國最早的書店,他們兼做出版和發行業務。唐代後期成都書鋪雕印品種,已由日曆、佛經、雜記發展到了大量雕印字書、韻書,而且已能遠銷日本了,這反映了成都印書鋪比較多,印書量比較大,印書業已相當發達了,它已成為我國印書業的先進地區。

河南洛陽敬愛寺藏有佛經《毗尼藏》印本,後來可能在公元845年唐武宗敕毀全國佛寺時被毀,敬愛寺的和尚惠確,又重新刻印了佛經,時間大約在公元869年以後。當時的文學家司空圖還為他寫了募化傳單,「印本共八百紙」,用來向社會募捐。

此外,江蘇揚州、浙江紹興也有雕版印刷。前面提到的元稹,曾在越州(今紹興)做過官。他說越州、揚州一帶,有許多人刻印他和白居易的詩作,在市場上出賣;有人還拿白居易詩集的印本換取酒茶喝,而且「處處皆是」;有人甚至盜用他們的姓名販賣偽作,令人「無可奈何」。那時,在揚州和蘇州一帶,民間私印曆書的風氣很盛行。在北宋人寫的筆記體雜史《唐語林》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唐末黃巢起義時,僖宗逃往四川,長江下游一帶得不到官府的曆書,於是那裡的人便自己刻印了曆書出賣,沒想到印賣曆書的人竟因每月大小盡不同(農書,一個月30日為大盡,29日為小盡),發生了爭執,被拘送到官府,糊塗的地方官對他們說:「你們同行做生意,差一天半天有什麼關係呢!」於是把他們呵退了事。這件事反映了唐末長江下游一帶民間印賣曆書盛行。

江西也刻印書籍。唐末有位江南西道(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市)觀察使紇干泉,很迷信道家燒煉的什麼龍虎丹,認為服用這些丹藥可以「長生不死」,為此,他在公元847—851年之間,雕印了講求燒煉之術的《劉宏傳》一書幾千本,送給京城內外喜歡煉丹的同道,這是道教徒印書的最早記載。

除了上述印刷物之外,在唐玄宗開元(公元713—741年)年間,唐政府還在長安出版了中國最早的印刷報紙《開元雜報》,「雜報」就是唐統治者發行的宮廷邸報。這份報紙的內容大多刊載皇帝個人的言行,如說:皇帝某日到某處去狩獵;某日皇帝躬耕籍田;某日皇帝接見某大臣;某日皇帝下達什麼詔令等,也登載官員升遷的新聞。其材料多采自「起居注」和「時政記」。「起居注」是皇帝言行的記錄,由隨侍皇帝專管記錄的官員負責執筆。「時政記」是皇帝和大臣討論國家大事的記錄,通常由宰相執筆。邸報印出後,分送給皇族和封疆大吏。這份報紙發行數量不多,流傳下來的很少。唐末有個文學家孫樵(韓愈的學生)曾經看到過這份報紙,他在公元851年寫的《讀開元雜報》一文中,記載了這份報紙的部分內容,並對這份報紙所反映的「開元盛世」懷念不已。近代有位研究雕版印刷的學者孫毓修,在其著的《中國雕版源流考》仿製一書中說:「近有湖北江陵楊家藏有《開元雜報》七葉,說是唐人雕本,每葉13行,每行15字,字大如錢,有邊線界欄,而無中縫,其款式猶如唐人寫本。作蝴蝶裝,墨影漫漶,不甚可辨。」由此可見,《開元雜報》確曾問世併流傳了下來,它是我國和全世界最早的印刷報紙。

《開元雜報》出版的時候,歐洲人還不知道用紙和造紙,更談不上印刷。歐洲人自己造紙是12世紀的事,使用雕版印刷要到14世紀末和15世紀初才出現,至於德國出版的歐洲第一份報紙,則已經是1609年了,比《開元雜報》已晚了約900年,所以英國學者在《大英百科全書》中稱《開元雜報》是「世界第一個報紙」。這是我國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的又一例證。

綜上所述,唐代印刷的地區已經相當廣大了,印刷的內容也相當廣泛了,甚至士大夫請客吃酒時玩的紙牌——「葉子格」和作為商人納稅的憑據——「印紙」,也都有了印刷品。唐代後期雕版印刷已初步興起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