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在印刷術發明以前

在我們祖國的歷史上,記載著豐富多彩的發明創造,舉世聞名的印刷術,就是我們勤勞智慧的祖先發明的。

在印刷術發明以前,特別是在造紙術尚未問世之前,缺乏輕便便宜的書寫材料,文化知識的傳播受到很大限制,因而讀書學習非常困難。

大約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知道在陶器上刻畫示意符號,這些符號由豎道、橫道、斜道組成,約二三十種,這可能就是中國原始文字的起源。試想,在陶器上刻畫文字和閱讀陶器文字,該有多大的困難!

到了3000多年前的商代後期,我國的文字已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那時的文字大都刻在龜甲或獸骨上,後人稱之為「甲骨文」。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由甲骨文發展來的。在可認識的漢字中,甲骨文是最古的文字體系,已經發現的甲骨文單字約在5000個以上,能夠認識的約1700字。甲骨本身很笨重,並且多已破碎;甲骨文的形態和我們今天的文字差別很大,一般人幾乎不能認識它;而且文字的內容都是關於占卜的記錄。占就是占卦,卜就是問事,商王凡事必須通過占卦來決定。占卜的記錄,叫做卜辭。卜辭用詞簡單,內容廣泛,許多內容目前還不清楚。可想而知,在甲骨上刻寫文字和閱讀這種文字,該是何等的不易!

大約從商代後期起,我們的祖先又開始在青銅器上刻字鑄字。有的是在器物鑄成後刻上自己的名字,以表示對器物的所有權;有的是在鑄造器物時就鑄上一篇紀念性短文,說明作器的原因、用途等。青銅器上的這種文字,一般稱做「銘」(俗稱金文)。銘文少的僅一二字,多的達幾百字。像赫赫有名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在鼎腹的內壁上有「司母戊」三個字;西周晚期著名的毛公鼎,銘文多至497個字,為現存青銅器上最長的銘文。我們從發現的銘文里可以學到許多歷史知識。但是,青銅器是當時最珍貴的器物,多為統治階級所專有,一般人見不到;銘文的內容又過於簡單,像「司母戊」三個字就有不同的解釋,何況有的銘文像圖畫,很難辨認。可以想像,在青銅器上刻鑄文字和閱讀銘文,也是難之又難!

大概也是在商朝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懂得用毛筆和墨在竹木簡上書寫了。竹木簡就是細長的竹片或木片,每片長約一二尺,寬約半寸左右。每片多的寫三四十個字,少的寫七八個字。一個文件要用上幾十片或幾百片,一部書要用上千片。成百上乾的竹木簡,需要按順序用麻繩把它們編連起來,麻繩容易斷爛,所以有時用絲繩,叫做「絲編」,有時用熟皮帶,叫做「韋編」。通常是先編後寫。編串起來的竹木簡,古時候叫冊。冊字古人寫成「

到了春秋戰國之際,寫在絲織品上的書出現了。絲織品有縑、帛等名稱,所以這種書就稱做「縑書」、「帛書」。戰國時期的《墨子》書里,有「書之竹帛,傳遺後世子孫」的記載,可見那時帛和竹木簡已經同時並用。漢代的著作里,常用竹、帛二字表示記錄,竹帛成了書籍或歷史的代名詞,成語「名留竹帛」就是名留史冊。長幅的帛書總是捲起來收藏的,因此有了「卷」的名稱。古時「卷」和「篇」是計算書籍數量的單位。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是一部記錄國家圖書館藏書的書籍目錄,其中記錄的書有用篇計算的,也有用卷計算的,而用卷計算的還不到用篇計算的一半。篇指簡書,卷指帛書,這說明漢代的主要書寫材料還是竹木簡,帛書還不普及。很顯然,竹木簡比帛便宜得多,儘管沒有帛輕便,但還得使用它。不過帛書到東漢時還是相當流行的。《後漢書·儒林傳·序》記載,東漢末年,軍閥董卓脅迫漢獻帝從洛陽西遷長安,官府和宮廷的帛書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士兵們取帛書做成帷帳車篷,製成袋子,可見當時帛書的數量是不少的。帛書柔軟輕便,可隨意摺疊或捲起,閱讀、攜帶、保存都很方便,它的出現和流行,為古人學習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是,縑帛價格昂貴,一般人用不起,還不是普及文化的最好工具,於是,我們的祖先又想法研究新的書寫材料了。這樣,就有了紙的發明。

西漢時候,當人們還用竹帛寫字時,就有了一種絲質的「絮紙」。紙字的左半邊是「糸」,就是因為原始的紙是用蠶絲纖維製成的。那種絮紙可能是漂洗綿絮的勞動婦女首先發明的,是她們從廢料中撿出殘餘的蠶絲纖維制出的副產品。由於原料來源有限,產量不多,絮紙並沒有用作書寫材料,但是它提供了一個可貴的造紙方法。隨後,古人在製造絮紙經驗的基礎上,又制出了最早的植物纖維紙——麻質的紙。不過早期的麻紙很粗糙,還不足以代替縑帛和竹木簡作為書寫材料。到了東漢時期,宦官蔡倫總結了勞動人民的造紙經驗,和有關工匠共同設計,利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等廢料,從中提取植物纖維來製造紙張。公元105年,一種輕便便宜又能大量生產的植物纖維紙試製成功了,從此,造紙術流傳各地,紙的應用也就推廣開了。有了紙張,古人讀書寫字就有了良好的條件。到了魏晉時期,紙張逐漸取代了笨重的竹木簡和昂貴的縑帛,紙寫本書籍流行開來。但是,在書籍全靠抄寫來流傳的時期,古人讀書還是相當困難的,文化的普及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一部長篇巨著,就得抄上幾年甚至10多年的時間,不但耗費了許多時間和人力,而且抄來抄去,容易發生錯誤和脫漏。一有抄錯抄漏,往往把原書的意思都改了。一部寶貴的著作,假如只有一個或幾個抄本,一旦遇到天災人禍,這部好書就容易被毀掉。我國古代有不少有名的典籍就是因此而沒能保存下來。

如上所述,陶器、甲骨、青銅器、竹木簡和縑帛曾是我國古代的書寫材料,這些材料要麼笨重得很,要麼價錢很貴,這給古人讀書寫字帶來很大困難。到了漢代,發明了紙,雖然輕便便宜,卻要靠抄寫傳播,人們才能讀到書,學到文化知識。然而,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抄寫書籍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這就促使我們的祖先想方設法,去探索尋求複製書籍的新工藝,於是,便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