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遣唐使——學習中國文化的盛舉

從公元7世紀初至9世紀末的兩個半世紀里,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公元618年,唐朝滅隋,建都長安(今西安)。唐帝國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發達,成為東亞最強大的帝國,聲威遠揚,對日本和亞洲各國都有巨大吸引力。而日本通過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對中國文化更加仰慕嚮往,出現學習模仿中國文化的熱潮。623年,遣隋留學僧惠齊、惠日等人在留學中國多年後回國,向天皇報告大唐國是法律制度最完備的國家,建議派使節赴唐學習。為了實現更加直接有效地學習唐朝先進位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決定組織大型遣唐使團、派遣優秀人物為使臣,並攜帶留學生、留學僧去中國。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從630年至895年的260多年間,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19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後因故中止者三次,實際成行的16次。但是有一次僅抵朝鮮半島的百濟國,有兩次是作為送回唐朝專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未歸而特派使團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實際上真正名符其實的遣唐使是12次。

這十幾次遣唐使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初期:630—669年,共任命七次。使團規模較小,船隻一、二艘,成員一、二百。航線走沿朝鮮半島沿岸的北路,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學習唐朝的制度。

中期:702—752年,是極盛時期,共任命成行四次。使團規模擴大,每次達500多人,分乘四舶,收穫成果也最大。航線大多是經南方諸島的南島路。為了全面深入學習盛唐文明,實現全盤唐化,有大批留學生、留學僧長期留唐。

後期:759—874年,是漸衰期,共任命九次實際成行僅六次。此期唐朝經安史之亂逐漸衰敗,因此日本學習唐朝的熱情有所降低,使團規模縮小,留學生、留學僧留唐時間也減少成一、二年。航線主要是直接橫渡東海的大洋路。

遣唐使團的規模初期約一、二百人,僅一、二艘船,到中、後期規模龐大,一般約500餘人,四艘船,最多是838年第18次竟達651人。使團成員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錄事等官員,還有文書、醫生、翻譯、畫師、樂師等各類隨員和工匠水手。此外,每次還帶有若干名留學生和學問僧。日本朝廷選拔的使臣大多為通曉經史、才幹出眾而且漢學水平較高、熟悉唐朝情況的第一流人才。他們相貌風采、舉止言辭也不同凡響,就是隨員也至少有一技之長,至於留學生與學問僧也均為優秀的青年,有的在留學前已在國內嶄露頭角,學成歸來一般均有一定建樹。日本政府之所以精選這樣強大陣容的遣唐使團,就是為了更好地吸收輸入中國的文明,同時也為了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唐玄宗在召見第11次遣唐大使藤原清河時說:「久聞日本有賢君,今見使者風度,果然不愧是禮儀之國。」並命畫工描繪日本使臣的容貌,以作留念。

遣唐使團赴中國的航路可分三條。初期走北路,即從九州博多灣出發經對馬島,然後沿朝鮮半島、遼東半島沿海,到山東半島登州或萊州登陸,再由陸路去長安。這條路歷史悠久,比較安全,但航程長,需數十天。後來由於朝鮮半島的新羅國與日本關係惡化,被迫開拓新的入唐之路。中期主要走第二條南島路,即從九州經過南部諸島,如種子島,屋久島、奄美島等。沿途停泊,然後橫渡東海,到中國明州(今寧波)等地。這條路線風險大,航期也不短。後期又開闢了大洋路,即從博多啟航,在長崎以西五島列島等候順風,然後橫渡東海,直達揚州、明州等港。這條路航程最短,順風10天內即可到達,但風險最大,經常出事。

遣唐使團在赴唐和回國途中要與狂風惡浪搏鬥,經歷千難萬險。在成行的16次往返途中,遇風暴襲擊或觸礁遇難而毀掉的船共有10艘。如公元734年第10次遣唐使團返日時,四艘船出海不久即遇風暴,第一艘漂至種子島,第二艘被吹回中國,第三艘漂到中印半島的崑崙國,乘員大多遇難或病死。第四艘失蹤,始終下落不明。不少遣唐使團成員以及唐朝派出的聘日使節,途中遇難以身殉職。可以說他們是以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架起了這座海上中日友好交流的橋樑。

日本政府對遣唐使團極為重視。遣唐使出發前一個月,大使等使臣就要入朝拜謁天皇。天皇當面授予節刀,賜酒賞物,並告諭使臣要遵守唐法,尊重唐俗,約束部屬。使臣還要到神社祈祐平安。出發前夕,朝廷給使臣賜宴,有時特備中國酒席餞別。天皇還即席賦詩,以示優寵。如孝謙女帝餞別遣唐使藤原清河時,祝福他們:「水行如地土,乘船如坐床,平安渡海洋。」同時給使團成員、隨員、留學生以至船員水手大量賞賜。由於留學生需在唐朝長期留學生活,賜物幾乎與副使相同。遣唐使一旦安全回國,立即奏報朝廷,進京後舉行盛大歡迎儀式。使臣奉還節刀,表示使命完成,天皇則為使臣晉級加官,賞賜褒獎,並優恤死難者。

遣唐使團在中國受到盛情接待。唐朝有關州府得到使團抵達的報告後,馬上迎進館舍,安排食宿,一面飛奏朝廷。地方政府派專差護送獲准進京的使團主要成員去長安,路途一切費用均由中國政府負擔。遣唐使抵長安後有唐廷內使引馬出迎,奉酒肉慰勞,隨後上馬由內使導入京城,住進四方館,由監使負責接待。接著遣唐使呈上貢物,唐皇下詔嘉獎,接見日本使臣,並在內殿賜宴,還給使臣授爵賞賜。遣唐使臣在長安和內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處參觀訪問和買書購物,充分領略唐朝風土人情。遣唐使歸國前照例有餞別儀式,設宴暢飲,贈賜禮物,珍重惜別。唐朝政府除優待使臣外還給日本朝廷贈送大量禮物,表現了泱泱大國的風度。最後遣唐使一行由內使監送至沿海,滿載而歸。

遣唐使的貢獻首先是引進唐朝典章律令,推動日本社會制度的革新。遣唐使在長安如饑似渴地考察學習,博覽群書,回國後參與樞要,仿行唐制。如大寶法令即以唐代律令為規範制定的。還仿效唐朝教育制度,開設各類學校教授漢學,培養人才。818年,嵯峨天皇根據遣唐使菅原清公的建議,下詔改定禮儀,並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一二三)連曆法、節令、習俗也盡量仿效中國。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藝術水平。遣唐使每次攜回大量漢籍佛經,朝野上下競相讀寫唐詩漢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詩人的詩集在日本廣泛流傳。留唐學生僧人還借用漢字的偏旁或草體創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還輸入唐朝的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藝術,經過消化改造,融為日本民族文化。甚至圍棋等技藝和相朴、馬球等體育活動也是從唐朝傳入的。遣唐使團中常有日本畫師、樂師以至圍棋高手赴唐訪師學藝、觀摩比賽。

此外,還吸收中國各種技術工藝等物質文明,促進日本經濟的發展,豐富日本人民的生活。遣唐使團通過朝貢貿易交換禮品等方式進行日唐之間的物資交流。輸入唐代先進的農具如唐鋤、唐犁,以及種茶、織染、雕版印刷等技術,製做陶瓷、漆器等工藝。如奈良三彩即仿造唐三彩。建築方面,8世紀日本的首都平城京(奈良)和平安京(京都)都是模仿唐都長安城建造的,許多寺廟也都是仿唐建築物。

遣唐使於公元895年廢止,其原因除了唐朝政局動亂以外,還有日本經過200多年吸收移植盛唐文化,已基本上完成了仿唐改革,並在此基礎上開始萌生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國風文化,因此對學習中國文化的要求已不那麼迫切。而且每次遣唐使耗費巨大,造成經濟困難,加上路程艱險,也令使臣視為畏途。而9世紀中葉以後,唐朝商人赴日貿易不斷增多,正可彌補過去僅靠遣唐使解決的對唐貨的需求。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發的19次遣唐大使菅原道真的奏請,於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