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概述 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點和分期

中國與日本是一衣帶水的東亞鄰邦,中日文化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豐富多采。1972年,為祝賀中日兩國恢複邦交,中國著名學者和詩人郭沫若作了一首《沁園春》詞,其中寫道:

赤縣、扶桑是中國、日本的別名。鑒真、晁衡(即阿倍仲麻呂)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傑出代表人物,這短短的幾十個字,生動地概括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悠久歷史和中日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

從總體上看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特點,首先是歷史悠久,且不說遠古時代大陸原始居民向日本列島的遷移,僅有文字記載的文化交流史,至少也有兩千多年了。而且源遠流長,綿延不斷,即使在兩國關係惡化甚至發生戰爭的年代,中日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也始終沒有停止過。

其次是範圍廣泛。中日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的內容極其豐富多采,涉及文化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從狹義文化概念所包含的哲學、文學、史學、科學、宗教、教育、美術、音樂、舞蹈、書法、體育、建築、工藝、園林、民俗等等領域,或者按廣義文化概念所述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諸層面,無處不有中日文化交流的表現和事例。

第三是影響深遠。中日文化的交流對於兩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科學的發展進步,以至於國家關係、民族感情、革命運動、人民友誼、日常習俗等等,無不發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日本著名學者內藤湖南曾把中國文化在日本文化形成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比喻成做豆腐時加滷水。至今在日本文化和社會生活、風俗習慣中還處處可以看到中國古代文化影響的烙印。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包括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一百餘年,也可以分成四個時期:

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包括從上古一直到19世紀初的漫長歲月。自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起可以劃為以下四個時期:

(一)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6世紀,即中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日本是彌生時代與大和時代前期。這個時期中日交往的路線大多經過朝鮮半島,從陸路過海峽或沿岸航行。交流方式主要通過中國移民赴日本傳播中國先進文明。交流內容偏重於物質文化層面,如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

赤縣扶桑,一衣帶水,一葦可航。

昔鑒真盲目,浮桴東海,晁衡負笈,埋骨盛唐。

情比肺肝,形同唇齒,文化交流有耿光。

堪回想,兩千年友誼,不等尋常。

(四)公元14世紀至19世紀初,即中國明清時期,日本是室町時代後期、安土桃山時代與江戶時代。這個時期交流方式更加多樣化,既有貿易如明代的勘合貿易,清代的信牌貿易,又有移民甚至戰爭。交流的內容除物質的商品貿易外,更突出精神文化如書籍、儒學、美術、書法、醫學的交流。

(二)公元6世紀至9世紀,即中國隋唐時期,日本是大和時代後期、奈良時代與平安時代前期。這個時期交流路線則以直接渡海為主。交流方式有使節人員往來,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隋使、留學生、留學僧來華,出現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內容則以制度文化層面為主,如日本學習唐朝律令制度實現大化革新。同時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築、雕塑、詩歌的交流。

總的來說,在古代,由於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相對比較發達,中日文化交流較多的是中國文化輸向日本。而日本文化經歷了全盤吸收到消化改造中國文化,逐漸創造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文化的過程。中日交流的內容從物質文化到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逐步深入延伸。交流面也從少數使臣官吏逐漸擴大到民間留學生、僧侶、以至商人、庶民。

(三)公元10世紀至14世紀,即中國五代宋元時期,日本是平安時代後期、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前期。這個時期交流的路線主要是東海航行。交流方式較多表現為民間貿易、僧侶往來等形式。交流內容既有物質方面的商品貿易,也有精神方面的佛教、儒學、文學、書畫等的交流。

(一)1840年(鴉片戰爭)——1871年(中日建交),中國是清代道光、咸豐、同治朝,日本是江戶時代末期至明治時代初。這個時期是東亞受到西方衝擊,從古代進入近代的轉折時期。交流方式主要是民間貿易,只有少數中日商人能往來,內容有書籍、文學、藝術等。尤其是反映中國兩次鴉片戰爭和世界史地的書刊,對日本的開國和維新產生了很大影響。

(二)1871—1894年(甲午戰爭),中國清代同治、光緒年間,日本明治時代。兩國通過建交締約,互設使領館,為中日文化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兩國官員、學者、文人來往絡繹不絕,文學詩歌交流盛況空前。

(三)1894—1919年(五四運動),中國清末民初時期,日本明治、大正年間。這個時期有大批中國留日學生東渡,還有許多中國官員學者赴日考察新政,日本也有不少教師學者來華。交流內容十分廣泛,教育與思想交流尤為突出,出現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二次高潮。

(四)1919—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中國是民國時代,日本則是大正末年和昭和時代。這個時期日本軍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擴張,特別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長達15年的侵華戰爭,給中日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但是,即使在兩國關係惡化以至戰爭年代裡,中日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日本進步人士的反戰運動仍然始終不斷。

中日文化交流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如果我們把它分成古代、近代、現代三個大時代,每個時代再劃分為若干時期的話,我們可以發現每個時代或時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內容、方式都有著不同的特色。

從1945年至今的現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可以分為兩個時期。

總的來說,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從規模和內容都比古代有所發展,更富於廣泛性和群眾性。由於近代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而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卻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趨向更多是中國向日本學習。近代中日文化交流與中國的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1972年至今,日本是昭和時代、平成時代。經過長期艱苦努力,1972年中日兩國終於實現恢複邦交,開始互派人員,締結協定,推動文化交流。1978年簽訂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正式從法律上結束了兩國關係的不正常狀態。從此中日兩國可以在完全平等友好互利的立場上開展廣泛深入的文化交流,中日文化交流史呈現出空前規模的新高潮。

以上只是簡單地勾畫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基本歷史輪廓。可是要在這本幾萬字的小書里全面系統地敘述如此漫長且豐富的中日文化交流史是不可能的。我想還是用史話的形式,從中選擇一些傑出的代表人物和生動的典型事例,來向讀者描述兩千多年中日文化交流史中最輝煌最動人的篇章吧。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