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於英雄史詩 第三節 中國英雄史詩的分布、發掘與類型

我國史詩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亦多。英雄史詩主要分布在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肅,西南的四川、雲南,東北的黑龍江,華北的內蒙古等地區。

凡是有藏族的地區,便有《格薩爾》流傳。藏族,目前大多數人仍認為源於古代游牧民族羌人,與西羌的「發羌」、「唐羌」有淵源關係。西藏古稱「博」,羌人後裔遷徙到青藏高原以後,以「博」為中心,融合而成現代藏族的先民,自稱「博巴」(「巴」意謂「人」),居川西一帶的自稱為「康巴」,居青海、甘南和川西北等地的又稱「安多哇」,漢代以後的漢文史籍上稱其為吐蕃〔bo播〕。唐初,青藏高原建立起吐蕃奴隸主政權,並南下與唐朝爭奪洱海地區。今雲南麗江的西北塔城,當時是吐蕃的重鎮鐵橋城,也就是和雲南進行畜產品交易的市場。大概就是在這一時期,有一批吐蕃民遷入了滇西北,成為今日的迪慶州的藏族。他們也帶去了吐蕃文化,其中可能包括史詩《格薩爾》的雛型。至17世紀,隨著佛教的傳播,《格薩爾》東傳至蒙古族地區,被稱為《格斯爾》。兩者並不完全相同,被確認為兩部同源分流的史詩。此外,雲南的傣族已經發現的可確認為英雄史詩的約四部;納西族、彝族亦有此類作品。

在華北地區的蒙古族和新疆各少數民族發現了英雄史詩群。其中最著名的是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江格爾》最早起源於北疆阿爾泰地區。《瑪納斯》事實上已成為新疆大多數民族共同喜愛的作品。新疆突厥語系的各民族在形成為獨立的民族之前,相互雜居,為抵禦外敵,經常組成部落聯盟。形成為獨立的民族以後,不僅經濟狀況、習俗、文化相近,而且仍然使用彼此都了解的突厥語,只有方言的差別。因此,這些民族的英雄史詩,常常出現相近的母題、結構和語言表達方式。《瑪納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英雄史詩。如維吾爾族的英雄史詩《烏古斯傳》已流傳一千多年,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手抄本是回鶻文,現藏巴黎國民圖書館。該史詩敘述了英雄烏古斯的誕生、為民除害、婚姻、征戰的一生。突厥語學者們認為,烏古斯不僅是維吾爾人的祖先,也是哈薩克人、土庫曼人、烏茲別克人的祖先。維吾爾的另一部英雄史詩《艾米爾古爾烏古里》(又稱《古爾烏古里蘇丹》)主人公出生於墳園,「古爾烏古里」意譯為「墳墓之子」。這是一部散文和韻文相結合的說唱體史詩,敘述主人公墳墓之子成長為英雄的過程以及他的九次婚姻。據說,這部史詩在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卡拉卡勒帕克、塔塔爾人中間均流傳。它在伊朗與阿富汗則叫《科爾烏古里》。它的版本分為三大類型:第一類,高加索、亞塞拜然、艾日曼、古魯宗、伊朗、阿富汗等地的版本;第二類,烏茲別克、哈薩克、卡拉卡勒帕克、土庫曼、塔吉克人的版本。第三類,維吾爾文版本。可惜漢譯力量有限,因此新疆諸民族的此類作品,為人鮮知。

哈薩克族在歷史上曾多次受到外來的侵略,部落之間有過無數次的紛爭,加以不間斷的自然災害,在內亂外患的鬥爭中產生了大量長詩。13至15世紀,曾出現過民間長詩的黃金時期,其中,有古老的英雄史詩《阿勒帕米斯》,同時在亞塞拜然和烏茲別克流傳。民間還有一種「連環長詩」,一部接一部,內容前後貫通,《克熱木的四十名勇士》便是由40篇相連貫的英雄傳奇所組成,由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直至第40代,代代是英雄。每一部的主人公分別為各代的英雄,從公元13—14世紀始,一直到19世紀止。結構跟舉世聞名的《瑪納斯》全然一樣。據學者披露,哈薩克大約有數十部英雄史詩,幾乎都有真實的歷史事件和戰爭為依據,形成龐大的英雄史詩文化圈。這些,早已被國際上突厥語學者所矚目,可惜亦未譯成漢文。

令人驚異的是,有些人數甚少的民族,卻保留了為數可觀的屬於英雄史詩範疇的作品,如東北的赫哲族和鄂倫春族。他們各自有各具特色的史詩文化。

我國從本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開始對著名的三大史詩進行搜集,在「文革」前已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從80年代初開始,再次由人民政府出資組織力量進行更大規模的搜集、整理工作。現在已有一批漢譯文英雄史詩出版問世。

我國英雄史詩類型複雜。有一種史詩的前半是創世紀,後半是英雄的戰鬥,具有過渡性質,如侗族、布努瑤的史詩均如此。有雛型作品,即保持了較為完整的原始面貌,未經文人改編加工。有單一型,即故事線索單純,基本上沒有插話。最成熟的是組合型英雄史詩,也就是本書將重點介紹的三大史詩。

綜上所述,我國史詩的分布,在地域上,大體上分為南北兩系。南方以農耕文化為背景,北方以游牧文化為背景。類型則有雛型、單一型、過渡型、組合型多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