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婚娶風俗 第七節 多種多樣的婚姻家庭形態

前面介紹了我國少數民族的婚姻習俗,在本節中,我們將把少數民族婚俗中可以反映人類婚姻發展的線索串起來,給人們勾畫一下婚姻形態變化的輪廓。

以兄弟姐妹互相匹配為特徵的血緣群婚,存在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社會,但在我國許多民族的傳說中,卻留下不少痕迹。

史載:高辛氏的女兒和盤瓠〔hu互〕結合,生六男六女,自相匹配(《後漢書·南蠻傳》)。在湘、黔、桂、滇等省的許多民族中,兄弟姐妹互為夫妻的傳說流傳甚廣。如海南黎族婦女紋身 習俗起源的傳說,就與兄妹成婚有關:相傳遠古洪水滔天,有兄妹倆鑽到一隻大南瓜里,被衝到空無人跡的海南島上。兄妹從不同的方向出發去找配偶,最終只有他倆相遇。為了傳下人種,聰明的妹妹用木炭紋臉畫身,改變了容顏,哥哥認不出妹妹,就與她結了婚,從而傳下了黎族的各支系。

麗江納西族的《創世紀》則說:他們的祖先從忍利恩有六個兄弟和六個姐妹,「兄弟找不到妻子,找上了自己的姐妹;姐妹找不到丈夫,找上了自己的兄弟」,結果自然是「兄弟姐妹相匹配」。

現在看來血緣婚是極其荒誕的,但與原始的雜交狀態相比,它已排除了祖孫之間、親子之間的婚姻關係,應該承認這在人類的進化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這種血緣婚的殘餘,直到解放前在雲南寧蒗縣永寧地區的摩梭人中仍找得著個例。在當地的拖支、忠克、開基等村都存在過兄妹或姐弟相配的事。由於摩梭人早已確立了氏族外婚的準則,這些人受到全社會的譴責,說他們是「臉上長了毛」的畜牲。

同樣是實行氏族外婚的基諾族,在50年代前,血緣婚的殘餘在婚前還相當普遍地存在著。他們認可氏族內的戀愛關係,這種戀人稱「巴什」戀人,甚至可以發展到同居,但絕不許結婚,違者會受到嚴懲。巴什戀人互贈的禮物,雙方都終生珍藏,夫妻之間即使發現此物,也能諒解和尊重。巴什戀人若一方死亡,女的要把戀人給她做的口弦和煙盒放在嘴邊和枕下;男的則用戀人贈的繡花手帕蓋臉,用戀人編的長及數丈的腰帶纏繞獨木棺。這都表明死者心目中的唯一愛人是氏族內的戀人。在他們的觀念中,生時夫妻與死後夫妻是兩碼事。人間行氏族外婚,死後在祖先處團聚的則只有巴什戀人。

很顯然,這是留戀過時的血緣婚的一種表現。但歷史的發展已否定了血緣婚,許多民族早已認識到「同姓為婚,其生不繁」的自然法則,從而自覺禁止血緣婚。

在獨龍族的婚制中,盛行甲氏族的一群姐妹與乙氏族的一群兄弟結成配偶關係。獨龍語稱之為「伯惹」,意思是「姐妹和兄弟的婚配」。這種通婚集團的特點是:甲氏族的每個成年男子都可以成為乙氏族的每個成年女子的丈夫,反之乙氏族的男子卻不能與甲氏族的女子聯姻,而必須娶丙氏族的女子。為此起碼要三個氏族才能構成一個單向循環的通婚網,但在實際上往往隨著氏族的分裂等原因而使得參與通婚的集團越來越多,從而也使血統倒流的機會越來越少。這無疑是一種進步的趨向。

景頗族的單向姑舅表婚,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達瑪-木育」關係。即任何一戶人家,對於自己的舅家都居於「姑爺種」的地位,有權娶其女兒;而對於自己的姑家又居於「丈人種」的地位,必須把女兒嫁給人家。在締結婚姻時,雙方十分注重長幼序列。如長女未嫁,想娶次女為妻,即便舅舅同意,男方也要在娶親時,送給新娘的姐姐一頭牛,表示越姐娶妹的歉意。要是舅家無女,或年齡差異較大,姑家兒子另行擇偶前,須徵得舅舅同意。最好是由舅舅代為尋找婚配對象。若姑家無男孩,舅家女也可另找人家。不論哪種情況,一旦新關係締結,就又形成一組新的「姑爺種」和「丈人種」的關係。並由此使通婚範圍不斷擴大。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無論獨龍族還是景頗族的環狀婚,都已不是原生的母系氏族時期的形態,而是在父系制下的遺俗。只是其氏族外婚的結構,仍然保持了環狀通婚這一古俗。原生的環狀婚我國已不存在,故而用獨龍和景頗的實例來說明。

川、滇之交瀘沽湖地區的摩梭人和普米族盛行的阿注婚,是群婚到對偶婚的一種過渡形態。「阿注」是互稱,意思是朋友,說明建立此種關係的雙方只是性朋友,而非夫妻。婚姻關係是通過男子入夜到女家走訪來實現的,所以又稱為「走訪婚」。

走訪婚的特點是聚散自由,不需舉行任何儀式。兩廂情願是確立阿注關係的主要因素。男女雙方在勞動場合、宗教和節日集會中,只要互相中意,即可建立走婚關係。但他們並不建立共同的家庭,而是分別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生產和生活。

走婚開始階段,男子一般都是秘密走訪女子,盡量避人耳目。因而男子來訪與女子事先都有約定,利用暗號,由女子引進客房。也有一些青年阿注相交初期不到女方家而在野外偶居。經過一段時間相處,雙方願意維持下去,女方家的老人又不反感,男子就可帶上行李,公開搬到女家居住。但是,他白天仍回自己的母親家裡生產和消費,只有夜晚才來與女方同宿。偶爾也幫助女方家幹些農活。這時,女子就把阿注送的衣服、裝飾品穿戴起來,在眾人面前炫耀自己有了長期阿注。阿注關係由此進入公開、同時也較為穩定的階段。他們定期互贈傳統禮品——男子送女子棉布、絲線等,並送女子的母親鹽和茶,女子則將自織的麻布褲送與男子。兩人性情相投、互相關心是維持阿注關係的基礎。一旦反目,就會導致阿注關係的破裂。

阿注婚的形式,決定了女子處於主導地位。她是主人,在家裡等待男子來拜訪,男子只是夜來晨歸的過客。如女方不樂意繼續維持關係,只需對他說一聲,「明天你別再來了」,或把他的行李放在客房門外,男子就只能一去不復返。當然,男子也有同樣的權利。他可以對女子聲明不再來訪,也可以不辭而別。雙方對這種離異都不會介意,因為他們一生中結交的阿注不止一個,舊的關係解除了,也就意味著新的關係將締結。至於子女的撫育,向來是母系親人的事,與男阿注無關。

這是一種與天匹配的假婚。青海、甘肅的部分土族、裕固族和藏族,曾實行過這種婚俗。土族和藏族稱它為「戴天頭」,裕固族叫「帳房戴頭」。涼山彝族的「假婚」也與之類似。

土族的戴天頭儀式在臘月三十晚上舉行。他們認為這一天是新舊年交替,天不管,地也不管。屆時,15歲的少女由父母做主,請一個與姑娘合命的人給她解下頭繩,把單辮改成雙辮,換上婦人的裝束,她就算是結過婚的媳婦了。她的新郎就是蒼茫的藍天。從此,她可以隨便留宿她所中意的來訪男子,生兒育女繼承娘家財產。

藏族視戴天頭與正式婚嫁一樣,所以戴天頭的儀式隆重而莊嚴。事先要與本族各戶主協商有關事宜,選出司婚等一應婚儀所需人選。戴天頭之日,要請高僧為姑娘舉行宗教洗禮。姑娘跪在地上,傾聽高僧為她念《戴天頭的祝詞》:

羽毛豐滿的錦雞,向著藍天飛翔;

腳力已足的駿馬,開始在草原上馳騁;

到了戴頭年紀的姑娘,婚禮要對天舉行。

這是民族的習俗,這是婚禮的傳統,

為姑娘自由擇配,打開了天門。

這最後的一句捅破了戴天頭的天機,它無非是以宗教的祝福向世人宣告又一個姑娘已經成熟,等待著情人的探訪。她可以住娘家與她喜愛的任何男人生兒育女;也可以出嫁,丈夫不會嫌棄她有過情人。若生有兒女,其子女可以隨母出嫁從父系,亦可留在舅家從母系。

裕固族的帳房戴頭多在女孩15或17歲時舉行。窮人家一般在陰曆正月初八,儀式簡單。富人家還要擇吉日和辦酒席。儀式舉行時,由喇嘛選屬相相合的婦女在眾多客人面前,給姑娘戴上頭面——就是把一幅用珊瑚、瑪瑙等串成的華貴頭飾系在姑娘的頭髮上。它象徵姑娘已經成婚,從此她生兒養女不受非議。

戴天頭或帳房戴頭的婚俗起源很早,是由母系制的走訪婚演化而來。它的長期延續則與這些民族可以成婚的男女比例失調有關。比如土族和藏族都有許多男子出家當喇嘛,這就意味著數量相當的女子失去婚配的機會。同時,買賣婚的龐大開支,又使許多人嫁不成,娶不起。戴天頭則使因種種原因失婚的男女有機會過習俗允許的性生活,緩解了有關的社會問題。男子一般是夜來晨歸。在這種婚姻關係中,婦女地位很高,權利也大,不受男子約束。憑勞動力依附於女子的男子則毫無保障。因為這種婚姻關係使當事者雙方不能有一個穩固的家庭,從而嚴重影響了勞動生產和生活,造成了許多痛苦。尤其男子年老體衰後,就有被遺棄的危險。

此外,涼山彝族也有一種類似戴天頭的習俗。由於各種原因成年而未嫁的姑娘,家人就要為她舉行「換裙」也叫「假婚」的儀式。這天,在太陽將出未出或要落未落時,母親把女兒領到屋外,給她吃一個炸蕎面丸子,然後為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