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蘇、滬、浙海塘史 第五節 清朝的新魚鱗石塘

清代大部分時間,錢塘江涌潮的主溜,仍然對著海寧、海鹽、平湖等浙西沿海,所以這一帶仍是海塘工程的重點。清前期,先後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耗費700—800萬兩紋銀,將這裡的大多數海塘,都改建成朱軾創造的最堅固的新魚鱗石塘。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朱軾曾先後擔任浙江巡撫、吏部尚書等重要職務。在他任職期間,多次主持修建蘇、滬、浙等地的海塘。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他綜合過去各方面的治塘先進技術,在海寧老鹽倉,修建了500丈新式魚鱗石塘。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七月,由於颱風和大潮同時在錢塘江口南北一帶出現,釀成一次特大潮災。當時,除朱軾在老鹽倉所建的新魚鱗石塘外,杭州灣南北絕大部分的海塘都遭到嚴重的破壞,生命、財產的損失十分慘重。起初,朱軾的新魚鱗石塘,由於造價高昂,每丈需銀300兩,沒有推廣,只造了500丈。經這次大潮考驗後,被公認為海塘工程的「樣塘」。為了浙西的安全,清政府遂不惜花費重金,決定將錢塘江北岸、受涌潮威脅最大的地區,一律改建成新式魚鱗石塘。

新式魚鱗石塘,具有以下一些特點:第一,基礎打得更為紮實。明朝黃光升的魚鱗大石塘,清淤後只在塘基的前半部下樁加固,後半部未加處理。而新魚鱗石塘的塘基工程,除清淤和在前半部下樁外,在後半部也下了樁,使前後兩部分具有同樣的承壓性能,並在其上還用三合土夯實。第二,塘身的結構也更為嚴密。條石規格一致,規定長五尺、寬二尺、厚一尺,用丁順相間砌築,以桐油、江米汁拌石灰漿砌,上半部條石之間,用鐵鋦、鐵錠連接。塘底寬12尺,一般砌18層、高18尺,每層向內收縮,頂寬四尺半。它與黃光升石塘相比,雖然小許多,但整體性能優於它。第三,護塘工程也更講究,一方面,在石塘的背海面,培砌碎石和泥土,以加強塘身的御潮性能和防止潮水滲入。另一方面,在石塘的向海面修建坦水,用石塊從塘腳向外斜砌。坦水寬度從12尺到48尺不等,以保護塘腳,消減潮波能量(圖19)。

由於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和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的大潮,受害面很廣,除浙西海塘受到嚴重破壞外,錢塘江口南面和長江口南面的海塘,也多遭破壞。所以清朝除重建浙西海塘外,也在錢塘江近海以南和長江近海以南,修建規模較大的海塘工程。如在浙江的紹興、上虞、餘姚等地,重建7000多丈的海塘;又如將蘇、滬的華亭、松江、上海、南匯、寶山等地的殘破土塘,陸續改建成為石塘等。上述這些地區涌潮的破壞比浙西小,因此,這些地區的石塘多是輕型石塘,造價較低,每丈約為50兩紋銀。

此外,在崇明島,清朝也著手興建海塘工程。崇明島是今天我國第三大島,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唐朝時,它還是一個小沙洲,面積只有十幾平方公里,由於江水和潮水中的泥沙沉積,到明、清時,逐步發展成為大島。從明末起,為了圍墾這塊新地,人們開始在島上修建簡單的海堤。乾隆時,築了一條具有一定規模的土堤,長100多里。光緒時,兩江總督劉坤一又在其上修建石堤。

清朝在防止涌潮災害方面,還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一是設法使錢塘江大潮的主溜走中小門。由於涌潮的主溜走北大門和南大門,都易釀成嚴重的潮災,特別是走北大門,災害更為嚴重,只有走中小門,潮災才較小。因此,乾隆時曾組織力量,疏浚中小門水道,引涌潮主溜由此通過,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這是很有意義的探索。二是清末修建海塘時,嘗試著在工程中使用了新式建築材料水泥。這一試驗當時雖因地基沉陷而失敗,但卻為人們提供了經驗教訓。民國時期,以水泥作為塘工的材料,逐漸增多,並取得了一些成就(圖20)。

千百年來,蘇、滬、浙海塘工程的發展,反映了當地人民與潮災鬥爭的堅強毅力和聰明才智。海塘的修建,對廣大人民的人身安全,對當地的工農業生產,都是有力的保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