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蘇、滬、浙海塘史 第四節 明海塘的進一步發展

錢塘江口水面廣闊,從南岸到北岸達幾百里。由於中間屹立著一些島嶼,形成三條水道,叫作南大門、中小門和北大門。坎山-赭山間為南大門,赭山-河庄山間為中小門,河庄山到北岸為北大門。13世紀以前,無論是錢塘江水還是海潮,主溜基本上走南大門。後來,由於錢塘口沙嘴變化等原因,「海失故道」,主溜逐漸移到北大門。

錢塘江口涌潮主溜走南大門,因為南岸有許多小山,涌潮不致造成嚴重災害。而錢塘江下游的北面,是一望無際的、地勢低平的太湖流域,涌潮主溜走北大門,便會釀成無法估計的損失。以破壞生命田產為例,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的一次主溜走北大門的涌潮,毀農田80000多畝,死人3000有餘。再以吞沒陸地為例。當主溜走南大門時,海寧舊城(鹽官)南面有大片陸地,它離杭州灣40餘里。主溜走北大門後,不斷地有大片大片陸地被涌潮沖坍,江岸步步向北後撤,舊海寧便成為一座面對大海的危城,縣治只好北遷(圖18)。

杭州灣北岸是當時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太湖流域的前沿。針對涌潮對這一地區的嚴重威脅,明政府頻繁地組織人力、物力,修建當地的海塘。明朝歷時276年,見於歷史記載的,在這裡修建海塘就多達20多次,其中下述幾次都比較重要。一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工程,這次築成石塘2370丈。二是永樂年間的兩次大修。一次在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築土石塘共11185丈;另一次在永樂十一年到十三年,這次調集軍民十餘萬人,擔任勞務,「修築三年,費財十萬」。三是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和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的兩次工程,這兩次工程都分別修建石塘2370多丈。

在頻繁修建浙西海塘的進程中,人們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塘工結構,以提高抗潮性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浙江水利僉事黃光升創造的五縱五橫魚鱗石塘。他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認為過去的舊塘,有兩個嚴重的缺點,一是「塘根浮淺」,二是「外疏中空」。前者指塘基不結實,後者指塘身不嚴密。因此,他主持建塘時,在這兩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進。在基礎方面,必須清除其表面的浮沙,直到見到實土,然後,再在前半部的實土中,打樁夯實。認為這樣的塘基,不僅承受力大,而且也不易被潮水淘空。在塘身方面,用大小一致(長、寬、厚分別為六尺、二尺、二尺)的條石縱橫交錯構築,共18層,高三丈六尺;底寬四丈,五縱五橫,以上層層收縮,呈魚鱗狀,頂寬一丈。石塘背後,加培土塘。認為這種縱橫交錯、底寬頂窄、狀如魚鱗的石塘,整體性能最好。黃塘確實比較堅固。但它造價很高,每丈需用白銀300兩。因此,當他改造到全部塘工的1/10-2/10時,籌集的經費便告罄了。其他的只好仍用舊塘。

由於錢塘江潮水的主溜北移,涌潮對南岸的威脅減輕。因此,在明朝,錢塘江南岸海塘的建設,一般說規模較小。

除浙西海塘外,為防止長江口的涌潮危及南岸產糧區,明朝對嘉定、松江等地海塘的修建,也比較重視。主要工程有: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9年),修建了嘉定到太倉劉家港間的土塘長1870丈,底寬三丈,頂寬一丈。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松江知府白行中,修建華亭、上海、嘉定三縣間的土塘,累計長52500多丈,底寬四丈,頂寬二丈,高1.7丈。其中平湖、寶山等地受海潮威脅較大的地段,在土塘後面,又加築一條土塘,稱里護塘。後來,由於在土塘外面,又淤出大片新地,因此,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上海知縣顏洪範,又在新地上再建成9200丈新土塘,出現了三重海塘。

由於黃河和淮水所攜帶的泥沙的堆積,蘇北沿海淤成了大片新地,范公堤逐漸失去作用。人們又於堤外建新堤。先後建成土塘800多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