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蘇、滬、浙海塘史 第三節 宋、元海塘的初步發展

從五代、兩宋到元朝,蘇、滬、浙的海塘,有了初步發展。

天寶三年(公元910年),吳越王錢鏐〔liu流〕在杭州候潮門外和通江門外,用「石囤木樁法」構築海塘。這種方法,編竹為籠,將石塊裝在竹籠內,碼于海濱,堆成海塘,再在塘前塘後打上粗大的木樁加固,還在上面鋪上大石。這種新塘,不像土塘那樣經不起潮水沖刷,比較堅固,防潮汐的性能較好。但是,石囤塘的竹木容易腐朽,必須經常維修;同時,散裝石塊缺乏整體性能,無力抵禦大潮。人們摸索著加以改進,於是有正式石塘的興建。

較早修建正式石塘的是杭州府知府余獻卿。他於北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在杭州江岸,建了一條幾十里的石塘。正式石塘的建立,在塘工技術上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余塘是壁立式石塘,向海面用條石砌成,整體性較好,遠比土塘、石囤塘堅固。但因為向海面壁立,直上直下,受到涌潮衝擊時不能分散潮力,所以仍然易被沖毀。

幾年後,即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轉運使田瑜、杭州府知府楊偕在余塘的基礎上,作較大的改革,在杭州東面的錢塘江岸,建成2000多丈新石塘。它用條石壘砌,高寬各四丈,迎潮面砌石逐層內收,形成底寬頂窄的塘型。塘腳以竹籠裝石保護,防止涌潮損壞塘基。背海面襯築土堤,用以加固石塘和防止咸潮滲漏。可以說,它的結構已經相當進步。

余獻卿、田瑜等在杭州附近修建石塘不久,任鄞縣(治所在今寧波市)縣令的王安石也在錢塘江南岸的部分地區修建石塘。他的石塘名叫坡陀塘,用碎石砌築,向海面砌成斜坡,其上再覆以斜立長條石。這種石塘雖有消減水勢的作用,但因結構不嚴,經不起大潮衝擊。

北宋時期,在蘇北沿海,還修建了著名的「范公堤」。當時,唐李承修的通州—鹽城舊堤已經坍毀。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范仲淹任泰州西溪鹽官,建議修復、擴建唐堤,得到轉運副使張綸的支持。在范、張兩人相繼主持下,工程順利完工,人稱「范公堤」。它南起通州,中經東台、鹽城,北至大豐縣,全長180里。稍後,北宋至和年間(公元1054—1056年),海門知縣沈起,又將范公堤向南伸展70里,人稱「沈公堤」。兩堤對捍衛蘇北農田及鹽灶有重要作用,受到後來歷代的重視。

南宋和元朝,在海塘的建設方面,也取得了許多成就。南宋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浙西提舉劉垕〔hou厚〕又在當地創立土備塘和備塘河。它是在石塘內側不遠,再挖一條河道,叫備塘河;將挖出的土,在河的內側又築一條土塘叫土備塘。備塘河和土備塘的作用,平時可使農田與咸潮隔開,防止土地鹽鹼化;一旦外面的石塘被潮沖壞,備塘河可以消納潮水,並使之排回海中,而土備塘便成為防潮的第二道防線,可以攔截成為強弩之末的海潮。

在杭州灣兩岸,元朝都進行了規模較大的石塘修建。在北岸,修一條長達150里的石塘,南起海鹽,北到松江。在南岸的餘姚、上虞一帶,地方官吏葉恆、王永等人,也修建了4000多丈的石塘。他們在修建這些石塘時,在技術上還有許多創新。一是對塘基作了處理,用直徑一尺、長八尺的木樁打入土中,使塘基更為堅固,不易被潮汐淘空。二是在用條石砌築塘身時,採用縱橫交錯的方法,層層壘砌,使石塘的整體結構更好。三是在石塘的背海面,附築碎石和泥土各一層,加強了石塘的抗潮性能。這種石塘結構已經比較完備,是後來明清石塘的前身。

元朝還在蘇北對「范公堤」、「沈公堤」都作了維修和擴展,使兩堤的長度延伸到300多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