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蘇、滬、浙海塘史 第二節 古代海塘的興起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設錢唐縣,治所在今杭州靈隱山腳。「唐,堤也。」古代唐塘通用。以錢唐作縣名,可能當時已有海塘。傳說也認為,秦朝為征服涌潮,在錢塘江邊修建海塘。

《水經注·浙江水》轉引《錢塘記》中的這樣一段傳說,大意是:錢唐縣東一里左右,有一條「防海大塘」,名叫錢塘。錢塘名稱的由來與曹華信用錢誘人築塘有關。曹是漢魏時人,宣稱:「有能致一斛土者,即與錢一千。」旬月之間,來者雲集。後來,因為華信無信,詐稱等到海塘峻工以後,再給大家付錢。眾人盛怒之下,棄土江邊而去。結果堆成一段海塘,名為錢塘。這個故事反映了作《錢塘記》時,錢塘江上已有海塘。

有關蘇北的海堤記載,最早見於6世紀中葉。當時有一位名叫杜弼的北齊官吏,他在任職海州(治所在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時,「於州東帶海而起長堰,外遏咸潮,內引淡水」。(《北齊書·杜弼傳》)這裡的遏潮長堰就是防潮長堤。如果說前面提到的錢塘江邊秦、漢時的海塘,因以地名和傳說為據,還不能確鑿可信的話,那末,海州的海堤是無可懷疑的。這是我國關於海堤建築最早最明確的記載。

有人認為,東晉咸和年間(公元326—334年),吳內史虞潭在長江三角洲前沿建滬瀆壘,是我國最早最確切的有關海塘建築的記載。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教授在其所著《長水集》中,提出不同意見,認為《晉書·虞潭傳》所載虞潭「修滬瀆壘,以防海抄」的滬瀆壘,不是海塘,而是城堡,這一工程不是防「海沙」,而是防海抄。海抄就是海盜。譚氏的意見是正確的。

到隋唐時期,隨著蘇、滬、浙沿海的逐步開發,這裡的人口和耕地面積都有所增加,涌潮所造成的損失也日見嚴重。於是,防潮工程的修建,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錢塘江北岸到長江南岸,《新唐書·地理志五》載,建成了一條長124里的捍海塘。它南起鹽官(今浙江海寧),經平湖、金山、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奉賢、南匯,北至吳淞江口。這是一條見於記載的較早較長的海塘,它捍衛著滬、浙間易受涌潮之害的城鎮和農田。

在蘇北,唐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6—779年),淮南黜陟使李承也築了一條比較重要的捍海堤。它南起通州(治所在今南通市),北至鹽城,長142里,以「遮護民田,屏蔽鹽灶」,名常豐堰。此外,為了抗禦海潮,在海州也築了一條永安堤,長七里。

自秦漢到隋唐,是我國海塘初建階段。這一階段,基本上都是土塘,或者在海岸附近夯築泥土為塘;或者像築牆一樣,用版築法建造。這種土塘,修建起來比較容易,可以就地取土,還省工省力,技術也比較簡單。但經不起大潮衝擊,平時也必需經常維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