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蘇、滬、浙海塘史 第一節 蘇、滬、浙沿海的潮災

我國江蘇、上海、浙江三省市沿海都有潮災。特別是從浙北到蘇北,因為地勢低平,大部分地區潮水洶湧,潮災更多更重。

蘇北和浙北,都屬沖積平原。12世紀,蘇北海岸線尚在今鹽城縣治到東台縣治附近,後來,由於黃河和淮水泥沙的沉積,到19世紀,僅700年,便把大片海域變為平原,海岸線東移了50到60公里。在蘇南,公元4世紀,海岸線約在今嘉定縣治到奉賢縣治一線附近,以東便是汪洋大海。由於長江和錢塘江的泥沙堆積,到12世紀,海洋後退了,海岸線東推到川沙、南匯一帶。那就是說,今日滬東大部分土地,都在這七八百年中淤積而成。浙江紹興蕭山以北一帶的情況也是如此。由於錢塘江泥沙的沉積和潮水對泥沙的搬遷,海岸線也在北推,平原也在擴大。這些沖積平原的海拔很低,一般只有幾米,有些地方甚至低到二米上下。

沖積平原的土壤鬆軟,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礦物質,非常有利於農業的發展。所以當它成陸不久,人們就較快地將它開發成高產農田。宋、元、明、清以來,松江、嘉興等府,成為我國重要的產糧區,即與此有密切的關係。又由於它瀕臨大海,具有優越的生產海鹽的條件,所以蘇北長期以來,都是我國海鹽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錢塘江南北也是如此。

但是,從浙北到蘇北一帶的沿海,都有較大的涌潮,它往往又會淹沒新淤成的土地。特別是杭州灣和長江口的涌潮。錢塘江口和古代長江口(崇明島沒有形成以前)都很寬大,從南端到北端,分別各在200公里上下,口內則急劇縮小,形如喇叭,江底還有沙壩隆起。這樣的河口結構,在後浪推前浪時,前浪因為流路太窄,必然迅速抬高,形成高潮。所以,古代長江口上的廣陵潮和錢塘江上的錢塘潮,都如萬馬奔騰,非常壯觀,聞名於世。西漢枚乘《七發·觀濤》,寫的便是廣陵潮。錢塘潮和廣陵潮都可涌高數米。江、浙一帶常有颱風登陸。涌潮憑藉風勢,可以涌高到八九米。當代測得的錢塘潮最高潮差為8.93米。

涌潮,在現代的技術條件下,可以利用它來發電。但在古代,除可供人欣賞其壯觀外,應該說很少有什麼好處了。它為害甚大,輕則破壞農業生產和鹽業基地,重則危及人民的生命,更嚴重的,甚至還吞沒大片大片的陸地,變陸地為海洋。杭州灣北岸,在歷史上便因為嚴重的涌潮衝擊,海岸線不斷內遷。例如王盤山,它在東晉時還和大陸聯在一起,為東晉重要的屯兵之地。經涌潮不斷衝擊後,附近的平地,全部淪為海洋,王盤山雖然沒有沉沒,但它距陸地已有幾十公里之遠,孤立於杭州灣之中。

為了防止潮汐災害,蘇、滬、浙沿海人民修建起了偉大的防潮工程——海塘。它在蘇北,被稱為海堤;在蘇、松和兩浙,被稱為海塘。這些工程,開始修建於秦、漢,後來不斷發展,由短塘擴展為長塘,由土塘進步到石塘,終於形成一座海岸長城,它北起江蘇連雲港,南到浙江上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