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古代治「河」工程 第三節 王景、王吳治河

黃河流經黃土高原,黃土疏鬆,即使植被良好,也會有一部分泥沙隨水帶到黃河下游,抬高河床。秦漢時期,開拓西北邊疆,原屬游牧區的黃河中游許多地方,被墾為農田。這些土地的墾闢,雖然提高了農業生產,但也加劇了水土流失,使黃河下遊河床淤高的速度加快。到西漢時,一再發生決口,特別是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的一次大決,導致今豫東、冀南、魯西北大片土地被淹。河道紊亂,除循汴渠、濟水等水道東流外,還有一股到千乘(山東高青縣東南)入海(圖14)。

對於這次黃河決口、河道南擺,要否治理,東漢初年的地方官吏態度截然不同。改道後黃河所經地區的官吏,主張迅速堵塞決口,使黃河回歸舊道。而黃河舊道一帶的地方官吏竭力反對,認為應順其自然,主張維持現狀。東漢朝廷不知所從,治河工程遂被拖延下來。後來,災區人民十分不滿,紛紛指責朝廷。群眾的壓力很大,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東漢明帝才派王景、王吳治河。王景「廣窺眾書,又好天文術數之事,沈深多技藝」。(《後漢書·王景傳》)他特別「能理水」,曾與王吳合作,用「墕流法」治理浚儀渠很有成效。因此,東漢朝廷便授命他們兩人治河治汴。治汴工程已見本書第一部分「周、秦、兩漢運河」。治河工程據《後漢書·王景傳》載 ,主要有疏浚河道、修建堤防和建立水門等。

這次王景、王吳治河,所確定的以後黃河下游水道,上起滎陽,下到千乘海口,共長千餘里。他們所以確定這一水道作為黃河幹道,當與這條水道沿線地勢較低和水道本身又較徑直有關。但是它的絕大部分河段畢竟是決口後漫流形成的,有些段落,河道難免淺窄和彎曲,只有經過改造,才能減少決口和泛濫。因此,必須進行「鑿山阜」、「破砥績」、「疏決壅積」等。山阜當指阻擋河流的高地。因有高地阻擋,河道或者被約束得很窄,或者只能繞彎而行,變得比較彎窄。砥績和壅積指的是堆積在河道中的岩石和泥沙,河道中存在著這些東西,行水當然不暢。要將千餘里的黃河下遊河道,改造得比較寬深通直,工程量很大。

築千里長堤的工程同樣艱巨。黃河攜沙量大,河道因泥沙沉積容易南北擺動。黃河年水量變率很大,汛期水量往往是平時的幾十倍,四處漫溢。在這種情況下必須修建河堤,否則,對沿岸人民生命財產的為害極大。因此,建築自滎陽至海口的千里黃河長堤,便是他們這次治河的又一重點工程。看來,無論在南岸或北岸,都建成重堤,即有如明代潘季馴的縷堤和遙堤。因為史料告訴我們,當時他們築堤時是「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的。「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只有在雙重堤防的條件下,才能實現,才可將河水從內堤的上游水門流出,又可因外堤的阻擋,流出的水,從下游的水門回注河中。修建重堤,工程更是巨大。但它卻有利於將洪水中的泥沙沉積於內外堤之間,既加固了堤防,又延緩了河床的淤高。

王景、王吳治河的工程雖然非常浩大,但進展比較順利,從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四月開工,到第二年四月,便全面完工,歷時僅僅一年。由於工程浩大,經費支出當然十分可觀,王景傳載,「景雖減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

經王景、王吳的治理,這段河道在以後很長的歷史時期中,決口的次數大大減少了,安流了800年左右,河道沒有大遷,到北宋初年,它才北遷到天津境內入海。對於以「善淤、善決、善遷」的黃河來說,安流得這麼久,可以說是歷史奇蹟。人們認為,創造這個奇蹟,有許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王景、王吳所確定的這條河道,地勢較低,流路較直,和工程質量較高的緣故 。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