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古代治「河」工程 第二節 下游大堤的形成

春秋中期,在黃河下游的今河北省冀中,曾發生了一個頗為滑稽的故事,強大的齊國將自己在這一帶與燕國接壤的一片土地,割讓給弱小的燕國。割地的來龍去脈大致這樣: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散居在今燕山等地的山戎族南下騷擾燕國。齊桓公答應燕國國君庄公的請求,率領齊軍打敗山戎。庄公非常感激,在桓公凱旋歸國時,躬身遠送,不知不覺送出燕國國境,進入齊國領土。桓公便將燕君到達的那片齊地,讓給燕國。

齊桓公為什麼把自己的這片土地割讓給燕國,這當然與他當時正在大力推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尊王」政策有關。周天子規定,諸侯迎送天子,必須出國門;諸侯之間迎送,不得出國門。桓公知道,要證明自己真正「尊王」,必須遵守這條規定,決不能以天子自居讓燕君送出國門,否則,諸侯們便會認為自己的「尊王」號召是一個騙局。但是,當時的事實是,燕君已經送他出了國門,進入齊國境內。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表明齊、燕兩君並未越軌,桓公只好將燕君進入的這片齊地,割給燕國。庄公遠送桓公,是一次很隆重的行動,為什麼會發生錯誤,超越國界,這當然不是齊、燕兩君有意違反國王的規定,是因為齊燕兩國在冀中一帶以黃河為界,而當時黃河下遊河道十分混亂,分成多股(《禹貢》稱為「九河」)入海,其主要河道又常常南北擺動的緣故。那時,黃河下遊河道所以很不穩定,主要原因是因為兩岸的堤防尚未建成。

從春秋起,鐵器的使用日漸普及,社會生產力明顯提高,進一步開發土地,擴大耕田面積,已經成為可能。同時,因為人口也在不斷增加,人們也需要增加耕地。黃河下游的近河地帶,土壤疏鬆肥沃,很適宜於農作物的生長,於是人們紛紛來此建立家園,墾闢農田。與安家立業同時,人們也在這裡的黃河兩岸,因地制宜,由西向東,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體,逐步修建黃河大堤。

根據有限的資料,黃河下游的河堤工程,在春秋時已著手興建了,特別是在下游偏西一帶,即相當於今天的豫東、魯西、冀南等地。而且還發生一些糾紛。因此,在當時一些諸侯的盟會上,對這一地區修建河堤,不得不作一些有關築堤的規定。如公元前651年,在齊桓公主持下,由齊、宋、魯、衛、鄭、許、曹等國諸侯參加的葵丘(宋地,今河南蘭考東)盟會上,就制訂一條「無曲防」的盟約,要求與會各諸侯國遵守。這就是說,各國諸侯在本國黃河兩岸築堤時,必須順應黃河的自然流向,不能用築堤把黃河曲引到鄰國,以鄰為壑。在諸侯的國際會議上,對修建黃河河堤作了這樣的規定,反映了這一帶的諸侯們正在紛紛建造河堤,並利用河堤作「以鄰為壑」的勾當。

到戰國中期,七雄中的齊、魏、趙三國,有一段國界以黃河為界。齊在東南,地勢較低,為了防備河水灌齊,在沿離河道不遠處,建起了黃河長堤。魏、趙兩國雖然地勢比齊略高,但由於齊國築起了長堤,黃河泛濫,洪水勢必漫入自己國境,因此,兩國繼齊之後,也各在自己的境內,在離黃河沿岸不遠處,建造了長堤。這樣,黃河下游的南北大堤,在春秋戰國時陸續建成了。

由於這一南北大堤的興建,黃河下游的幹流正式形成,河床比較穩定。大致說,這段幹流,西起河南的滎陽,向東北行,穿過今浚縣、濮陽、內黃等縣境內,進入今河北省的大名和館陶,山東省的臨清、高唐和德州,以及河北省的滄州和黃驊,注入渤海。堤防的修建,河床的穩定,洪水泛濫得到控制,到這一帶安家立業的人更多,因此,本來較少人煙村落的冀中平原,面貌逐漸改變,到戰國後期,便湧現出了如安平(今縣)、饒(今饒陽東北)、高陽(今高陽東部)、武遂(今徐水縣西北)、武垣(今肅寧縣東南)、平原(今平原南部)麥丘(今商河西北)、饒安(今鹽山縣西北)等近20個城邑。堤防的興建,為這一地區的開發創造了條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