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疆農田水利史 第三節 天山南麓的坎兒井

在新疆,農田水利的設施中,除上述明渠外,還有一類是坎兒井。它是以地下水為水源的自流灌溉工程,是雪山前沿、氣候特別乾燥的斜坡地上最理想的水利設施。

南疆吐魯番和哈密兩盆地,便是最理想的修建坎兒井的地區。它們都位於天山南麓,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雪水。盆地有一定的坡度,鑿渠將盆地北緣地下的雪水開發出來,便可進行自流灌溉。這裡雨量極為稀少,全年只有幾十毫米,而氣候乾燥,年蒸發量高達幾千毫米,蒸發量是降雨量的100多倍 ,採用明渠灌溉,渠水多被蒸發,而蒸發對坎兒井的威脅極小。

坎兒井又稱井渠,由豎井、暗渠、明渠等幾部分組成,每條坎兒井的長度,由一二里到一二十里不等。暗渠是地下渠道,其作用為攔截地下水,並將它引出地面。暗渠每隔一二十米,便在其上立一豎井,井深從幾米到幾十米,視含水層深淺而定。每條暗渠的豎井,少則幾眼,多則一二百眼。它是穿鑿、修理暗渠時掏挖人員的上下通道,又有出土、通風、採光等作用,還依靠它來確定暗渠的坡度和方向。明渠將從暗渠中引出的地下水,導入農田,灌溉莊稼(圖12)。

西域何時開始興建坎兒井?多數學者認為可以上溯到西漢。理由是,自漢武帝起,西漢大力經營西域,並在輪台、渠犁(今庫爾勒境)、車師(今吐魯番境)等地駐兵屯田。這一帶雨量稀少,空氣乾燥,屯田時必須興修水利,特別是很少蒸發威脅的坎兒井。他們認為,穿鑿坎兒井技術,在屯田西域之前,在興建龍首渠時即已掌握,而車師等地地下水的資源又很豐富,駕輕就熟,完全可以在西域發展井渠灌溉。

學者們還認為,西漢時井渠技術西傳,在史籍中也隱約可見。《漢書·西域傳》載,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遣破羌將軍辛武賢將兵萬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案行表(行軍地圖),穿卑鞮〔di低〕侯井以西,欲通渠轉谷……」三國時人孟康對卑鞮侯井加以注釋,說:卑鞮侯井,「大井六,通渠也,下泉流湧出。在白龍堆東土山下。」根據這些記載和解釋,學者們說,卑鞮侯井就是井渠,白龍堆位於羅布泊東,當時既能用修建井渠來增加漕渠的水量,當然也會在西域興建井渠灌田。

上述的理由和依據,值得重視。但推論較多,依據也嫌單薄。西漢時,西域是否已用井渠溉田,當有待於地下遺物、遺迹的發現。

與西漢不同,從魏晉到隋唐,有關西域井渠的資料逐漸增多,有文字記載,也有遺迹出土。

新疆水利廳廳長維吾爾·米努甫和新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鶴亭,各在自己的論文中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新疆一些地方修建水庫時,曾發現了一批十分古老的井渠遺迹。米努甫在文中所舉的古老井渠遺迹在吐魯番金勝口水庫區。這條古井渠長約100米,已經乾涸;有七個豎井,每個豎井相隔約10米;暗渠出口處,有一段已坍壞成明渠。與古渠遺迹同出的還有古陶和古城等。經鑒定,屬於魏晉時文物。這條古老井渠,當有一千五六百年的歷史。

王鶴亭所論述的古老井渠,位於高昌故國 東面,鄯〔shan善〕善縣魯克沁西北。這裡發現的不只在同一層面上的三條廢棄的井渠,而且在三條古井渠下面,還有許多廢棄井渠。這批古井渠竟毀滅了一個新水庫。王鶴亭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這裡建了一座名叫「海洋」的水庫。蓄水不久,即由漏水潰決。「經檢查,是由於水庫下面埋有三道廢棄的老坎兒井。經過很大的工程回填後,再次蓄水,又發生了決口,原因是深處還有很多廢棄的老坎兒井,修不勝修。」新水庫只好報廢。文章認為,修建這批坎兒井的時間,約在1000年以上,相當唐朝前後。

唐朝,吐魯番已有井渠,不僅見之於遺迹,還見之於第一手文獻資料——《吐魯番出土文書》。如高昌縣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有關田產的文字,就不止一次地提到井渠、胡麻井渠等名稱。其中「胡麻井渠 」的規模似乎不小,可灌高昌城北和城西的農田(圖13)。

宋、元、明三代,有關新疆井渠的資料,目前掌握較少,特別是宋、元兩代。至於明代,80年代普查時,已發現了一批。以新疆坎兒井最多的吐魯番市為例,在445條新舊坎兒井中,歷史在350—500年的,有10多條 。應該說,它們都是明朝修建的。

清朝新疆的水利建設很有成就,無論是普通灌渠,還是坎兒井。特別是清朝後期,由於林則徐、左宗棠等人的努力,發展很快。

有如前述,林則徐在遠謫回疆期間,曾受伊犁將軍布彥泰之命,與喀喇沙爾辦事大臣全慶共同建設南疆水利。他們除在那裡修建許多明渠外,又大力擴展坎兒井工程,由吐魯番擴大到托克遜、伊拉里克等地。後來,林則徐雖被清政府調回內地,但他開始的這一擴展坎兒井工作,仍然得到新任的伊犁將軍薩迎阿的重視和支持,終於使吐魯番盆地的官坎,由原來的30多條,增加到100多條,並使托克遜與吐魯番一樣,成為坎兒井比較密集的地區。在修建官坎的推動下,民間也紛紛修建這種工程。到19世紀60年代前期,吐魯番、托克遜的官坎、民坎多至800餘條,鄯善也有300多條。

回疆坎兒井第二次大發展在1878年左宗棠粉碎阿古柏入侵之後。由於左氏把恢複、發展回疆水利,作為善後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在短短的三年中,當1881年,他調離回疆時,便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除修復吐魯番的官坎外,又在其他一些地方,如連木沁(吐魯番盆地東部)、鄯善等地,新建官坎185條。當時百姓重建民坎的積極性也很高。10年以後,連木沁以西的吐魯番盆地上,建成的「坎爾以千百計」。

清朝新疆坎兒井的發展,雖然與林則徐、左宗棠等一批官吏的推動有關,但是更主要的是當地維吾爾族、漢族、回族等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其中維吾爾族人的貢獻尤大,可以說大部分的坎兒井,都是他們穿鑿的。

不僅如此,研究者認為,坎兒井工程的重要結構之一——澇壩,也是維吾爾族人民創造的。古代的井渠,主要由暗渠、豎井、明渠三部分組成。維吾爾族發展了坎兒井的結構,又增加了「澇壩」。澇壩是維吾爾語,其含義與漢語中的蓄水池相當。澇壩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蓄水。它位於暗渠的出口處,可將冬季從暗渠中流出的水儲存於此。新疆冬季氣溫太低,農業生產停頓,而坎兒井卻在繼續出水。澇壩便可將冬水儲存起來,可供來春使用。二是曬水。這裡的地下水,主要來源是融雪,水溫很低,如從暗渠引出,立即循明渠灌溉農田,低溫便會嚴重影響莊稼發育。引出的水,只有先儲存在澇壩中,經過晾曬後,再灌溉農田,才利於作物生長。三是便於統一調配農田用水。澇壩的創建,使坎兒井工程更臻完備。

目前,吐魯番和哈密兩盆地的坎兒井共約1000多條,暗渠的總長度約5000公里,可與歷史上的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媲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