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疆農田水利史 第二節 西域古代的明渠

新疆古稱西域。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以前,南疆的且末、于闐(都城在今和田境)等國,都已開始栽培穀物,可能有簡單的水利工程,引附近的河水灌田。不過南疆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當從漢武帝時屯田西域開始。西漢後期,隨著屯田區的擴大,地面灌渠的建設,便進一步發展起來。

《史記》和《漢書》都記載,漢武帝時,在天山南麓的輪台,「有溉田五千頃以上」。灌溉這樣多的土地,水利設施的規模當然不會太小。當代考古學家黃文弼曾深入新疆實地考察,發現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境內的地表,仍然可以見到漢代的古渠,長約200里。他說,當地人稱它為「黑太也拉克」,意為漢人渠。旁有古城遺址,當地人稱為「黑太沁」,意即漢人城。1965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工作人員,在今若羌縣東面,發現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漢朝灌溉網,總乾渠從米蘭河引水,下分七條支渠。乾渠和支渠上建有總閘和分閘。渠道懷抱米蘭古城。據說,這一渠系只要稍加清理,仍可使用。文獻的記載,遺迹的發現,表明漢朝時,南疆的地面灌渠建設,已經很有成就。

歷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西域這種灌渠建設進一步擴大了,特別是唐朝。從很不完備的文獻中,我們仍然可以知道,無論在高昌還是巨麗城,都修建起一定規模的灌溉渠道。

高昌位於吐魯番東南,是唐朝西州的治所,還一度為安西都護府駐地。唐朝很重視這裡的水利建設。據吐魯番出土文書記載,唐在此設有專門水官,負責統籌這裡的水利建設和管理;參加水利建設的,不僅有漢人,還有突厥等少數民族。文書還說,在高昌城南有一條渠道,在20里內,有16處堤堰,每一堤堰都有一條支渠,可見渠道密布的情況。

巨麗城位於塔剌斯河邊。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稱為坦羅斯城(今哈薩克江布爾城)。唐朝時,它隸屬於安西都護府,有許多唐人在此居住。據載,巨麗城外有一條重要的灌溉渠道,它是安西節度使所屬參謀官、太原人王濟之領導當地唐人修建的。這一工程質量很好,到蒙古汗國的軍隊西徵到這裡時,它還繼續發揮作用。蒙古汗國有一位重要大臣耶律楚材,在他西往中亞參見鐵木真時,曾親眼見到這條灌渠,並把它記在《西遊錄》中。

到清朝,在天山南北所修建的灌渠更多。圖伯特、松筠、林則徐、左宗棠等,在這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乾隆二十年到二十四年(公元1755年—1759年),清軍相繼平定阿睦爾撒納和布拉尼敦、霍集占(即大小和卓)的叛亂。為了加強回疆(當時清對新疆的稱呼)的軍事力量,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政府從東北地區,即盛京(遼寧省瀋陽市)將軍的管區,調一支軍隊到伊犁。這支軍隊由錫伯人組成,包括家屬,共3000人。他們在伊犁一帶,一邊駐防,一邊屯墾。從屯墾的需要出發,他們以伊犁河為水源,修建了一條長約180里的乾渠,稱察布查爾。察布查爾,錫伯語意為「糧倉」。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錫伯營總管圖伯特,又率領本族軍民,用八年的時間,在舊渠北面鑿了一條新渠。新渠長200多里 ,寬10尺。兩渠共可溉田10多萬畝,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與圖伯特鑿察布查爾新渠的同時,回疆最高軍政首領、伊犁將軍松筠(蒙古族正蘭旗人),也在伊犁河北面,進行規模很大的水利建設,既修理舊渠,又穿鑿新渠。在一系列的渠系建設中,最重要是引伊犁河支流哈什河(喀什河)為水源的渠道的拓展,修了170多里新支渠。後來,它被皇帝命名為通惠渠。《新疆圖志》記載,哈什有一條皇渠,溉田43.7萬畝。有人認為這條皇渠可能就是通惠渠。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清政府將禁煙有功的林則徐謫戍伊犁,「效力贖罪」。林則徐在伊犁深得伊犁將軍布彥泰的器重,1844年授命他與全慶共同興辦南疆水利。兩人組織各族人民,在南疆的和爾罕(今若羌北)、葉爾羌(今莎車)、喀喇沙爾(今焉耆)、伊拉里克(今托克遜西)、庫車、烏什、和闐、喀什噶爾等地,經過約一年的努力,修建成數量很多的水利工程,墾地近70萬畝,成績斐然。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中亞浩罕國在英國支持下,派阿古柏率兵侵入我國南疆。接著,俄國也以護僑為借口,強佔我國伊犁地區。南北疆許多水利設施湮廢。後來,左宗棠統兵入疆,曾紀澤赴俄交涉,在軍事和外交雙重努力下,大部分失地收復。光緒十二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建省前後,左宗棠和劉錦棠先後在新疆擔任軍政要職時,都把恢複和發展南北疆的農田水利,作為善後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他們組織士兵和各族人民,在各地修建成許多渠道,開墾出大量的農田。據後來編寫的《新疆圖志·溝洫志》統計,全區已有乾渠900多條,灌田面積1100多萬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