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疆農田水利史 第一節 新疆的自然環境

新疆位於我國西北邊疆,面積160多萬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在歷史上,它一直是我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這裡分布著許多高聳的山脈和兩個巨大的盆地。中間是西東走向的天山山脈,最高峰約7000米,一般在海拔3000-5000米。它把全區分為南疆和北疆兩大部分。山南為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約1000米,面積50多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盆地。其西面和南面,自西向東,為帕米爾高原、昆崙山、阿爾金山,最高峰8000多米,一般為5000-6000米。天山以北是準噶爾盆地,平均海拔約500米,面積20多萬平方公里。盆地的北緣為阿爾泰山,最高峰4000多米,一般為2000-3000米。西緣有阿拉套山、塔爾巴哈台山等。

雨量稀少是新疆地區最嚴重的問題。由於這裡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離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都很遠,周圍又有高山阻隔,海洋暖濕氣流很難進入本區內部。雖然,大西洋的暖濕氣流,可以沿著北疆西部的一些斷谷,進入準噶爾盆地,但是已成強弩之末,十分微弱。因此,天山南北兩盆地的雨量都很少。準噶爾盆地稍多一些,年均降雨量也不過150—300毫米,塔里木盆地更少,一般只有30—50毫米。由於雨量稀少,大片土地變成不毛之地的沙漠。

不過,新疆南北的高山降水量較多,年達600—800毫米,山上覆蓋著深厚的冰雪。冰雪融化後,或匯成河流,或滲入地下。為了發展農業,歷代新疆各族人民,非常重視水利建設,或修建明渠,引河水灌溉農田;或穿鑿坎兒井,引地下水滋潤莊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